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註冊 常見問題 標記討論區為已讀

回到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 其他群組 > 七嘴八舌異言堂
帳戶
密碼
 

  回應
 
主題工具
小建
*停權中*
 
小建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May 2000
文章: 7,451
引用:
作者CPAP
當年的報紙新聞....
中國時報 A5/焦點新聞 2006/01/18
台鐵傾斜式列車 命名太魯閣

【黃如萍/台北報導】
  台灣鐵路管理局購置的四十八列傾斜式公開命名結果昨日公布,
就讀元培科學技術學院醫事系四年級的宋亞芸的「太魯閣」獲選為第一名,
獲得獎狀一張及免費搭乘台鐵各級列車一年的免費乘車證一張。
但這個評選結果並不是評審委員的決議。
評審委員選出的第一名是李昭勳的「曙光AURORA」,
第二名王相勛「飛魚FLYINGFISHEXPRESS」,
宋亞芸的太魯閣「TAROKO」只有第三名。
由於宋亞芸是鐵路局機務處正工程師宋榮康的女兒,
鐵路局評選結果昨日引發議論。
鐵路局強調,該得獎作品因太魯閣為世界知名景點,
且發音無論國、閩、客、原住民、英、日語等均極為相近,
且流暢、易記,乃評選為第一名。

關於這點, 小弟兩點看法...

1. 大家試想想看, 如果自己是主辦單位時, 當票選出來的最後前三名, 你就 "一定" 只能選擇最後由評審委員所選的第一名作品嗎?!

那萬一評審委員選的是純就藝術或設計第一名的, 但是主辦單位另有其他需要考量通俗化, 在地市場特定考量呢? 難道就不能選擇其他名次的?!

所以對於這類評選, 不管是這個事情或日後, 小弟覺得大家可以跳脫固定思維模式: 不是評選結果的第一名, 主辦者就一定得採用!而通常比較會是, 把比賽結果跟最後執行分開來看, 比賽結果第一名, 是 "該比賽範圍內" 的得獎者, 給予 "依照比賽規則" 的應得獎勵, 好勉勵參賽者為此比賽活動的努力付出&創意貢獻等等...

但是, 主辦單位仍可有其他考量, 而會從參賽作品中選擇最終要導入市場的抉擇權, 這部分是外界可以多試著體諒&思考的... 但通常還是會從前幾名中去選擇啦. (好比選美獲選秀, 第一名的就一定是演藝公司要力捧的嗎? 常見反而是其中二三名有不同特色, 演藝公司反而想要這樣的新人而簽約的不是嗎? )

2. 只是這類活動, 雖然可能有, 或可能沒有... 但如果可以的話, 排除主辦/協辦單位的員工&眷屬參賽, 是比較不會惹人非議的!(但當然, 這某種程度就剝奪了那些人的權益)

EX: 人性來說, 如果自己公司福委會年底尾牙說要籌辦單人街舞比賽, 第一名可獲得獎金100萬, (前幾名)還有可能被遴選為公司一年簽約的形象代表, 該活動也沒特別啥限制... 如果大家聽到這活動消息, 又剛好自己的孩子超愛跳街舞 -- 大家難道不會鼓勵自己的小孩參加嗎?

最後比賽結果, 若第一名出來了, 也獲得100萬獎金; 但是外貌上, 一二名是長相很一般的男生, 第三名卻是個超級正妹... 請問大家, 又會選擇哪一位當公司形象代表?
     
      
舊 2011-01-06, 12:57 PM #5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小建離線中  
darksnow
Golden Member
 

加入日期: Aug 2002
文章: 2,806
http://www.sumitomocorp.co.jp/news/...106_163000.html
台湾で鉄道車両大型案件を受注
 
舊 2011-01-06, 04:49 PM #52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darksnow離線中  
sandstorm
*停權中*
 

加入日期: Mar 2010
文章: 541
其實當初內部的命名決議秘辛是這樣...


「曙光」這個名字要留給台灣第一台宇宙船...

「飛魚」這個名字要留給台灣第一台核子潛艦...

所以台灣第一台傾斜列車就只能用「太魯閣」囉...
舊 2011-01-06, 05:46 PM #53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sandstorm離線中  
hawkwon
Amateur Member
 

加入日期: Aug 2006
您的住址: 重重重地區
文章: 40
引用:
作者woeimin
安琪奧安妮???
這是瞎咪

二戰盟軍登陸義大利安琪奧,德軍用暱稱安妮的列車砲轟灘頭
舊 2011-01-06, 10:07 PM #54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hawkwon離線中  
darksnow
Golden Member
 

加入日期: Aug 2002
文章: 2,806
電聯車也決標了....
台灣車輛得標,跟住友也有關係說

http://www.sumitomocorp.co.jp/news/...113_133000.html
住友商事と日本車両出資の台湾車輛が台湾で鉄道車両大型案件を受注




【台湾車輛について】

会社名: 台湾車輛股份有限公司
設立日: 2002年10月16日
資本金: 1,392,000,000ニュー台湾ドル (日本円約40億円)
出資者: 唐栄鉄工廠股份有限公司   44.97パーセント
 中国鋼鐵股份有限公司    18.66パーセント
      日本車輌製造株式会社    15.39パーセント
住友商事株式会社グループ  20.68パーセント
従業員 0.30パーセント



TRA EMU800 完成予想図
http://www.sumitomocorp.co.jp/news/...0113_01_img.jpg
舊 2011-01-13, 08:15 PM #55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darksnow離線中  
strong
Elite Member
 
strong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May 2001
您的住址: Andrew Blake 的攝影棚
文章: 9,201
引用:
作者darksnow
電聯車也決標了....
台灣車輛得標,跟住友也有關係說

http://www.sumitomocorp.co.jp/news/...113_133000.html
住友商事と日本車両出資の台湾車輛が台湾で鉄道車両大型案件を受注




【台湾車輛について】

会社名: 台湾車輛股份有限公司
設立日: 2002年10月16日
資本金: 1,392,000,000ニュー台湾ドル (日本円約40億円)
出資者: 唐栄鉄工廠股份有限公司   44.97パーセント
 中国鋼鐵股份有限公司    18.66パーセント
      日本車輌製造株式会社    15.39パーӟ...


台鐵電聯車終於標出 時速可跑一百三
http://life.chinatimes.com/2009Cti/...1300974,00.html

台鐵今天表示:新一代通勤電聯車招標案,歷經十次流標,昨天終於順利完成,由台灣車輛以新台幣154億元3900萬,取得296輛新一代電聯車的標案,將從民國101年起陸續交運。台鐵表示:新的通勤電車將運轉速度提升至時速130公里,每組八輛編組可搭載1469名旅客,並增加包括攜帶自行車、無障礙設施等配備。

台鐵表示:民國九十八年二月份開始辦理的EMU800型通勤電聯車標案,一波多折,歷經標案金額重估,廠商資格限制調整等等,前後十次的廢標、流標,一直到去年十月間,才大致有了眉目。

一月十二號,國內唯一個軌道車輛組裝業者,也是目前台鐵EMU-700型通勤電聯車,鐵道迷暱稱阿福號的組裝業者。台灣車輛與日商日本車輛合作,以新台幣154億3900萬元,順利取得296輛新一代通勤電聯車的標案,通勤電車仍採用八輛為一個編組。

依照規劃時間表,將從民國101年起陸續交運。為了發展國內軌道工業,日本車輛需移轉50%的技術在國內產製。日本車輛去年底已經取得第二批136輛搖擺式列車的生產,未來台鐵432輛新車採購,都由日本車輛取得。

為了解決現有車輛老舊問題,並取代目前由莒光號所負責的城際運輸需求,台鐵要求新一代的通勤電車必須跑得更快,上一代阿福號的設計速度為120公里,運轉速度為110公里,下一代通勤電車必須達到運轉速度130公里,設計速限140公里的水準,換言之,包括馬力及運轉效能都更為提升。

此外,相較於阿福號的「扁頭」設計,新的通勤電車也被要求必須採用流線型設計,兼具美觀及降低風阻,因此確定不會出現阿福號二代的樣貌。

此外,台鐵也要求,配合休閒及照顧弱勢族群,新的通勤電車,每節車廂燈必須配備自行車擺放區,無障礙設施,育嬰設備等,車廂內外要提供旅客資訊及語音播放系統。

台鐵機務處長何獻霖表示:新的通勤電車未來將優先投入電氣化完成之後的花東線。

此外,距離在兩百公里以內的城際運送服務,也考慮逐漸由通勤電車取代部分莒光號,因此座位安排上,除了通勤需求之外,也考慮搭乘時間較久的旅客,不排除設置對號車種常見的並排座椅。設計部分目前尚未定案。
舊 2011-01-13, 08:29 PM #56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strong離線中  
金家一號胖子
*停權中*
 

加入日期: Dec 2010
文章: 0
引用:
作者sanma
這麼多年了,日本工業的技術及品質依然領先

真不懂它們為啥會通縮這麼多年


又一個迷信日本工業的傢伙

永遠都想不通的
舊 2011-01-13, 09:11 PM #57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金家一號胖子離線中  


    回應


POPIN
主題工具

發表文章規則
不可以發起新主題
不可以回應主題
不可以上傳附加檔案
不可以編輯您的文章

vB 代碼打開
[IMG]代碼打開
HTML代碼關閉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8:49 A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