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註冊 常見問題 標記討論區為已讀

回到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 其他群組 > 七嘴八舌異言堂
帳戶
密碼
 

  回應
 
主題工具
zeroadi
Regular Member
 
zeroadi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Mar 2002
您的住址: 天外天~
文章: 98
引用:
作者ay1156
是四行程噴藍煙 毒死人
縮缸還在騎 汙染別人的肺 靠 ~~~
這種才要嚴加取締

要不然就是活塞環壞了還騎 一樣很不要臉
四行程氣機車 噴藍煙最可惡 !!

柴油車 觸媒壞了也是很可惡!!! 一加油門總是黑煙大烏賊
排氣系統壞了就是10萬元起跳的更換費用 就算有錢人也不換 應該第一個要取締



問題是要罰重烏賊車可以

但下面這條是怎樣
"未來工廠若未符合總量管制標準,可從汽機車等移動汙染源減少的排放量「抵換」"

擺明開後門給企業...........

還有新聞標題明明是
10年老"汽機車"注意了!空汙法三讀 排放標準加嚴

開版飄鐵人故意只針對機車是怎樣
是要來2輪和4輪大戰嗎
     
      
__________________

天使的技巧

此文章於 2018-06-26 06:15 PM 被 zeroadi 編輯.
舊 2018-06-26, 06:10 PM #5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zeroadi離線中  
salfonxman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pr 2004
您的住址: 台北市
文章: 663
這次修法的草案
https://www.epa.gov.tw/public/Data/81181481471.pdf

第三十六條

汽車之製造者或進口商禁止安裝任何影響交通工具排放空氣污染物
之減效裝置。但該減效裝置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在此限:
一 、具備保護或防止損壞,避免意外事故所必備之功能。
二、使引擎起動及暖車後不再作動之機制。

https://mobile.epa.gov.tw/VW/VWDieselQa.aspx
減效裝置的說明這裡有:減效裝置(Defeat devices) 一種污染控制策略,設計用來偵測溫度、速度、引擎轉速、檔位、歧管真空或達到驅動目 的之任何參數,而延遲或減緩排放控制系統之元件,會減少排放控制系統之功效,稱之為減效裝置。

這明顯是為了防堵像是福斯柴油車那樣的作弊情況,跟加裝污染防治裝備有何干係
----------------------------------------
第三十七條 移動污染源 使用人或所有人應維持 其空氣污染防制設備之 有效運作,並不得拆除或不得改裝非經中央主管機關認證之空氣污染 防制設備。

同草案第37條說的也是你不能拆掉或改裝未經認證的空氣污染防制設備,哪來不得加裝
 

此文章於 2018-06-26 06:36 PM 被 salfonxman 編輯.
舊 2018-06-26, 06:33 PM #52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salfonxman離線中  
koo
Amateur Member
 

加入日期: Jan 2008
文章: 33
車商:症腐德政!揪感心啊!馬上推出先漲價後降價安心購車專案,這樣我們才能賺得更多

證據鴿:症腐公佈都是對的,你們這些酸民不可以質疑!

症腐:人民幸福感越來越高,經濟越來越好,薪水越來越高

__________________
大俠漢堡包

門市版:大俠愛吃漢堡包,純正牛肉吃的好,香港市民添口福,吃了就是好寶寶
門市台語版:大俠愛吃漢堡包,吃完體力有夠好,學生吃完功課好,吃完就是好寶寶
天殘版:大俠愛吃黑貓貓,神經牛肉全是毛,香港市民添口福,吃過以後洗泡泡
天殘台語版:大俠愛吃漢堡包,吃完體力愛福好,姑娘吃完體格好,兩人整晚都很好

天殘:你不是大俠!吃香蕉!

劉德華:「做我們大俠的,通常都會消耗體力,所以每次練功之後,我一定吃大俠漢堡包,
各路大英雄,吃大俠漢堡包,讀書精神好,考試考不倒。」

舊 2018-06-26, 06:33 PM #53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koo離線中  
salfonxman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pr 2004
您的住址: 台北市
文章: 663
引用:
作者zeroadi
問題是要罰重烏賊車可以

但下面這條是怎樣
"未來工廠若未符合總量管制標準,可從汽機車等移動汙染源減少的排放量「抵換」"

擺明開後門給企業...........


這後門又不是這次才開的

修法前

第九條 前條第三項新設或變更之固定污染源,應自下列來源取得供抵換污染物增量
之排放量:
一、固定污染源依規定保留之差額排放量。
二、主管機關保留經拍賣釋出之排放量。
三、改善交通工具使用方式、收購舊車或其他方式自移動污染源減少之排放量。
四、洗掃街道減少之排放量。
五、其他經中央主管機關認可之排放量。

修法後
第九條 前條第三項新設或變更之固定污染源,應自下列來源取得供抵換污染物增量
之排放量:
一、固定污染源依規定保留之差額排放量。
二、交易或拍賣取得之排放量。
三、改善移動污染源所減少之排放量。
四、洗掃街道減少之排放量。
五、其他經中央主管機關認可之排放量。
舊 2018-06-26, 06:45 PM #54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salfonxman離線中  
蠻荒
Regular Member
 

加入日期: Jan 2016
文章: 95
引用:
作者deanhu
使用者付費:燃料稅為什麼還不改成隨油徵收?


拿一般人的扣打、去補貼行車用量大的行業
覺得不公平嗎.......
舊 2018-06-26, 07:30 PM #55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蠻荒離線中  
yoba
Major Member
 

加入日期: Jan 2011
文章: 285
引用:
作者salfonxman
這次修法的草案
https://www.epa.gov.tw/public/Data/81181481471.pdf

第三十六條

汽車之製造者或進口商禁止安裝任何影響交通工具排放空氣污染物
之減效裝置。但該減效裝置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在此限:
一 、具備保護或防止損壞,避免意外事故所必備之功能。
二、使引擎起動及暖車後不再作動之機制。

https://mobile.epa.gov.tw/VW/VWDieselQa.aspx
減效裝置的說明這裡有:減效裝置(Defeat devices) 一種污染控制策略,設計用來偵測溫度、速度、引擎轉速、檔位、歧管真空或達到驅動目 的之任何參數,而延遲或減緩排放控制系統之元件,會減少排放控制系統之功效,稱之為減效裝置。

這明顯是為了防堵像是福斯柴油車那樣的作弊情況,跟加裝污染防治裝備有何干係
----------------------------------------
第三十七條 移動污染源 使用人或所有人應維持 其空氣污染防制設備之...

台灣的宮廟密度蓋冠全球..尤其是都會區的..燒香燒金紙.及一般的民間信仰應該都列管..
不過誰敢呢...!
__________________

里共蝦密?
舊 2018-06-26, 07:37 PM #56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yoba離線中  
aeoluss
New Member
 

加入日期: Apr 2015
文章: 2
引用:
作者聖粉BANG!!
那像新加坡一樣,要擁車證才能買車這樣如何?十年一標大家沒話說

騎機車開車這件事情,在台灣的門檻根本是超級低的事情,所以才會家家戶戶好幾台機車甚至汽車的事情出現

你認真??
什麼不學學擁車證那一套?
有錢人才能有車 汙染就會降低??

別鬧了
現在真正的問題是選擇性執法

真的要嚴查重罰 就企業個人都一樣
不要在那替企業開後門

這樣搞沒人會服氣
舊 2018-06-26, 07:43 PM #57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aeoluss離線中  
salfonxman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pr 2004
您的住址: 台北市
文章: 663
引用:
作者yoba
台灣的宮廟密度蓋冠全球..尤其是都會區的..燒香燒金紙.及一般的民間信仰應該都列管..
不過誰敢呢...!

有人試過啊

減香政策前一陣子不是跟這個空汙法修法一樣被扭曲成滅香?
舊 2018-06-26, 07:53 PM #58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salfonxman離線中  
祥風日照
Regular Member
 

加入日期: Apr 2011
文章: 99
引用:
作者Mozohung
韋小寶:如果百姓豐衣足食,誰要來當乞丐?

車子又好又便宜,誰要騎老車?


這很難說喔,很多人騎老車是騎感情的,例如偉士牌

我是覺得,
二行程機車添加劑課比較重的貨物稅就會再逼一群人換車了啦
舊 2018-06-26, 08:14 PM #59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祥風日照離線中  
polar168
Elite Member
 
polar168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Mar 2004
文章: 4,219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mrcukdZHPg
[YOUTUBE]8mrcukdZHPg[/YOUTUBE]

舊 2018-06-26, 08:50 PM #60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polar168現在在線上  


    回應


POPIN
主題工具

發表文章規則
不可以發起新主題
不可以回應主題
不可以上傳附加檔案
不可以編輯您的文章

vB 代碼打開
[IMG]代碼打開
HTML代碼關閉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5:59 P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