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Dec 2006 您的住址: Taipei
文章: 8,344
|
引用:
我認為他山之石可以攻錯, 以別人的榜樣當作自己的借鏡是有參考價值的. 當以 相同的教育, 相同的鍛鍊, 培育出了接近素質的第二代, 不管其父母是否為鉅富, 都在培養他們成為獨立成熟的個體, 有能力面對未來的挑戰. 倘若家道中落, 繁景不再, 這個從小被磨練栽培的小孩, 就算沒有父母家業可繼承, 或他只是一般市井小民的後代, 也會比其他小孩有準備/有機會. 故 給予健康(不是優渥)的成長環境, 即便是一般人, 也能培育出勇敢無懼充滿自信品行良好的子女, 不是首富的專利. 這也是為甚麼說 教育是 促進社會階層流動的方法之一. 若他長大成人 家業興旺 安排給予更多的歷練, 成長機會自然會更優於一般人. 屆時要 繼承家業, 除了命定之外, 人事也已有準備, 成功機會自然更大. 內心的踏實, 是一種心理狀態, 來自內在因素遠多於外在因素. 不需要能繼承鉅富, 許多 平凡人也能擁有. 不管是因為 有自信, 具能力, 能貢獻, 獲得愛, 付出愛, 被肯定....多半 是以自身的表現/感受為出發點, 而非僅仰賴外在因素. 我們也看到, 許多有錢的人 內心空虛 身陷不良嗜好, 揮金如土 麻醉自己 連累家人, 足見心靈狀態不是靠身外物. 創業維艱 守成不易, 奠定基業的前人固然居功厥偉, 但後代若能面對挑戰維繫下去, 縱使無法超越前人的成就, 也值得獲得掌聲. |
||||||||
![]() |
![]() |
Regular Member
![]() ![]() 加入日期: Jul 2013
文章: 63
|
![]() 一堆人想發財,卻始終停留在想的階段。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