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New Member
加入日期: Oct 2004
文章: 8
|
引用:
應該不是 大致上的原理好像又把雷射光束縮的更小了 要更詳細的話,可能要去找資料了 |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Dec 2004
文章: 137
|
引用:
我是依照樓主給的第三個網址內容去推斷的 儲存容量單面單層可達5.4~6GB,及雙面單層9.8~11GB的FVD碟片 那20G的應該就是雙面雙層了 我想如果只是單面單層達20G 恩 跟藍光和HD一般強悍 這樣的話才是的好東西阿 才有跟其他大廠一較高下的能力 研發是王道 不過要玩就玩大的 哈哈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Dec 2001 您的住址: 台北
文章: 262
|
...其實我不想指責那位一直說PS2帶動DVD有的沒的的網友,但有些東西你的確是可以透過網路或著媒體了解一些事,但不代表我們就不用出門或著出去看看,古人說的好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如果你一直舉例說日本怎樣跟怎樣的話,我可以跟您說唷,我不知道有人會不會相信這件事啦,但這卻是事實...注意聽唷
日本沒有VCD ![]() 當然DVD技術這方面也有關係啦,但我覺得一般人VCD真的夠用但日本是沒有VCD的,如果您問日本人VCD它會一臉問號...認為這是啥外星碗糕 ![]() 此文章於 2005-04-01 08:56 PM 被 JOELIN 編輯. |
![]() |
![]() |
Ju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Aug 2001 您的住址: 飛馬星
文章: 771
|
慢慢普及/滿坑滿谷 一堆形容詞 也在吵得這樣
拿個數據說說話 免得流於口水戰 2003/03 工研院報告 CD-ROM vs DVD-ROM ![]() DVD Recorder ![]() DVD Player ![]()
__________________
![]() ![]() |
![]() |
![]() |
Basic Member
加入日期: Dec 2003
文章: 14
|
上面有好幾位好像已經離題了..
現在是要討論紅光技術吧.. 如果只有台灣和少數幾個國家用的話.. 我想不用多久馬上就會被淘汰了... |
![]() |
![]() |
Power Member
![]() ![]() 加入日期: May 2000 您的住址: Taiwan
文章: 697
|
應該只是過渡產品, 適合落後或是開發中國家吧...
有點像是大陸之前搞出來的SVCD規格... 有點不倫不類~~ (使用MPEG2技術, 光碟片容量也大一點點) 長期來看, HD-DVD或是Blue-ray DVD才是主流 (而且要看八大挺不挺這個產品... 有硬體, 但沒有軟體一切都是枉然...)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Jan 2004 您的住址: 台北市大安區
文章: 211
|
八大影業會不會支持這個產品? 看看 AES 加密防拷的會不會比較難破,
說不定在成本差異不大的狀況下, 改用這個省掉 CSS 被解以後的各種傷腦筋問題~~ 而且 Windows Media 9 編碼的東西, M$ 自己也該挺一下吧? (放進 X 盒子裡?)
__________________
# make love make: don't know how to make love. Stop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Dec 2001
文章: 800
|
下雨天偷懶不上工
無意看到這一篇 其實大家都想太多了 這玩意兒應該有百分之五十是因為該單位長官經營政策下的產物 就這樣簡單啦 有興趣的人可以去翻翻該單位長官的近來的一些言談 做是可以做 不過我不看好就是了 大家都是混飯吃的 |
![]() |
![]() |
Basic Member
加入日期: Sep 2003
文章: 20
|
就我的看法,
這只是一種技術的宣示罷了, 不要意了現在影片的出版是在八大影業, 他們不支持,就沒搞頭了…… 中國市場很大? 問題是現在中國也講技術自主, 他們應該也會發展自己的技術, 會來用台灣的技術嗎? 懷疑…… |
![]() |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Aug 2000 您的住址: 台灣台中
文章: 2,359
|
單面單層5.4GB-6GB、雙面單層9.8GB-11GB哞實在看不出優勢在哪...也看不出有什麼實質必要與誘因會讓人花錢更換使用這種儲存媒體...
DVD從1990年制定到1994年才受到美國影業支持且於同年問世,一直拖到1996年底才算正式上市,一直到2002年,大部分的家庭都還沒有能夠播放DVD相關的影音器材(當然!不少音響玩家在第一批DVD上市即擁有了DVD影音器材!),以市場定律衡量,真正算的上普及且使得舊規格(VCD)市佔率慢慢下降也不過是近二、三年的事情!DVD取代VCD的時間看似很長,但比起最早CD取代TYPE來說,算是快了很多! 即使將DVD普及應用算到2000年好了,由1990年制定開始,也花費了十年左右的時間,也因為市場普及往往都需要長久的時間才能讓大多數的消費者了解並接受,進而才可能花錢購買新設備來將舊規格產品淘汰,所以在DVD問世前即有許多專家學者提出,次世代的光學儲存媒體必須是舊產品的七倍的容量,且資料處理亦必須擁有七倍以上的效率才夠應付倍增的資料量,也才有實質的效益(意指若DVD單倍速度仍只有150kb/s的話,即使容量大了七倍,仍舊只能增加儲存的影片長度,畫質並無法提升。),CD交替到DVD,容量上DVD約為CD的7倍左右,標準1倍速讀取速度上亦由150kb/s增加到1358kb/s,提升資料傳輸速度約九倍,再回頭看看6.5GB的FVD與23GB的Blu-ray,FVD的未來實在不令人看好,與其搞個FVD出來,不如以現有的DVD價格聯合多家廠商推出DVD w/ MPEG-4 Video,輕易就能達到1080i的影像儲存需求,而後再慢慢讓Blu-ray配合更先進的影像壓縮技術來取代DVD還比較實際點。 現階段的Blu-ray的影像紀錄規格也讓哞感到匪夷所思,花費龐大的資金研發出的新世代儲存媒體卻仍舊使用老舊的MPEG-2技術作壓縮...只單方面考慮到儲存媒體的倍增,卻忽略了影像的壓縮技術!?VCD交替到DVD不僅儲存媒體的改變,連同影像壓縮技術也一併由MPEG-1改為使用新的MPEG-2技術!哞也知道MPEG-2也是推了許久,直到DVD與數位電視走入家庭後才算的上普及,但以VCD交替到DVD與Blu-ray比起DVD來說,此次的改革的確還有許多可以修改的部份。 Blu-ray若使用MPEG-4技術壓縮影像,即可使原本在DVD上因容量限制(包含音訊的壓縮、多視角的限制與互動功能等等)而屈就的許多功能完整的實現,甚至還可導入更多元化的技術在其中,要能完整呈現1080i多聲道LPCM無壓縮環繞音訊並具備全片段多視角的功能也非不可能(而不像現在的DVD,即使是演唱會影片,只能容納部分片段的多視角功能)!小市民的期待終究也只能期待,就看大廠們的努力了!加油。 ![]() 此文章於 2005-04-03 08:15 AM 被 哞哞 Sonic Ron 編輯.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