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Feb 2006 您的住址: 風城
文章: 323
|
引用:
我在澳洲歌劇院聽歌劇時, 隔壁做的就是土豪,一直在批評. 鋼琴小了點. 人少了點.還問我感覺如何..我心裡os 我不土啊,不和你同國的啦 ![]()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Sep 2001
文章: 1,933
|
前10項如果做得到,我要去想辦法移民美國了,才不留在鬼島給偽中華民國的蔣氏政權給荼毒!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pr 2014 您的住址: 四季如夏的地方
文章: 1,796
|
引用:
非常精闢 +1... |
|
![]() |
![]() |
Amateur Member
![]() 加入日期: Oct 2005
文章: 42
|
引用:
戴勝益長子不靠爸 風格旅店試運 雖有「夢幻企業家」老爸力挺「義助」創業基金,但不想做「靠爸一族」的戴東杰對經營飯店卻很有自己想法,洋溢紐約Loft氛圍的CHECK Inn,從大廳、客房到餐廳,都是由戴東杰和年經妻子莊正均與年輕經營團隊共同發想設計。中西合璧、新舊混搭,並布有文創風格。 一邊說不靠爸, 一邊拿老爸的錢... 女兒也不用這麼認真交朋友, 反正回來時老爸會給錢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Dec 2006
文章: 944
|
我本身移民為加拿大公民, 說一個殘酷的事實, 絕大多數年輕有錢人還是會返台的.
在國外頂尖的移民工作者的背景都不是那些有錢又有權, 都是稍微有點小錢剛起步那種. 有錢又有權的一定會返台, 因為只有這裡才能讓他們發揮最大的優勢: 背景. 在國外, 他們不敢, 怕被查稅, 簡單說哪個企業家敢投資兒女國外的產業? 輸出金援? 所以本身能力不夠突出又不能靠背景, 那就是齊頭式平等的去競爭, 但發現這點都太晚了. 頂尖一定是從小就很努力, 我會說從國小5~6年級開始就"自動自發"去衝刺. 這裡講的不是天才類型. 另一種留學後很優秀的就是已經在台灣工作過, 甚至結婚有小孩. 因為他們本身就比較優秀, 在台灣覺得沒希望而去國外後很果斷很拼. 雖然資產結構很像, 一小部分有錢人占有絕大部分資源, 但美國與台灣還是有根本的不同. 美國有錢人會羞恥, 政府會點名, 然後用各種方法自願性或非自願性的掏錢出來回饋社會. 台灣有錢人不會羞恥還更驕傲(個人覺得有點暴發戶), 政商勾結, 近幾年來看是變本加厲. 簡單說華人社會中的有錢人除了極少數以外, 其餘的很像土豪(別再笑對岸了, 一樣的) 特別是常上電視跟新聞的那幾個. 其中一個例外, 郭董, 他也是有點土豪霸氣型式, 但比較敢去跟外國人爭, 而且是親自去.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pr 2014 您的住址: 四季如夏的地方
文章: 1,796
|
同意,有背景的必須在亞洲才能利益最大化.
台灣的官商(勾結)關係在美國屁都不是. |
![]() |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Mar 2005
文章: 1,851
|
引用:
當然台灣的官商勾結在美國連個屁都不是 只是美國的官商勾結不止在美國有用 ![]()
__________________
![]() History doesn’t repeat itself, but it does rhyme 暫離..... |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Aug 2001
文章: 211
|
引用:
講得很有道理。 以下是開玩笑~ 推導: 你會返台所以也是屬於有權有勢者。 結論: 大哥你還缺不缺小弟啊? ![]() ![]() ![]() ![]() ![]()
__________________
滿招損 謙受益 |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Dec 2001 您的住址: 原始林裡
文章: 1,146
|
戴董
忘記寫CCR 的相關規定了! ![]() |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Dec 2006 您的住址: Taipei
文章: 8,344
|
引用:
要講人脈, 不是你認識誰, 而是誰認識你. 不要問你有沒有認識貴人, 先問自己有甚麼被利用的價值. 對新鮮人來說, 人脈是輔助, 就算有人提點, 但自己若沒有拿出一點成果來證明自己, 就算有先機也玩不長, 仍然不會成為真正的掌握資源者眼中的人脈. 不會的東西, 自己花功夫去了解很重要, 別人會 不見得能教到你會, 頂多提醒一下重點, 但沒有自己融會貫通, 遇到應用或變化還是一籌莫展. 我沒看過哪個專業是別人講一講 就會的, 會人的講出來的東西, 背後的背景知識與經驗很多是長年累積, 該做的功課還是 要補上, 沒有速成的方法.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