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Nov 2017
文章: 116
|
引用:
我覺得這種散熱會比較好 主控墊個銅片或導熱矽膠就可以導熱到外殼 ![]() |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Aug 2002
文章: 1,052
|
引用:
用這個方案取代USB 3.0 隨身碟有甚麼好處?? 我剛比較了一下並沒有比較便宜 隨身碟大多數的用途就是存取一些隨身攜帶的檔案,很少會拿來執行程式 更不要講當系統碟(會想用linux live機會非常少,也無需這麼大容量) 以上方案縱使4K讀寫效能好過隨身碟,那又怎樣?? 如果有比較便宜是會考慮,可是事實不是 此文章於 2018-06-05 11:12 AM 被 linuxwuo 編輯. |
|||
![]() |
![]() |
Basic Member
加入日期: Feb 2003
文章: 15
|
引用:
隨身碟要有達到SSD的讀寫速度的還是貴很多, 如果有大容量檔案傳輸,或是作為安裝碟重灌系統,還是有感的差異。 |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Aug 2002
文章: 1,052
|
引用:
系統安裝碟我還在用USB 2.0 8GB的隨身碟... 已經夠快了,十分鐘就裝好一台Win10 PC (快慢關鍵重點不在系統安裝隨身碟,而是在系統碟) 我知道改用USB 3.0 隨身碟會再縮點些時間 但說改用SATA SSD轉USB 3.0 就會變更有感... 我是很質疑啦... 我實測過一般市售128GB/256GB等級 USB 3.0 隨身碟跟SATA SSD USB 3.0外接盒跑分測速 循序讀寫數據差異沒很大 真正有差異反而是4K讀寫 可是隨身碟用途4K讀寫很強要做甚麼?? 我並非故意找碴...純學術討論 此文章於 2018-06-05 02:07 PM 被 linuxwuo 編輯. |
|
![]() |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Apr 2003 您的住址: 長野
文章: 430
|
引用:
我有買這隻(金色),原裝沒再加散熱 讀取寫入時溫度蠻高的 時間一長摸外殼會燙手呢! |
|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Feb 2004 您的住址: 台北
文章: 4,272
|
引用:
金屬殼就是會把內部的熱給導出來, 所以摸了當然會燙 幫它吹風就能幫助散熱 塑膠殼的熱都悶在裡面, 熱導不出來所以怎麼摸都溫溫的 就算對它吹風也沒辦法幫助內部散熱 那種會發燙的東西最好還是把熱給導出來壽命會比較長 |
|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Oct 2013
文章: 5,028
|
引用:
我是買了好幾隻USB3的隨身碟來裝win10 或win7改nvme+usb3 會買U3隨身碟主要是價位合乎個人要求而已 安裝OS的話我覺得都滿快的 可能是我的系統都SSD吧 安裝畫面跑完隨身碟抽走就完成安裝了 整個程序好像也不會超過10分鐘 又沒有光碟片的鬼叫聲 此文章於 2018-06-05 05:07 PM 被 bigDDD 編輯. |
|
![]() |
![]() |
Basic Member
加入日期: Feb 2003
文章: 15
|
引用:
如果外接盒規格不是太舊,能支援到UASP,即使是入門SSD,循序讀寫也是能達到400MB/s。隨身碟要達到這種速度的不多,尤其是寫入速度,即使有也貴的多。 這個搭配也是建立在現在SSD價格直直落,但是高速隨身碟依然貴的的背景下。 4K讀寫強...比如說一次要備份一堆零散檔案,比如相片圖檔之類的,這個就有差了。 |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Dec 2015 您的住址: PCDVD
文章: 114
|
Kingmax SMV32 480GB SSD 2.5吋固態硬碟
限時搶購★海量升級新低價》 開始:06/05(星期二)10:00 數量有限,售完為止 限時價↘$2788 http://www.pcstore.com.tw/pchome24h/M40818836.htm |
![]() |
![]() |
Power Member
![]() ![]() 加入日期: Jun 2002
文章: 595
|
引用:
使用折扣碼24H606 -300 =2488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