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Mar 2001 您的住址: 光之幻境
文章: 1,303
|
引用:
哪有可能? 現在是全球化的時代, 中國車廠我不敢說能不能百分之百, 但其他外國各車廠的零件都是從世界各地集結而來的。
__________________
節儉持家散假狼的歷代CPU小兵--- Pentium 2-300oc450 (Deschutes) --> Pentium 4-540J (Prescott) --> i7-920 (Bloomfield) --> Xeon x5675 (Westmere-EP) --> i7-14700k (Raptor Lake) 時隔多年的大更新 ![]() |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Feb 2015
文章: 1,456
|
造車不可能100%都自製
電動車.燃油車 大量用到德系.日系.美系 電子控制.感測器.噴射系統 的電子半導體零件 所以福斯前幾年 來台灣要跟其他廠商.搶台積電的產能 導致下個月 ESMC要在德國蓋晶圓廠
__________________
復製貼上真好用 什麼叫認知作戰?就是他們讓你以為 只是因為政治立場不同在爭執 但核心的部分 是想掩蓋他們的真實社會面 只要吵鬧.轉移話題.就會模糊了焦點 一定有人鬼扯.兩岸都是中國人 但同文.同宗.同種的世界上太多了 北比利時/荷蘭 南比利時的瓦隆人/法國 北義大利的南蒂羅爾人和奧地利/德國 乃至昔日的英國/美國 全都是同文同種 400年台灣歷史紀錄.就是一個多種族國家 台灣前途自己決定 ................................ 看看板上有多少五毛 跟中犬 ![]() ![]() ![]() |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Dec 2010
文章: 266
|
引用:
不同車廠常見共用料、共用變速箱、底盤、引擎 一個東西出包,各大車廠一起出事也是常見的 "高田"氣囊出包 波及全球6大車廠 |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Dec 2010
文章: 266
|
引用:
一個車種生命週期只要能賣個10000台,一千萬的模平均一台成本也才增加1000 福特、中華、本田量應該沒這麼少,看要不要搞而已 |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Sep 2001 您的住址: 淡水
文章: 1,216
|
早該這樣執行,畢竟花納稅人的錢,執行國家政策。
卻老是被一些鑽漏洞的廠商拿到好處,久而久之 劣幣驅除良幣。 錯誤的政策/執行 比貪汙更可怕就是這樣。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Dec 2015
文章: 210
|
我看有人還是沒搞清楚問題…
國產車是至少百分之六十都是國產。 要百分之六十國產,想當然是引擎要國產。 結果,還是說三十五趴就是國產引擎?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Jul 2010 您的住址: ?viper in w-0-t
文章: 135
|
因為是我爸媽要出錢購買車子
所以最後聽從舅舅的意見 他是toyota的樂情粉絲 開了30年 toyota房車 一直讚不絕口 所以我家會買toyota yaris cross 基本保持警戒的安全駕駛 應該是安全的 |
![]() |
![]() |
Amateur Member
![]() 加入日期: Jun 2020
文章: 33
|
引用:
不意外,果然是拆下車門後進口,再裝回就可賣 ![]() ![]() ![]() |
|
![]() |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Jun 2021
文章: 383
|
引用:
如果是安全至上,那toyota應該不是首選。 但國內很奇怪....t家的維護/保養就是比較便宜比較好找。二手車價也比較高.... ![]() ![]() ![]()
__________________
工具只是減少人的工作,或提昇工作效率 更重要的是你對要做的事情到底有多深的了解 沒有足夠了解自己的問題只想站在巨人肩膀上 巨人依然是巨人 山頭往往不是目的地 你不僅上山白費功夫下山還要重新迷路一次 ![]() ![]() ![]() ![]() |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Jan 2005
文章: 125
|
引用:
我可以很肯定告訴你,國瑞的自製率絕對沒有70% 這次的條款可以說是MG條款, 針對合資方是中資那你的國產率就要15~35% 因此這次打到的除了中華、裕隆、現代跟台塑(倒楣的苦主,生產大車出口也遭殃) 而全台灣的國產車,都沒有35%(雙田、福特、裕隆、三陽) 幾乎都是5~10%,只是KD件是從哪裡來?(中國or東南亞) 所以這次日本車廠很爽,爽到可以繼續哄抬價格,領高薪了 你說台灣零件廠沒競爭力? 是啊,是真的沒競爭力,全世界的零件商誰可以比中國的,東南亞的便宜? 車廠要求台灣協力廠報價比照大陸東南亞,不然就不給單 但市場的最終售價仍然高不可攀,問題出在哪? 問題出在車廠不肯讓利啊! 車廠做一年賺1.7~2年薪資比比皆是,不肯讓利給消費者或協力廠 找一堆藉口跟理由,最後國產車市場萎縮,啪~~沒了 追根究柢,台灣高車價的既得利益者已經錯綜複雜了 大家都吃像難看,沒有分優劣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