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Dec 2001 您的住址: 魯西伐
文章: 1,103
|
引用:
+1 很多王朝是貪腐亡國,老百姓都活不下去了,不加入對方報仇就不錯了。 換個皇帝可能還有活路。 所以那些吃皇糧的正規軍打完了就完了
__________________
~我要去伊斯坎達爾星~ |
||||||||
![]() |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Jun 2001 您的住址: 奧丁
文章: 1,708
|
我覺得元朝最有機會統一世界,
明朝最有實力統一世界, 唐朝最有經濟實力統一世界, 其他朝代都有很多缺陷
__________________
浩瀚無垠的宇宙、不停前進的人類、 永無休止的爭鬥。 不管是以往的歷史, 或未來的展望,是已知,是空想, 只有一件事實存在── 「人類永遠無法自歷史的教訓中學得任何教訓」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pr 2017
文章: 98
|
引用:
北宋末年的宋江跟方臘應該可以算大規模起義 不過都是失敗告終... |
|
![]() |
![]() |
Regular Member
![]() ![]() 加入日期: Oct 2003
文章: 62
|
有些戰爭勝敗無關痛癢, 有些卻會亡族滅國.
光用戰爭的勝率來看朝代的強弱有失公允. 而且唐朝安史之亂前後的強弱根本是天差地遠, 用整個朝代的勝率來看更是不客觀 宋朝是重文輕武很嚴重的國家 尤其是北宋, 文人領兵的結果就是外行領導內行. 再加上宋朝沒有養馬地, 所以騎兵組建困難. 在冷兵器時代是很致命的. 而唐朝在李林甫之前的宰相大都是出將入相. 都有節制一方藩鎮的經驗. 文武官員的地位不會差太多. 而且民風開放尚武. 所以唐朝是中國史上數一數二的強盛是有原因的 引用:
|
|
![]() |
![]() |
New Member
加入日期: Jul 2011
文章: 3
|
引用:
我其實比較想問,如果造紙跟印刷術沒有西傳,歐洲會變的如何。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un 2018
文章: 73
|
誰知道呢,搞不好有前所未有的奇蹟。可能北韓人民夠廢或夠愛金家就可以?
金家和新加坡李氏,不知道哪家國祚會比較長,還有中國共產黨? 中國一個朝代動輒三四百年,說不定中國共產黨也行,可以破世界共產黨紀錄⋯⋯ 引用: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un 2018
文章: 73
|
世界發明本來就是交互影響,西方文藝復興興起的時代,紙本或印刷也還沒盛行,只是被教會封印許久的希臘文明又重新被發現,科技與思想就開始突飛猛進
也有許多人對西方運用的造紙與印刷術是否真正來自中國抱持疑問 話說早自古希臘年代。晚至十五六世紀,西方就已經有以下這麼多發現,中國只能拿四大發明來說嘴,也是有點寒酸 而且重點是這些都是有系統的研究,研究成果可以讓更多的人學習進而發展,號稱是紙和印刷術發明始祖的中國,對所謂數學醫學的研究卻只能靠少數奇才,沒法在既有的成果上逐漸累積進步,這才是問題所在 引用:
波蘭城市波茲南 列奧納多·達芬奇的作品 自然科學 編輯 天文學:波蘭天文學家哥白尼1543年出版了《天體運行論》,在其中提出了與托勒密的地心說體系不同的日心說體系。義大利思想家布魯諾在《論無限性、宇宙和諸世界》、《論原因、本原和統一》等書中宣稱,宇宙在空間與時間上都是無限的,太陽只是太陽系的中心而非宇宙的中心。伽利略1609年發明了天文望遠鏡,1610年出版了《星界信使》,1632年出版了《關於托勒密和哥白尼兩大世界體系的對話》。德國天文學家克卜勒通過對其師丹麥天文學家第谷的觀測數據的研究,在1609年的《新天文學》和1619年的《世界的諧和》提出了行星運動的三大定律,判定行星繞太陽運轉是沿著橢圓形軌道進行的,而且這樣的運動是不等速的。 數學:代數學在文藝復興時期取得了重要發展,三、四次方程的解法被發現。義大利人卡爾達諾在他的著作《大術》中發表了三次方程的求根公式,但這一公式的發現實應歸功於另一學者塔爾塔利亞。四次方程的解法由卡爾達諾的學生費拉里發現,在《大術》中也有記載。邦貝利在他的著作中闡述了三次方程不可約的情形,並使用了虛數,還改進了當時流行的代數符號。符號代數學是由16世紀的法國數學家韋達確立的。他於1591年出版了《分析方法入門》,對代數學加以系統的整理,第一次自覺地使用字母來表示未知數和已知數。韋達在他的另一部著作《論方程的識別與訂正》中,改進了三、四次方程的解法,還建立了二次和三次方程方程根與係數之間的關係,現代稱之為韋達定理。三角學在文藝復興時期也獲得了較大的發展。德國數學家雷格蒙塔努斯的《論各種三角形》是歐洲第一部獨立於天文學的三角學著作。書中對平面三角和球面三角進行了系統的闡述,還有很精密的三角函數表。哥白尼的學生雷蒂庫斯在重新定義三角函數的基礎上,製作了更多精密的三角函數表。 物理學:在物理學方面,伽利略通過多次實驗發現了落體、拋物體和振擺三大定律,使人對宇宙有了新的認識。他的學生托里拆利經過實驗證明了空氣壓力,發明了水銀柱氣壓計。法國科學家布萊士·帕斯卡發現液體和氣體中壓力的傳播定律。英國科學家羅伯特·波義耳發現氣體壓力定律。 生理學和醫學:比利時醫生維塞利亞斯發表《人體結構》一書,對蓋倫的「三位一體」學說提出了挑戰。西班牙醫生塞爾維特發現血液的小循環系統,證明血液從右心室流向肺部,通過曲折路線到達左心室。英國解剖學家威廉·哈維通過大量的動物解剖實驗,發表了《心血運動論》等論著,系統闡釋了血液運動的規律和心臟的工作原理。他指出,心臟是血液運動的中心和動力的來源。這一重大發現使他成為近代生理學的鼻祖。 地理大發現:航海技術產生了一次革命性地飛躍,葡萄牙、西班牙、義大利的探險家們開始了一系列遠程航海活動。克里斯多福·哥倫布和斐迪南·麥哲倫等人在地理方面的發現,為地圓說提供了有力的證據。 印刷術:德國人古騰堡發明的現代印刷術使印刷品的價格大大降低,促進了知識的普及。 此文章於 2019-02-07 05:16 AM 被 Melia1830 編輯. |
|
![]() |
![]() |
New Member
加入日期: Jul 2011
文章: 3
|
引用:
造紙在西元800多年唐朝的時候西傳,最遲不會超過10世紀傳入歐洲,印刷術也差不多,只不過一開始是雕版。 文藝復興必須要有載體,要有知識傳播工具,沒造紙跟印刷術很難辦到,當時的西方最常見的是羊皮紙跟莎草紙,不過莎草紙在當時應該已經很少見了,因為材料太受限,產量一直有問題。 沒有低成本的傳播載體,知識傳播能力就有限,能不能文藝復興還得兩說,古騰堡搞活字印刷也是在這時代,說沒有直接貢獻是不可能的。 還有,古騰堡那套就是活字印刷,原理都一樣,差別只是材料,比畢昇晚很多年了,然而,沒造紙,印刷術也沒用。 PS:莎草紙跟造紙是兩回事,材料來源單一,產量受限,地位有些像中國早期的絲綢,保存能力也差。 此文章於 2019-02-07 05:19 AM 被 roger214 編輯.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un 2018
文章: 73
|
所以美國應該有從那次學會教訓,不打當地民眾不支持的戰爭,事倍功半?
奇怪,他們在中國國共對抗時期就很清楚這回事,到越戰時幹嘛想不開⋯⋯ 引用: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un 2018
文章: 73
|
西方的文藝復興很多來源自教會內有辦法接觸到古希臘文書的修教士神父那些人,本來就專職抄寫工作,像哥白尼焦爾達諾布魯諾就是
他們宣揚學說也不全靠紙本,像布魯諾是到歐洲各地演講 以當時西方科技發展,就算沒中國發明紙或印刷在前,要發想出類似好用的東西也不會太困難吧 中國有紙和印刷,就能發展出那麼多科技和思想嗎⋯⋯ 引用:
此文章於 2019-02-07 05:45 AM 被 Melia1830 編輯.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