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註冊 常見問題 標記討論區為已讀

回到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 其他群組 > 七嘴八舌異言堂
帳戶
密碼
 

  回應
 
主題工具
ayler
Junior Member
 

加入日期: Mar 2008
您的住址: 台北
文章: 908
最新資訊是, 印度已經走向GSM+WiMAX, 不走向3G/LTE...
中國也開始在搞WiMAX, 雖說會不會認真搞, 很難說...

至於LTE會不會成功, 很難講吧...
開發中國家仍嫌價格已陷入紅海的WiMAX, 貴了點, 會用明顯更貴的LTE?
     
      
舊 2010-03-14, 02:33 PM #5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ayler離線中  
ayler
Junior Member
 

加入日期: Mar 2008
您的住址: 台北
文章: 908
引用:
作者小建
先叫3.5G的價格跟ADSL速度一樣&吃到飽價格吧∼

WiMAX就可以做到... 聽說在馬來西亞, 2M/512k(實實在在的速度, 不是那種喊個1M卻只能跑到256k), 距離基站可達約3~4km
一年前聽到吃到飽價格好像是約台幣$800
雖然還是比台灣ADSL/CM貴, 但可以到處使用, 加上那邊寬頻普及率太低, 導致價格沒太便宜
 
舊 2010-03-14, 02:41 PM #52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ayler離線中  
ben_chien
Elite Member
 
ben_chien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Oct 2002
您的住址: 另一個地球
文章: 4,558
引用:
作者ayler
WiMAX就可以做到... 聽說在馬來西亞, 2M/512k(實實在在的速度, 不是那種喊個1M卻只能跑到256k), 距離基站可達約3~4km
一年前聽到吃到飽價格好像是約台幣$800
雖然還是比台灣ADSL/CM貴, 但可以到處使用, 加上那邊寬頻普及率太低, 導致價格沒太便宜

要是台灣有這樣的商品
我看現在台灣的普及率至少80%跑不掉

到現在為止還是有廠商利用****來騙人
搞的上網費用兩天5000新台幣...
__________________
大家快來加入World Community Grid(BOINC for Android)與Folding@home(Folding@Home for Android)的行列,一同找出重大疾病(愛滋、癌症、帕金森氏症...等)的解決方案
[YOUTUBE]PPc7gsZIk24[/YOUTUBE]
網路果然很危險,動不動就會被告...
發現自己越來越痴漢了...

此文章於 2010-03-14 02:51 PM 被 ben_chien 編輯.
舊 2010-03-14, 02:45 PM #53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ben_chien離線中  
ayler
Junior Member
 

加入日期: Mar 2008
您的住址: 台北
文章: 908
引用:
作者ben_chien
要是台灣有這樣的商品
我看現在台灣的普及率至少50%跑不掉

到現在為止還是有廠商利用****來騙人
搞的上網費用兩天5000新台幣...

馬來西亞那間二線通訊服務業者, 申請的人數爆滿, 撈翻了... 投資WiMAX的所有成本, 一年就賺回來了... 等於是每年都有100%的投資獲益
因此許多開發中國家的通訊業者, 都想如法炮製
最近就看印度了... 那邊上網費用可是貴翻了說
舊 2010-03-14, 02:55 PM #54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ayler離線中  
I LOVE PUSSY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un 2009
文章: 45
就連台北市的WIFLY∼一進入屋內∼訊號就極度差.........
只有到大街(或是靠近大街才有訊號)
整個是很爛......
舊 2010-03-14, 03:35 PM #55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I LOVE PUSSY離線中  
min27
Amateur Member
 
min27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Jan 2004
文章: 35
台灣不能在LTE標準的制定上發聲
這情況下只能走WiMAX,所以我覺得也不能說賭錯邊
而WiMAX和LTE有些技術也是很類似,像都使用OFDM
未來轉向研究LTE的話,也可以從WiMAX中學習到一些經驗
目前也可以往開發中國家的市場走
__________________
舊 2010-03-14, 04:09 PM #56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min27離線中  
yesjvc
Major Member
 
yesjvc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Jun 2004
文章: 120
只看到海砂屋

只看到海砂屋

只看到海砂屋
__________________



響應 點擊 廣 告 支 持 PCDVD
================================

CPU:Mobile AMD Athlon 64 3000 (Oakville)
M/B:MSI K8N NEO P (nForce3-250)
RAM:TR-UCCC(649) /1G*2 (CL:3-3-3-8)
VGA:ATI-REDAN9550 (256MB)
NIC:nForce3 & POWER:HEC 335W
HD:MAXTOR 40G & DVD+R: BENQ 1620
CDRW:GIGABYTE GO-R5232
Monitor: PHILIPS 170B5//DECAVIEW GF387

舊 2010-03-15, 05:13 AM #57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yesjvc離線中  
Elros
*停權中*
 
Elros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Oct 2003
您的住址: 母獅的胸前... XD
文章: 928
引用:
作者ayler
最新資訊是, 印度已經走向GSM+WiMAX, 不走向3G/LTE...
中國也開始在搞WiMAX, 雖說會不會認真搞, 很難說...

至於LTE會不會成功, 很難講吧...
開發中國家仍嫌價格已陷入紅海的WiMAX, 貴了點, 會用明顯更貴的LTE?

中國也開始在搞WiMAX 你確定?
至少以目前傳出的消息是中國最大的電信公司"中國移動"是要走LTE技術




GSMA引領行動產業走向一個統一的全球VoLTE解決方案
中央社 更新日期:"2010/02/25 14:34"

--40多家領先的行動產業組織支援GSMA的VoLTE計劃

(中央社訊息服務20100225 14:31:31)巴賽隆納 --(美國商業資訊)--GSMA今日宣佈它已採納One Voice Initiative*的工作,以推動全球行動產業使用一個標準方式來提供長期演進 (LTE) 語音和傳訊服務。GSMA的次世代語音 (Voice over LTE,VoLTE) 計劃獲得整個行動生態系統40多家組織的支援,包括許多世界領先的行動通訊業者、手機製造商和設備供應商,它們全都支援這項原則:為下一代行動寬頻網路提供一個統一的、IMS型的語音解決方案。GSMA還將領導制訂規範以實現LTE網路之間的互連和國際漫遊,此工作將在2011年第一季完成。

GSMA 技術暨策略長Alex Sinclair表示:「GSMA認識到一個統一的、整個產業範圍的次世代語音解決方案的重要性,透過採納One Voice Initiative的工作,我們將促進創造一個全球下一代無線生態系統。在全球行動界中領先業者的支援下,VoLTE將形成類似於GSM網路和設備普及所提供的規模經濟。在行動通訊業者開始部署LTE時,為了行動產業和消費者的利益,它們的網路符合一個共同的標準以提供語音和傳訊服務非常重要。」

Telefonica 技術長Vicente San Miguel表示:「Telefonica計劃部署LTE,為我們的客戶提供更好的行動寬頻服務。重要的是,我們還提供在當前2G和3G網路上實現完全全球互連和漫遊的高品質語音和傳訊服務。Telefonica與GSMA攜手領導VoLTE工作,我們強烈支援此計劃以促進為行動產業提供一個共同的語音和傳訊解決方案,因為這是實現LTE成功的一個關鍵因素。」

LTE是第一個獲得行動產業支援的全網際網路通訊協定 (IP) 網路技術,最初將應用於提供高速、回應迅速的行動資料服務。要讓LTE支援語音和傳訊,需要一個與目前2G和3G無線技術一樣能提供互通的無縫體驗的IP 型解決方案。IMS(IP多媒體子系統)可以實現這個,它支援所有語音電話服務功能,例如來電等待、來電保留和通話限制,非常便於升級以服務非常大量的用戶群。IMS還使行動通訊業者能夠提供可以將語音通話與豐富的增強功能相整合,例如即時狀態、即時傳訊和視訊內容,並在一個互通的多方業者環境中提供。

GSMA的VoLTE計劃獲得廣泛的業界支援,預計明年還有其他組織繼續加入。支援此計劃的行動通訊業者包括3 Group、AT&T、加拿大貝爾、中國移動、德國電信/T-Mobile、KDDI、mobilkom austria、MTS、NTT DoCoMo、Orange、SKT、SoftBank、義大利電信、紐西蘭電信、Telefonica、Telenor、TeliaSonera、Verizon Wireless和Vodafone。支援VoLTE的手機製造商和設備供應商包括Acme Packet、阿爾卡特朗訊、Aylus、Camiant、思科、Colibra、Communigate、Comneon、易立信、富士通、 Genband、華為、LG、摩托羅拉、Movial、Mu、NEC、諾基亞、諾基亞西門子通信、高通、RADVISION、三星、索尼愛立信和Tekelec。NGMN聯盟、3GPP和IMTC等組織也支援此計劃,同意整個產業應當透過協調方式產生協議,以依據已有標準建置次世代語音。

來自全球的74多家行動通訊業者已致力於計劃、試驗或部署LTE。瑞典的TeliaSonera近期推出了全球首個商用LTE網路,美國的Verizon Wireless、日本的NTT DoCoMo和中國電信也決定在2010年推出此網路。中國移動也計劃在今年上海2010年世博會上啟用其TD-LTE網路。LTE被廣泛視為事實上的行動寬頻技術,將被全球大部分的行動通訊業者採用,預計在未來三到五年將出現大幅成長:Infonetics Research預測全球LTE連接數量到2013年將超過7200萬**。

*One Voice Initiative是AT&T、Orange、Telefonica、TeliaSonera、Verizon Wireless、Vodafone、阿爾卡特朗訊、易立信、諾基亞、諾基亞西門子通信、三星和索尼愛立信之間的合作成果,使用當前的開放標準為互通的 IMS型次世代語音和SMS定義基本的必備功能集。GSMA採用由One Voice Initiative制訂的技術規格,此工作目前僅指GSMA的VoLTE計劃。

** LTE基礎架構和用戶報告,Infonetics Research,2009年

關於GSMAGSMA 是全球行動通訊產業的資方代表。它聯合了全球219個國家的近800家行動通訊業者,以及更廣泛行動產業內的200多家企業,其中包括手機製造商、軟體公司、設備供應商、網路公司以及媒體娛樂組織。GSMA 專注於為其會員介紹、培育和創造新商機,最終推動行動通訊產業的發展。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25/5/210ub.html

歐美日的幾家大型電信營運商目前幾乎以精確定會走LTE
而確定會走WiMax技術的大國目前大概只剩印度跟俄羅斯

此文章於 2010-03-15 05:49 AM 被 Elros 編輯.
舊 2010-03-15, 05:43 AM #58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Elros離線中  
ayler
Junior Member
 

加入日期: Mar 2008
您的住址: 台北
文章: 908
引用:
作者Elros
中國也開始在搞WiMAX 你確定?
至少以目前傳出的消息是中國最大的電信公司"中國移動"是要走LTE技術

我不確定中國未來是否會走向WiMAX或LTE, 但實際上他們早就開始在研發WiMAX服務系統, 目前也開始在測試架設WiMAX,
當然可能怕賭錯邊, 就兩套都玩~ 至於啥

至於為什麼我能確定... 這就是巷子裡面的故事了...
在說他們官威很大的, 高層沒有明確表示同意, 下面人不敢明著玩
舊 2010-03-15, 08:11 AM #59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ayler離線中  
ayler
Junior Member
 

加入日期: Mar 2008
您的住址: 台北
文章: 908
引用:
作者Elros
歐美日的幾家大型電信營運商目前幾乎以精確定會走LTE
而確定會走WiMax技術的大國目前大概只剩印度跟俄羅斯

另外, 啥叫做大國? 馬來西亞也確定走向WiMAX, 他人口數還真不少喔... 應該也算大國吧
南美洲早偏向WiMAX了... 那邊人口也很多, 實際上這服務早就架設收錢了好幾年
目前東歐也偏向WiMAX

可以看出一個現象, 已大搞3G的先進國家都偏向LTE, 沒大搞3G的開發中國家都偏向WiMAX...
以目前3G/3.5G收費狀況, 讓有點錢的國家人民都卻步了, 不知未來LTE收費情形如何?
至於WiMAX收費, 是可以讓那些有點窮的國家人民來接受

反正LTE與WiMAX許多設計觀念都是相同的, 先把WiMAX當作是練功, 在進場LTE也不錯
只是可憐了那些台灣WiMAX服務業者, 很難收場吧...

對窮國來說, 最省錢的玩法就是GSM+WiMAX+Wifi, 那邊道路品質這麼差, 很少人需要啥移動上網, 一個辦公室或一個社區只要申請一兩組WiMAX服務, 就可以搞定啦
供參考~

另外, 只要架設的品質夠好(限於固定, 因為移動很難達到這麼好的品質), WiMAX上下載速度合計, 可以上到10Mbps, 是很容易的...
舊 2010-03-15, 08:24 AM #60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ayler離線中  


    回應


POPIN
主題工具

發表文章規則
不可以發起新主題
不可以回應主題
不可以上傳附加檔案
不可以編輯您的文章

vB 代碼打開
[IMG]代碼打開
HTML代碼關閉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3:10 P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