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Basic Member
加入日期: Jun 2013
文章: 10
|
引用:
-- 長知識了...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un 2004 您的住址: Taiwan
文章: 279
|
引用:
+1 其實我個人是不覺得大家開始往外求更好的機會是壞事 既然接受不了很多工作的內容及待遇 那就把整個競爭範圍放大到世界吧 台灣政府搞的只是讓多數人能有個餬口的工作混下去 混得好的少~但至少活不下去的也是少 這樣起碼保得要墜不墜的穩定 上不上,下不下的情形要盼望政府、業界變出辦法還不如自己設法不被限於這塊土地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an 2013
文章: 3
|
薪水的問題,不同工作不同產業不同職缺,很難一言而評
但是22k的定價效果,卻的確跨產業的行程 這跟大學生能力高低與否其實沒有關聯,各企業有自己挑選人才的標準 不會因為不符標準所以勉強降價幾十K收人 以銀行業來說,以前收專科生,現在前段班大學生都不一定吃香, 但是職等降了,薪水降了,升遷慢了, 但是銀行業的獲利卻是創高 這是因為台灣的產業發展,走向一個瓶頸,什麼瓶頸,就是無競爭 銀行不用畏懼其他對手吞併,只要關係夠力,不用擔心搶不到人才,因為不需要用人才 金融研訊院開一些課程,認證,卻都被銀行當成是低階人才的積分指標 而外商銀行的MA制,在台灣卻沒有真正的落實,目前看起來還是只有美商花旗自己做還可以 追根究底就是,高層人員少了競爭,所以全力在建築自己的勢力階梯 一層一層的隔開, 以前電子業30幾歲一大票中階以上的主管,現在40好幾 卡個資深經理就偷笑 要打破22K不能靠政府,因為這問題每個產業都很難同一標準 應該是靠強力工會,成立工會,協助工會,壯大工會去跟產業協商 蠢蛋廢材, 豬油仔說的 十個大哥九個是雜碎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Feb 2006
文章: 240
|
引用:
我想問題不是在「大家想坐辨公室」上面 而是做這個工作沒有前景,沒有前途,而且太容易被取代 今天我在工廠當作業員,因為沒人來做,我領到高薪6萬塊 結果做了20年40歲了,工廠找了一批20歲的把我取代掉,所以我中年失業了 這就是大家不願去做無法學習成長,取代性高的工作的原因 如果有立法保障這些人能做到50歲,60歲,而且能拿到一筆尚可過活的勞保退休金 那大家才會放心的去做這份工作 引用:
我相信,這種案例肯定不少,不然就不會有人才外流的新聞出現 台灣那麼多大學生,扣掉野雞大學,畢業出來的人都不會太差 結果一堆失業拼命往外跑當台勞,這是他們自己的問題嗎? 這我在之前戰教育的帖就說過了,就算野雞大學畢業的人,也比以前高中職畢業的人多讀了四年書,結果全沒辦法學以致用 還是只能待生產線做勞力工作,是產業沒有升級,沒有升級勞力價值就無法提高,就永遠只能領爛薪水 引用:
自由市場走到後來本來就會出現這種情形 所以才要有政府去管制讓市場不陷於死水 就像你認為反托拉斯法好不好? 我用我的實力壟斷市場,政府憑什麼限制我 但前人的經驗告訴我們壟斷並不是件好事 你都那麼有錢了還是少賺一點吧 雖然均富這理想遙不可及,但大家還是盡可能的想實現它 而他提的集體農場也不過是佔國家的一部份 只要不要搞得像前蘇聯或是大躍進時的中國都還算可以接受 引用:
這對個人來說是好事,對國家來說是壞事 就看大家有沒有心願去改變國家吧
__________________
此文章於 2013-07-06 11:34 PM 被 applebread 編輯. |
||||
|
|
|
Basic Member
加入日期: Jun 2013
文章: 10
|
引用:
不認同,現今那些小公司的作業員工作員會沒人想做,大多數人直覺不會想到沒前景之類的,一定是工作環境差,高勞力,工時長,不定時加班,待遇差...等等,所以大多數人不想去做,假設一個人能在一家工司待個一二十年,而沒升到管理階層而又可以被任意取代,我覺得這個人跟工作環境都有問題... 假如今天是台積電的作業員,可能就有很多人搶著做吧!?明知道應該也是累,但以上可能的負面狀況會少很多,甚至頂個台積電員工的光環,搞不好還令人稱羨... ![]() |
|
|
|
|
New Member
加入日期: Nov 2006
文章: 8
|
人類的忍耐力是很高的
只要還不到活不下去的程度 都還可以繼續忍耐 所以造就了今天的狀況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Feb 2006
文章: 240
|
引用:
以前台灣加工出口的年代,人人有機會,到工廠上班存一筆金,之後跳出來發展自己創業 就算失敗也還是能換行混口飯吃,因為當時就遍地都是機會,當時40才開始的一大堆 但你看現在跌一跤還有多少機會? 為什麼現在中年失業那麼嚴重? 以前沒有中年失業嗎? 因為現在機會變少了,競爭變多了,什麼第二專長第三專長 別忘了老一輩一個專長就能吃一輩子了,你不能忽視以前現在環境的不同 我們這些年輕人看到上一輩這樣,還敢去做這種工作嗎? 難不成你想跟上一輩一樣中年失業嗎? 這是台灣唯有讀書高的原因之一 你自己都自打嘴巴提台積電了,會選擇好公司不就跟前景有關嗎 到最後大家就選擇前景最好的職業,就是公務員,這就是自由市場的結果 不論你覺得好不好,這對國家是不好的 另外,多少人能做到管理階? 很多工地師傅一開始跟著團學著做,之後自己跳出來接case 但我沒看過師傅不用動手的,頂多是忙不過來叫自己徒弟來接手 市場哪需要那麼多管理階? 如果今天1000個作業員100幹滿20年 就要有100個管理階? 事實上你也知道一般工廠沒有那麼多管理階給他們的 何況有大學企管系畢業新鮮的肝,怎麼樣都輪不到非本科的作業員來幹管理階的
__________________
此文章於 2013-07-07 12:09 AM 被 applebread 編輯.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un 2004 您的住址: Taiwan
文章: 279
|
引用:
這會有個問題這邊論壇也常常在炮的~太多老人佔位置的問題 這很多國家都會遇到 中年失業很可憐~但是位置有限而且每一年都有一大票人要下來做 現在諸多國民年金、勞退問題也都是牽扯到長期就業、退休生活照顧的問題 供需失衡了硬要用政策強制作為常常就是拉了這邊摔了另一邊 當然我也只能想到乾脆放手讓能走的人走 引用:
多讀四年書真的未必比較強 至少光是黑手這一行相信非常多人有這種感覺 另外產業升級?台灣確實是在經營品牌、領導產業趨勢上做得很弱 但是做得好的我也覺得難用國家來當單位舉例~通常是那幾個產業龍頭風水輪流轉 而且這還牽涉到很多專利問題、起步時的基礎差距、產業素有的潛規則 光以我自身處的產業~就算想出很多絕妙的解決方案 終究會因一些專利問題、品牌知名度&產地印象造成的通路問題還有那些國外大廠能動用的隱藏實力 最後常常是被迫"合作"分他們很大一杯羹 何況應該很多人都能體會到要再現在超前搞出甚麼有多難 要期待在這上面翻身 不是不可能~我是覺得可遇不可求 引用:
均富這件事政府能做的向來就是在曲線上把太尖的稍稍抹一下 用來稍稍拉那些太凹陷的 要說現有方法好不好?~以效果來看當然很不好 但是考量到"有辦法的人"能動用到的經濟、政治手段的反作用力 也很難真的生出讓一般人滿意的方法 這個看看美、歐盟 台灣的巨獸只是小寵物 集體農場即便是區域我也認為需要強制力才能長久 因為隨"聰明人"很快就會冒出來 不只台灣每個國家每個產業都一直有這些人冒出來 均富我不反對只是覺得不太可能做出效果 引用:
台灣後面處理這類問題的方式跟結果大家都看到了 我是覺得用政策保護產業避免產業跟人民跑出去未必是好事 如果想不出真正的解法不如面對事實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Feb 2006
文章: 240
|
引用:
我是拿以前的高職生來比 引用:
其實在以前台灣錢淹腳目的年代,到90年代時台灣很有機會走向升級 結果當時沒升級,產業又外移,結果我們就看到韓國成功了 要說難什麼時候都難,但不做就永遠只是這樣 竹科的成功是因為當時的政府有遠見,但這種遠見不容易出現在財團身上,多半是國家在指導的 現在想重新複製竹科的成功現在是不可能了,整個自由市場充斥著短視近利,也只能如此 除非大家能再次把權力與金錢交給政府,不然只靠自由市場不會有好日子的 引用:
火車、戰機、汽車…這些都是我們曾經有能力做,卻到現在產業還不完整 政府很竭力的想發展自己的產業,搞了很多年失敗的真的不少 雖然要花納稅人的錢去扶他還扶不起來很火 但不扶植本地產業,那我們就要永遠代工永遠受制他國了 這種國家大家都知道永遠不會有好日子的
__________________
此文章於 2013-07-07 01:06 AM 被 applebread 編輯. |
|||
|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Mar 2006
文章: 1,772
|
引用:
那就請網兄解釋一下ruinousdeity網友提出的"同業工會",是什麼意思吧, 到底會對企業主有何約束力,甚至和現存的職業工會及同業公會有何不同? 引用:
這些我都知道,問題是ruinousdeity網友提出的"同業工會,不就是職業工會的擴充? 同業=相同產業,不就是職業工會嗎 ![]() 一間公司的勞工被壓榨,"同業工會"要求50間公司的勞工一起罷工,你覺得哪個勞工蠢到聽從指示? 假如勞工聽從指示,你覺得政府or產業公會是否會介入如此不合理的罷工,這種一人犯罪全家處死的罷工方式? 我不知道這種工會有啥好期待的 ![]() 此文章於 2013-07-07 01:36 AM 被 willism 編輯.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