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Sep 2002
文章: 165
|
引用:
我的OS已經沒辦法安裝新的軟體了,可能因為版本太舊了不敢亂弄, 不過這麼多年我好像都沒重灌過....從2009開始.... 但是設計的軟體都能正常使用,所以我除了做稿子外,IMAC一律不開機, 希望它能陪我長長久久,我PC都換過3台了,目前來到I7-12700/3070TI, 已經不知道快過MAC幾倍了....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Apr 2017
文章: 1,447
|
我總共在貧果微軟系統中切換了4次.
在北美的學校, computer lab一開始是貧果提供的. 我學打字(那時候有所謂的打字課)用的就是貧果電腦. OS版本不知. (當時家裡沒有電腦, 太昂貴了) 後來並行過一段時間, 學校是貧果果凍AIO, 彩色透明殼. 朋友組NT還是2000, 反正後來沒多久我打工後購入第一台跑ME. 即使多數人進入XP, 我有點不太確定當時跨ME入XP的時間~ 接著MacBook Pro 2013如果沒記錯, 當時想搞雙系統, 還上來請教. 後來按鍵部分以及一些驅動很煩, 復原後, 我記得是送人了. 這時候是雙槍俠, 一台微軟筆電, 一台貧果. 後來微軟其實很不錯用, 我就穩定的用到現在, 因為貧果相對較貴且封閉. ... 其實這期間我有台MacBook Air... 因為當時微軟筆電都很重. 現在則是貧果行動裝置的價位開始進入我銀彈的射程, 跟多數人看價位與效能不同. 我是以工作習慣來思考校能夠用下, 每年維持的費用*使用年份=願意花費的總金額. 原本都是0, 手機我不想花錢, 當時也非智慧型, 這持續到Sony E4g (2015) 行動網路我是2013年才開始用"蠅量級." 然後2000*2~3年=6000左右(加購皮套&螢幕保護貼7000) 後來3000*3=9000左右(同上到1萬) 所以這次SE3, 以貧果來說輕鬆4~5年而言, 1萬5內(含皮套&保護貼), 我可以接受. 只不過這次的主角, 似乎多數人都是看主題那兩個, 我是認為多數人其實都用不太到. 昨天看到有YT解說RISC, CISC, 覺得未來還不一定. 雖然有聽沒有很懂, 但聽起來侷限跟差異並不是軟體上(系統語言上), 而是硬體架構設計. 這就不是很懂了. YT大意是說: 看CPU設計為主. |
||
|
|
|
Golden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Mar 2000 您的住址: 流浪中.....
文章: 3,572
|
引用:
剛好相反吧 很多設計者會喜歡用 MAC 就是因為資源穩定 敢問 網兄 是使用甚麼軟體進行工作的 如果很需要更新系統的狀況的話 又擔心資源問題的話 我會建議搜尋一下黑蘋果 又或者 MAQ 他們有完整的成套服務 個人會建議以 MAC 的狀況來說 使用到約略 7~8年左右就要開始思考是不是需要換新 最主要在於這個時候的MAC 系統還有一定的殘值可以換現金入帳 超過9年以上雖然還可以運作 但是因為非常接近停止支援的年限了 我個人會傾向就是用到停擺為止 (假設不脫手的話) 備份一定要固定做 然後榨乾每一分最後的價值 個人認為如果是設計工作者的話 這一次的 Mac Studio 真心適合專業用戶入手 特別是那些已經投資很多年 有很多專業螢幕的使用者 |
||
|
|
|
Amateur Member
![]() 加入日期: Jan 2013
文章: 39
|
引用:
系統穩定與順暢最重要∼∼ 像個人所持有的MBA,記得原本的OS是10.8 山獅,後來一路升級到High Sierra 10.13.6,中間總共經歷了五次大改版。 到了10.14的Mojave時這台升上去會頓挫,所以只能用重灌的方式來降版。 不過前兩年已經開始有App只支援10.14以上的版本,有些軟體可能找不到以前在使用的版本,必須把當時的App DMG 給留存一份下來。 J大想必應該也是面臨同樣的問題,不過系統穩定就實在沒必要冒風險去做更動。 |
|
|
|
|
Ju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Jun 2003 您的住址: 蔡英文和寶和會!
文章: 820
|
__________________
財經網紅,台股標的:00631L/0050/6208ETF,美股標的:SPLG(SP500 ETF)、軍火股。 PM技術分析心得, Anderson金融股心得,刀疤老二心得,全聚德期權小白書、The Guide to Smart Money Concepts。 立即停止回覆所有塔綠斑網軍的造假文,以免你還幫牠們把垃圾文推向第一頁! Sparc10/ 老老濕/ 豆子在本站見縫插針地去引導爭吵,反倒讓執政黨吃乾抹净並全身而退。 當老老濕被戳破言論之後,他就會轉移陣地不回應了。Kouiou回答衆多核能常見問題。 |
|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Sep 2015
文章: 320
|
引用:
27 46000 還好吧, Eizo 27 4K 都1700美了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Sep 2001 您的住址: 台北市
文章: 1,045
|
引用:
Mac版軟體應該會針對螢幕解析度做調適。 但是對於用bootcamp灌Windows跑雙系統的使用者而言, 切換到Windows時就常會有讓人頭痛的情形發生。 PC軟體往往只做到FHD(1920x1080)的版型,在Mac Retina螢幕上跑時, 字就會變成小到看不到。 Windows系統本身是可以調放大比例,但此設定不一定能套用到應用程式, 那些應用程式可能主工作視窗還可以調比例, 但是功能列和對話方塊都還是原來的1:1解析度,不拿放大鏡看根本看不到。
__________________
================= 我從來不把錢當錢看 我都是把錢當命看! ![]() ================= 所謂理論,就是大家知道為什麼,但實際上行不通 所謂實務,就是沒有人知道為什麼,但實際上行得通 本公司已經完美結合了理論與實務: 什麼都行不通,而且沒有人知道為什麼
|
|
|
|
|
Golden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Dec 2002 您的住址: 飛機跟捷運在窗外跑來跑去...
文章: 2,545
|
去年跑了幾家建築,室內設計公司做維護
發現PC還是大宗,用MAC的是少數 (美術類的設計公司沒遇到,不確定) 最主要是省錢吧! 用組裝pc的比比皆是,用正版adobe,cad軟體的更是屈指可數 少數遇到用MAC的狀況是1老闆肯花錢2員工只習慣用MAC 1的狀況就決定了大多數辦公室裡的電腦,而台灣老板有多大方你是知道的 2是台灣的教育環境,會用MAC的人也會用PC,會用PC的未必會用MAC 所以老闆不必特別買MAC來放 加上pc的升級替換比mac方便太多,大多MIS也只會修PC MAC實際上沒那麼普及啊... 此文章於 2022-03-11 10:31 AM 被 海豹 編輯.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Apr 2017
文章: 1,447
|
跨系統的障礙其實沒有那麼多人想像中嚴重, 我算反應慢的都能2周左右適應(每次切換).
而基礎運用, 其實是沒有問題, 都是熟悉hot keys. 輸入打字開應用上網聽音樂看影片複製檔案, 不然你把微軟的那條槓拿上去放也行, 我記得可以. 行動裝置更不用說, 只要記得貧果就是回到控制台作所有設定, 而安卓可以個別進入, 僅此而已. 字體放大縮小, 這以前抱怨過, 但後來Windows 10/11已經沒啥感覺到問題. |
|
|
|
Amateur Member
![]() 加入日期: Feb 2002
文章: 38
|
引用:
Apple現在電池沒以前耐了 我也是老Apple還在爽爽用 2011 iMac 27 2012 Mac mini 初代iPad 都還是頭好壯壯 就是iPhone6 iPHone8 用沒兩年電池就得換新 現在一天要好幾充 手機都懶得換新了 沒壞就繼續用 反正換新頂多爽幾天就無感了
__________________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