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註冊 常見問題 標記討論區為已讀

回到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 數位影音討論群組 > 音樂軟體討論區
帳戶
密碼
 

  回應
 
主題工具
AEM
Major Member
 

加入日期: Jul 2003
文章: 267
引用:
作者LongD
我自己也很好奇為什麼到了現在聽古典樂讓人感覺是:有品味、有水準,甚至感覺到部分人聽古典樂後給人的一種不一樣態度,前幾天去唱片行,聽到老闆跟熟客閒聊,也是有他們的評價,但是不知道為什麼,我真想挖洞鑽下去,感覺自己知道的太少,有點無地自容之感。


我大多只聽古典音樂
可是本人形象是俗不可耐、低級、下流、粗魯
幹盡焚琴煮鶴之能事
     
      
舊 2009-02-21, 11:21 PM #5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AEM離線中  
rachmaninoff
Regular Member
 
rachmaninoff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Jul 2004
文章: 85
引用:
作者LongD
我自己也很好奇為什麼到了現在聽古典樂讓人感覺是:有品味、有水準,甚至感覺到部分人聽古典樂後給人的一種不一樣態度,前幾天去唱片行,聽到老闆跟熟客閒聊,也是有他們的評價,但是不知道為什麼,我真想挖洞鑽下去,感覺自己知道的太少,有點無地自容之感。

可是另外的原因也許是古典樂就是那麼的不普及大眾之間,突然聽到這種談論有點驚訝,反正在WIKI上我也看到貝多芬的作曲也曾要打破圍籬,但是現在卻感覺是古典樂把自己圍了起來?

另一個建議是,名字最好中英文都有,因為去唱片行大多不會標示中文,有英文對應會比較有利。


其實 你該問問自己 音樂帶給你最初的感動是什麼
知識多寡不是那麼重要 有興趣自然會去摸索
但光是滿腹知識 卻忽略最根本的體會 那就是本末倒致 用嘴說音樂
古典樂跟品酒 或是咖啡有點像 除了作曲家本身以外 演奏家也佔很大的因素
同樣的樂段 不同演奏家的演奏 就可能帶給聽眾不同的感受
有些人尊照傳統完全依照譜上的指示 有些人各人主義很重 完全都是自己的風格
演奏家基本上就是在這兩個原則上拉距

除了古典樂 我也有聽聯合公園跟一些日本的流行樂
但只會聽專輯版 而不喜歡演唱會live版 因為不喜歡live版沒修正過的走音或是結拍上的差距
但有些人就是喜歡聽live版的 這樣樓主應該能體會所謂的差別吧

最後 你所感動的東西 不一定跟別人一樣 也沒必要一定要跟別人一樣
 
__________________
舊 2009-02-22, 12:29 AM #52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rachmaninoff離線中  
rachmaninoff
Regular Member
 
rachmaninoff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Jul 2004
文章: 85
引用:
作者李麥科
之前好像聽說她要退休了?

我也很喜歡另一張她在Decca與Charles Dutoit指揮皇家愛樂管絃樂團(Royal Philharmonic Orchestra)的孟德爾頌小提琴協奏曲(Mendelssohn Violin Concerto in E minor)

新版CD封面
http://images.weamea.com/users/dd1c...9b9a33c8b57.jpg



鄭京和因為手傷的關係 應該是完全退出表演台了
現在好像是退休在她的母校茱麗亞音樂院教琴
__________________
舊 2009-02-22, 12:35 AM #53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rachmaninoff離線中  
LongD
Master Member
 
LongD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Dec 2002
文章: 2,353
感謝各位的回應,基本上每個人的回應都是一個參考方向,也不見得就一定要遵照誰的方向作,或者誰對誰錯,如果我說,新手就是要大量聽、大量看,累積成為基本知識,這之間不論是買貴、買便宜或者免費,都沒關係,短期內建立自己的知識庫,日後慢慢再來去蕪存菁,這也許也是一個方針,我喜歡用一個佛教的譬喻:指月指。

大家都是那根手指,指向古典音樂,後進者應該看的是月亮,而不是那根手指,每個人的作為不同,但不要被匡住了,沒有非得如此或非不可如此,只是先進們把問題縮小,有利於後進的眼光不要一下子太廣,先讓他收回來,往後再廣闊之。
舊 2009-02-22, 01:32 PM #54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LongD離線中  
wildeny
Senior Member
 
wildeny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Nov 2004
文章: 1,316
引用:
作者LongD
以前莫札特、貝多芬等等作曲家的時代,音樂的普及除了皇宮貴族外,也能普及到一般平民百姓,大家都能夠到音樂的陶冶,可是現在感覺上去聽古典樂與不聽古典樂的有差異?不知道這是被塑造出來的現象?還是古典樂太小眾?


那時候的音樂可以說是當時的"流行音樂"
但要說上"普及大眾" 還談不上
一般人聽的音樂其格局都是比較小( Beggar's Opera) 用上很多當時的民謠

早期這些音樂會真是貴族的活動 (貴族學習音樂也是音樂家的收入來源之一)
音樂會的規模也沒有現在這麼大 很多都是以沙龍的形式
至於歌劇 -- 如果有看過Amadeus 就可以感受 -- 也是有分貴族看的跟平民百姓看的
直到工業革命左右 開始有所謂的中產階級
這些人不是靠祖產而是靠做生意起家的
為了顯現他們的品味 也開始有聽音樂/歌劇
雖然參與的觀眾階級降低的 但這些活動仍然不便宜
一般老百姓要能負擔得起去聽這些音樂會或是歌劇勢必是要有點點經濟基礎

古典音樂的聽眾越來越少
不像流行音樂 如果沒有政府單位及企業家的贊助 更會淪入有錢人的提升氣質活動

引用:
作者LongD
另外想請教,為什麼感覺會去聽古典的人好像比較高級?

聽古典音樂的人不見得比較"高級"
但藝術確實是有"等級"

這好比是"小說"(novel; fiction)與''文學著作"(literature)之差
好萊塢電影(Hollywood movies)與藝術電影 (art movies)之差
比較簡單的理解這個差別就是前者是直述 誇大情緒的表達方式 避免複雜及平實情形
後者則是需要細細品味 才來了解裡面角色的心理 故事有時看似平淡但內部複雜

我的語言表達能力不好 你自行去體會

音樂也是一樣的
流行音樂著重在主旋律 (這部分--決定了會不會受歡迎; 有些人甚至不會記得前面的部分是什麼)
但古典音樂不單單只有單一旋律

當一個東西需要花費心力去欣賞 就非大眾之物
(Pop music = popular music; pop culture = popular culture
popular 源自 population)
__________________
舊 2009-02-23, 08:12 AM #55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wildeny離線中  
wildeny
Senior Member
 
wildeny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Nov 2004
文章: 1,316
引用:
作者李麥科
是誰叫樓主去買企鵝評鑑的啊......

這種東西不適合新手吧....


我聽了好幾年的老手都沒有買過企鵝評鑑

不過 早期是有買過唱片聖經 -- 這個有CD封面
__________________
舊 2009-02-23, 08:25 AM #56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wildeny離線中  
LongD
Master Member
 
LongD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Dec 2002
文章: 2,353
謝謝樓上的指正,你說得差異我可以了解。藝術的陶冶還真的很欠缺。

另外請教聽古典音樂時是要聽什麼?雖然聲音有高低起伏和各種樂器不同的聲音,但好像抓不到什麼,不知道這部份有何見解?

還有就是歌劇,欣賞/聽的重點該放在哪?
舊 2009-02-23, 10:51 AM #57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LongD離線中  
perryli
Major Member
 

加入日期: Sep 2001
您的住址: 台北
文章: 119
建議看交響情人夢,裡面有許多有關古典音樂的知識.
__________________
perry
舊 2009-02-23, 12:32 PM #58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perryli離線中  
李麥科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ul 2008
文章: 51
引用:
作者LongD
謝謝樓上的指正,你說得差異我可以了解。藝術的陶冶還真的很欠缺。

另外請教聽古典音樂時是要聽什麼?雖然聲音有高低起伏和各種樂器不同的聲音,但好像抓不到什麼,不知道這部份有何見解?

還有就是歌劇,欣賞/聽的重點該放在哪?

對我來說抓不到就不會刻意去抓了,例如巴哈的無伴奏小提琴組曲或是平均律,你問我裡面到底拉啥或是彈啥,老實說我也不清楚

可是我就很喜歡做家事的時候當成背景音樂來聽,感覺心靈就是會很平靜的感覺,這樣就夠了

歌劇就像台北愛樂電台所說的,歌劇是用 "看" 的

所以基本上我會覺得先從看歌劇開始,找DVD來看比較容易入門,至少知道在唱啥比較容易進入情境
舊 2009-02-23, 01:26 PM #59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李麥科離線中  
LongD
Master Member
 
LongD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Dec 2002
文章: 2,353
引用:
作者李麥科
對我來說抓不到就不會刻意去抓了,例如巴哈的無伴奏小提琴組曲或是平均律,你問我裡面到底拉啥或是彈啥,老實說我也不清楚

可是我就很喜歡做家事的時候當成背景音樂來聽,感覺心靈就是會很平靜的感覺,這樣就夠了

歌劇就像台北愛樂電台所說的,歌劇是用 "看" 的

所以基本上我會覺得先從看歌劇開始,找DVD來看比較容易入門,至少知道在唱啥比較容易進入情境


因為我對音樂不懂,所以滿想知道聽古典樂的人會不會去聽該首曲子的什麼重點,感覺某些旋律很合口味算不算抓到?

昨天去買了兩面莫札特的歌劇:魔笛和費加洛婚禮

尤其是魔笛,很久以前我就聽過CD,特別喜歡夜后那一段還有Papagino那一段也很好玩。

看了一下夜后的片段,發現有些女高音唱的真特別,尤其是哈哈哈哈那段,我在Youtube 上看了兩位女高音的影片:
1.Edita Gruberova(葛貝洛娃)
她唱該段時,嘴巴不是單單張的大大的,嘴部還會有些微妙的調整(不會形容)

2.大陸女高音,陳小朵(簡體字沒認錯的話)
她唱夜后這一段時,嘴巴不但張的大大的,連眼睛都快突出來了,不過我覺得她唱的沒上面那一位好。

另外還有一位荷蘭女高音:Christina Deutekom
殘存的影片看起來,她唱得很自然,感覺聲音好像自然就上去了。

還有Edda Moser ,她唱的也很好,不過沒找到可看的影像。
舊 2009-02-23, 01:40 PM #60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LongD離線中  


    回應


POPIN
主題工具

發表文章規則
不可以發起新主題
不可以回應主題
不可以上傳附加檔案
不可以編輯您的文章

vB 代碼打開
[IMG]代碼打開
HTML代碼關閉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11:13 A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