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May 2004
文章: 2,140
|
引用:
各有好處 3人是靠自動裝填機 有時候速度快 手動可以超過自動 而且彈種選擇的彈性應該比較大吧(我猜的) 另外好像是哪一種的砲塔構型可以更緊緻 |
||||||||
![]() |
![]() |
New Member
加入日期: Jan 2005
文章: 9
|
引用:
如果以當時天弓飛彈,F16的部分看起來,的確似乎有可能像您說的沒錯,但以60A3底盤的部份來看,感覺起來還是怪怪的啊,畢竟都已經賣了一堆了... 不過還是很感謝您的解釋,讓小弟了解了原本沒注意到的面向 ![]() 引用:
這小弟倒不這麼認為 的確現今戰車的角色已經不會像20世紀初期而必須面臨轉換 但實際上還是會在陸軍中扮演不可或缺的戰鬥力量 基本上來說,還是看戰術運用與目標為何 |
||||
![]() |
![]() |
Golden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Jul 2000 您的住址: 北中南走透透
文章: 2,900
|
引用:
四人編制的戰車中,砲塔內的三個人工作是可以互補的, 以小弟當初的射手訓而言,我們也要能在車長席控制砲塔、跟車長互換位置操作, 也要能頂替裝填手的位置,在裝填手出狀況時裝填彈藥。 裝填手也要能操作砲塔內的裝備(無線電、同軸機槍、射控), 在戰車巡邏時,也能夠監控車身左半部(或後方)的視野。 --------------------------------------------------------------------------------------------------------- 撇開戰備來說,平常保養時多一個人就是多一分力量, 打黃油、換機油、換履帶、擦車身,能多一個人真是很好用, 再以裝填彈藥到車身內來說,四個人編制的狀況如下: 一人在車身旁,將彈藥舉上, 交給車身上的第二員,此員在將砲彈傳到砲塔上的第三員, 由第三員將砲彈從砲塔往下傳給砲塔內第四員, 如果只有三員,中間那位就得作兩人份的搬運工作。
__________________
人生幸福公式:H=f^4,食物、樂趣、朋友及家人 ![]() |
|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Apr 2004 您的住址: 港都
文章: 6,019
|
以陸軍裝甲車出怪手的比例來看,要養M1的話光是那顆燃氣渦輪就搞不定了吧
![]() ![]() (操掛就後送回美國修? ![]() |
![]() |
![]() |
Golden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Jul 2000 您的住址: 北中南走透透
文章: 2,900
|
引用:
那顆引擎已經停產了,連老美都是用翻修的方式來維護, 所以真的是壞一個就少一個了。
__________________
人生幸福公式:H=f^4,食物、樂趣、朋友及家人 ![]() |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Jan 2008
文章: 156
|
呵...小日本只是不能外銷這台
如果能外銷,這台應該會賣的嚇嚇叫! 不過我比較喜歡德國車啦... ![]() ![]() ![]()
__________________
請支持反奴隸銀行新聞運動 (不觀看、不轉貼、不回應、不討論) 想反制爛公司、爛老闆、爛人資的惡搞嗎? 請來ibeejob 發表你那爛到不行的薪水&心情 http://ibeejobs.com/ |
![]() |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May 2008 您的住址: North Taiwan
文章: 378
|
炮塔外型一看就是新世代, 真流線(避彈設計?)
![]() |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Jun 2001 您的住址: 地球
文章: 6,234
|
引用:
M1還在改良,那新的M1怎麼辦?換引擎?
__________________
~愛由一個笑容開始,用一個吻來成長,用一滴眼淚來結束。 當你出生時你一個人在哭,而所有在旁的在笑,因此請活出你的生命, 當你死的時候,圍繞你的人在哭而你便是唯一在笑。~ |
|
![]() |
![]() |
Golden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Aug 2004 您的住址: 「 」
文章: 2,517
|
引用:
用柴油引擎 反正大家用的都是那幾家大廠的產品... 就跟日本一樣,像是砲管嘗試自製了老半天最後還是因為壽限達不到要求,回頭跟德國萊因鋼鐵買...
__________________
ぶ(∀゚ )人(゚∀゚ ![]() ![]() ![]() ![]() (↑一個因為疫情影響導致工作超閒不知做啥好的傢伙↑) |
|
![]() |
![]() |
Regular Member
![]() ![]() 加入日期: Jul 2008
文章: 61
|
引用:
在下服役的時摸到的是 M41A3 與 CM11 M41D 那時還是樣品測試階段,聽說將來優先撥給海陸 當時就聽說可以打翼穩脫殼穿甲彈,破壞力有所提升 新式柴油引擎讓機動力也沒降很多,而且續航里程增加了不少 射控也更換了 M41A3 沒有的雷射測距機( M41 是目測,車長要 - 很 強 很 強 XD ) 及射控電腦(負責平衡穩定的水平垂直陀螺儀、風向儀跟彈道計算機)還有夜視系統 行進間射擊的準度極差以及得依靠照明彈才能夜戰是老 M41 最大的缺點 ![]() 很好的計畫,不過最後只改了 50 台丟到金門去了(花了十幾億台幣) 因為後來進了批 M60A3 (一台好像只要二千萬) 要看 M41D 只能到裝校教勤營去看 ![]() 我當時外島 M41 車輛狀況好的還不少,聽說本島的很慘就是了,實際如何不知道,大部分都換裝完畢了 因為平時接戰備至少得湊齊10部車,我還沒聽過有連隊湊不齊的 會故障這麼多大概也跟本島駕駛手比較少實車上路有關 沒啥經驗的一上路緊張到換個檔就可以搞壞掉長短軸、扭力桿有的沒的,直接【顧路】 更不用提要他做簡單的故障排除了 這其實也跟後來精實案裁掉連隊的保官、保修組有關 搞得戰車駕駛真的只能做簡易保養跟填寫 保-15002表 而已,因為不能越級 ![]() 以前我連隊上的履保跟戰駕在連上趁夜偷偷做五級保修(看著技術手冊上的電路圖更換砲塔電系) 聯保廠(防區最高級維修單位)還主動借二台吊車幫我們吊砲塔 條件是必須讓他們的保修士在場觀摩跟學習 ![]() 如果要從主力戰車 CM11/12 M60A3 挑一台,我會選 CM11 因為他的射控是跟 M1 一樣的(可惜砲塔室沒有跟 M1 一樣寬敞,也沒冷氣吹) 就連衝下陡坡做行進間射擊也是超準的(演習時爆二、三公里外的油桶、廢戰車輕而易舉) 其它的是閹割過一顆陀螺儀的射控系統,準度上有差 當然...台灣的地形輕型戰車比較適合,可是能用的就只有... ![]() 但~~~如果有 M41D 可以用的話,會選 M41D 因為被『巴』到的話,不管哪台都好不到哪去,就選機動力好的,也比較耐看 應付兩棲戰車 M41D 的砲管也夠用了,最差的狀況下也可以跟人家一台換一台 ![]() 引用:
ㄝ...根據我以前偷偷開 CM11 出來的經驗,我很懷疑就連空車都不太可能辦的到 ![]() 引用:
所以都會在入夜後在排氣管內塞舊報紙跟布條,帆布也得蓋上,汽缸才不會被冷到 引用:
240 砲是金門馬祖巨砲那個嗎?? 聽說台灣沒有 而且打登陸船團太浪費了,請打軍艦或對岸設施 剩下的留給別人打啦 ![]() 其實反登陸作戰敵軍在海上時曲射武器沒有直射武器來的好用,因為比較沒有時效性 引用:
保養的時候多一個人就差很多了 ![]() 引用:
打仗嘛...任一兵科、兵種的配合都很重要,沒有一種兵科是獨強的,現在是 3D 立體作戰的時代 像大家沒提到的戰前準備工作的工兵部隊就很重要,快速架設各種阻絕設施,挖反戰車壕... 阻擋共軍搶灘推進的速度,設計敵人的走向...等,好讓我們戰鬥部隊可以盡情殺很大 空援、海援、砲兵單位即時的重點支援與干擾、通信系統的暢通、勤務單位對各作戰單位的補給 各級指揮所的運籌帷幄配合戰爭階段引導各單位作陣地的轉移 地利是站在我們這邊的,要上岸就得付出很大的代價 (雖然我們的海岸線也很長啦...) 引用:
其實戰車成員功能都能互補的 車長主要是負責由觀測窗警戒四面八方,因為戰車只要閉門駕駛,視線上的死角相當多 引導射手尋找目標,緊急時甚至透過車長超越握把奪取戰車射控權 還有一樣是駕駛手要是嗝屁了車長就得下來開,射手就要代理車長職位了 要是兩個都嗝屁了??只好當固定式砲塔了 ![]() 這也是我後來在演習期間趁長官不在,跟我車上的戰駕拜託的原因 開出來繞一繞順便試一下以前就很想做的【原地迴轉】 ![]() 戰時要人開,平時又不准人開 ![]() 不過搬彈葯上車應該三個人就夠了 一人在車下清點 砲塔外一人轉交 砲塔內就算個子矮的只要墊一下車長、裝填座椅就能順利接到彈藥 少一個人活動空間比較大,工作效率比較好 而多的那一個人可以收拾彈葯筒跟彈藥箱或其他勤務,同步多工啊...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