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Aug 2006 您的住址: 菜市場旁
文章: 102
|
不只客語台語,念古詩好聽的還包括潮州話、粵語...,甚至越南語念中國古詩也可以清楚分出押韻跟平仄。
反而國語或普通話不行。跟古音比,北方話為了適應外來民族的語音系統,發音系統合併簡化太多了。 還有,把除了國語或普通話以外的語言都當作方言,這是政治性分類,其實是錯誤的。 方言是對某種語言來說,因為地區差別,所以在語音跟用法上產生了差別,但基本上還是可以溝通,對普通話來說,北京話是方言,但是閩南話、台語、粵語、吳語...都不是北京話的方言,而是不同的語言。閩南話、台語、潮州話還可以算是彼此的方言。 所以說,中國有很多方言,怪怪的。中國有很多語言,正確。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Feb 2018
文章: 33
|
我是這樣理解的:
以當代的「政治實體」的思考角度來說,「中國大陸」有很多「地方語言」,這樣說其實沒錯。 在這麼多「地方語言」之中,總會有其中一個,因為其政治勢力相對較強的關係,成為了「官話」,而當代的官話,則是以方言之一的「北京話」為基底,再二次創作出來的(可見民初時代的教育體系,可能北方人較強勢)。 |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Feb 2007
文章: 274
|
在中國,自古中原戰亂多,而江南相對偏安
所以北方的中原人士遷移到江南避難 中原人士說的語言就是古語,官語,也就是吟詩作對用的語言 進入江南後,漸漸的影響江南當地人士說的語言,當成了大宗, 在融匯了一些江南原本語言後成了河洛話 在時間作用下漸漸的轉化成閩南語 再來又在地域關係下轉化成了台語 到了清朝,因為清朝蠻橫的統治下 主體是滿蒙與演化來的北京話(普通話) 成了主流語言 民國後成了國語 然後以音來說,閩南語/台語 幾乎與當時吟詩作對的語言差異極小... 反而用北京話才是真的不倫不類(很多根本對不起來)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Mar 2006
文章: 271
|
引用:
好吧,我承認我說錯 對台灣人來說,台語才是我們的母語之一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un 2018
文章: 73
|
引用: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un 2018
文章: 73
|
引用:
政府就是要鼓勵母語,當然鼓勵比較多的是住在這塊土地上更久,說的人稍多的語言。中國各地方言千百種,也只能留給中國政府去煩惱,不過他們應該根本不在乎。 少數族群語言存續困難,不過現在至少不像以前威權專制政府那樣想打壓消滅,甚至連多數閩南人講的話都被其貶低成次等不入流,嚴格限制媒體出現時間與比例 台灣的在地語言,是因為這種不當政治性干預才被弱化成今天的現況,有點像新疆香港的現在進行式⋯⋯ 此文章於 2019-07-05 08:18 PM 被 Melia1830 編輯. |
|
![]() |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Apr 2001 您的住址: 高雄
文章: 2,247
|
>當然鼓勵比較多的是住在這塊土地上更久,說的人少多的語言
原住民:啥時輪到我們。(照這邏輯不是應該排最前面嗎) 創世紀的章節,有很多不同的解釋,我不是神學權威,就不予獻醜了。 我玩文明時深有體會,有缺陷的,固步自封發展太慢,偏向有誤的文明遲早都會消失,也沒什麼可惜的。最後一支消失的馬雅文明大概是阿茲提克,被西班牙帝國消滅。
__________________
簽名檔真是礙眼…還是讓版面乾淨點吧! |
![]() |
![]() |
Regular Member
![]() ![]() 加入日期: Aug 2018
文章: 96
|
引用:
引用:
果然是專業的,漲姿勢了!我趕快筆記下來 .....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un 2018
文章: 73
|
你不知道有很多鼓勵的相關政策嗎,自阿扁總統時代就開始了,你可以多查查
包括原住民委員會,早自1996年解嚴9年後就有了,還有一大堆關於原住民的考試優惠及補助,和戒嚴時期甚至被迫強制改漢姓的卑微地位差別很大 你年紀輕,或者一直以來不太注意時事⋯⋯ 引用:
此文章於 2019-07-05 08:47 PM 被 Melia1830 編輯.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Oct 2017
文章: 12
|
引用:
每種語言都是種藝術跟文化,都有他的美,都該留傳保存 但是不是這種強迫式學習 這是兩回事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