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Apr 2017
文章: 1,436
|
每個人對於電腦的"那些部分重要"的見解不同, 沒有高低對錯, 純粹看使用跟補救.
像我, 除了資料以外, 什麼都不是太在乎; 因為資料的補救工程, 不但龐大, 而且怕遺漏. 至於OS重灌, 機器重買, 不過都是錢與時間的問題, 唯獨資料. 不過, 資料開始龐大後, 備份起來越來越耗時間, 現在隨便動輒1小時了... |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Apr 2017
文章: 1,436
|
引用:
對了, 資料更彌補珍貴(而我而言)是在建立過程中, 很多筆記關於"靈光一現"的構思. 這都是很珍貴, 不是每次都可以重新想到, 也難說會不會想起來, 很多也是紙筆的掃描檔. 這其實跟什麼OS, 軟體, 硬體都無關; 而這才是我認為科技資料裡面最需要小心去維護. |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Aug 2001 您的住址: 台中or桃園
文章: 1,128
|
引用:
1小時的備份時間很短好嗎? 我現在筆電的NAS備份時間是一天半 XD -- 想升級看看高速無線網卡看看能否有幫助, 現在的只有433Mbps |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Apr 2017
文章: 1,436
|
引用:
我其實是一個很沒耐心, 做事情飆速的人... (而且也只是變動的資料夾更新備份而已) 還沒整顆備份過, 這... 嗯... 算了, 我不想去思考, 理論上要有慘案的機率實在不高 XD 比較怕的是短期更新沒有備份進去, 超長期的他們應該都至少有自己弄成2個hard copy. 所以我不用管. |
|
![]() |
![]() |
Ju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Mar 2006
文章: 868
|
引用:
Windows 10現在還在更新中,今天看CPU溫度比之前高10幾度,不知道跟前天的KB5022834更新有沒有關係。 |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Apr 2017
文章: 1,436
|
引用:
其實我也有Google Drive, 很久沒去看備份設定了, 這才發現我都有設定速度上限1024kps之類的. ![]() ![]() ![]() ![]() ![]() 不過, 我工作電腦也經常丟公司不關機, 所以耗時間無感. |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Jul 2004 您的住址: 火星
文章: 192
|
其實個人戶死守WIN7的好處在哪不知道...
光是USB3.0 + M.2 SSD,重灌還要對安裝碟加驅動啥的才能安裝 然後裝完還一堆更新要裝,當然也是能選整合版的來裝,但穩定度就不知道 然後蠻多遊戲在WIN7下根本打不開... 相反WIN10/11...每個月微軟MSDN都會發布最新版的ISO,幫你把更新都整合進光碟內 每次要重灌就是直接去網路上抓最新的ISO檔案,比對一下SHA1碼正確就好 不想辛苦找來源的也能直接從微軟提供的載點下載...安裝系統也沒啥不能驅動的問題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Apr 2017
文章: 1,436
|
引用:
這個先別說得太早... 我可以列舉一些"微軟本身Surface系列都驅動失敗的." 但我並不反對直上最新版本, 我本身用過7/10/11, 最近回來10(因為不給上11). |
|
![]() |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Aug 2000
文章: 488
|
舊PC(還在用DDR3)用WIN7
Chrome已經提示不支援更新了 前陣子畫面當住的次數變高,應該是ITX機殼內的風扇我拿掉了,導致SSD熱氣不好散去 又不想動手升級兼把OS灌成W10P 開始物色NUC還是NB 最後訂了台NB有W11P,可以先降為W10P用用 一台NB(AMD+32GB+1T+2.2K)可以買兩台i5的NUC,這算盤打得不對耶 ![]() ![]() ![]()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Apr 2017
文章: 1,436
|
引用:
看規格與需求吧? (以及日後規劃怎麼用) 我上一台衝高了規格: 主流+高解析對比螢幕. 結果感受雖然是很有感(速度差很多). 但最大的差異是螢幕, 以前連電視看影片才舒服. 後來筆電本身看起來就很舒服. (而且帶著到處跑) 最近把小筆電規格拿出來用, 除了跑更新會吐血以外. 其餘都還好. 電腦進入了日常網路應用&Office應用效能充裕時代. 重點: 1公斤好輕啊~ 我想日後很難接受超過1.2的. (現在的800多克)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