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註冊 常見問題 標記討論區為已讀

回到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 其他群組 > 七嘴八舌異言堂
帳戶
密碼
 

  回應
 
主題工具
referee_c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ug 2005
文章: 279
引用:
作者ruinousdeity
乖....從頭到尾都不關你的事
騎你的飛狼去旁邊玩砂,不好嘛?

嘛....講白了,重機能不能上國道
或者是我問候對方家教(侮辱?我想你應該去看他怎麼寫的,那個才叫侮辱 )
都不需要你來認同,你認同又如何,不認同又如何?重機上國道,或者我怎樣發言,會因為你認同與否結果就有所不同嗎?不會嘛!!!

在講邏輯之前,先想清楚身分、關係、立場、權利的問題。

你沒身分、沒關係、沒立場、更沒權力過問決定,
那這件事情在你身上又哪來的邏輯去下定論來說認不認同?

我一個人的發言也無關社會公眾或最少說這裡其他人的利益,
你硬要跳進來瞎攪和的邏輯又在哪?
沒錯,我尻對方家教,那反過頭來說對方幹了啥?
完全忽視大法就是你的很有邏輯?
真是媲美埃及死後天秤上放羽毛量體重的公正客觀


整件事情跟公益無關,只有私人的過節
那...三不五時拿出來扯一下尻一下,又是為了什麼?
怎麼看,你跟鳥蜜蜂一樣,出發點也不是多正派
喜歡沒事攪跟自己無關、其他人避之唯恐不及的臭泥水
我可不太想回憶FLY-SKY在那串講了些什麼不堪入目的東西
再說,其它認識FLY-SKY的人,也不希望老是舊事重提。
你硬是要挖起來鞭,我只會覺得你口很臭,而且為人很自私

既然你認為不會因為我認同與否結果就有所不同,那你又何必直跳腳?
連[口臭],[自私]這種人身攻擊的話都脫口而出?

再者,邏輯不好的結論,是針對你發文的思維得知,跟我有沒身分、有沒有關係、有沒有立場、有沒有權力過問無關.
你又開始故意扯一大堆不相干的廢話,來轉移焦點兼充版面了嗎?(上面黃色那一大段)

另外,三不五時拿出來扯一下,就是隨時提醒大家發言要慎重,不希望有人有樣學樣,改天講不出道理了,就用這一招,為什麼跟我無關?
如果你承認自己說那種話失當,那我再提,就有失厚道.
問題是你死不認為自己錯,三不五時拿出來扯一下,鞭策你一下,應該不過分.
況且,你既然認為自己沒錯,那麼我每講一次,你應該很高興又有人知道你做對了,應該是感謝我才是.
但是,你不但沒感謝我,還反應這麼激烈,是心虛嗎?
     
      
舊 2012-05-21, 02:51 AM #57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referee_c離線中  
referee_c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ug 2005
文章: 279
引用:
作者thomashugo
要回文前
要不要先搞清楚人家說的是甚麼

有搞清楚啊!但是我是針對我所標顏色的[新加坡125cc可以上高速公路]那句話來回文.
很清楚的,新加坡125cc可以上高速公路,但是那兩位網友認為125cc不行上高速公路,這不就重重的打了他們的臉嗎?

現在換我問你:你要回我的文之前,你搞清楚我在講什麼嗎?
 
舊 2012-05-21, 02:59 AM #572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referee_c離線中  
referee_c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ug 2005
文章: 279
引用:
作者小建
我國一開始強硬實施禁行機車時,也沒拿出任何數據~

說要拿出數據的人,並不是我,你找錯人了.
舊 2012-05-21, 03:02 AM #573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referee_c離線中  
orea2004
Power Member
 
orea2004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Sep 2004
文章: 623
引用:
作者referee_c
匝道40km/hr,上高速公路也是從外線上,又不是直接進入內二車道,進入最外車道只要加速到80km/hr左右即可,很多汽車也是相同的情形.
雍塞路段要再加速時,也是一樣,你認為所有的車加速到80km/hr的時間都比野狼125短嗎?你千萬別以為只有房車在高速公路上面跑.

就是有這種捨不得踩油門的人,台灣高速公路才一點都不高速..............

引用:
作者referee_c
然後,你開始要講穩定性了嗎?
這才像樣嘛,我前面就說過,如果你只講速率,注定是要失敗的.
不過,如果講到穩定性,你贊成大型重機上高速公路,那你就更沒資格反對125CC的一般重型機車上高速公路了.
怎麼說呢?
你想想,大型重機的穩定性比得上四輪的汽車嗎?
既然你可以主張125CC穩定度比不上大型重機,所以不能上高速公路,我為什麼不能主張大型重機穩定度比不上汽車,所以不能上高速公路?


所以全世界95%開放機車上高速公路的國家都是頭殼壞掉。

引用:
作者referee_c
不管是司法問題還是交通問題,重點它是現實問題,這些問題事實上就是存在,你卻硬是要當成沒這回事?

我沒說不當一回事啊,我希望這種事情可以改善,因為這種問題不是只有重機上高速公路之後才會有,一般道路就有了,那機車要全面禁止?而且大型車跟小型車之間也會有這種
問題,大型車撞小型車,禿常都是大型車倒楣。那麼開大型車的職業駕駛是不是也要反對
小型車上高速公路?

引用:
作者referee_c
另外,你又要拿人來跟機車比了嗎?
看來你還是沒進步.
那我只好再跟你講一次----如果沒有人權這種東西,限制大家行動自由又有何不可?

你還是沒看懂我的想法,我不是拿人跟車比,只是一種思維。

引用:
作者referee_c
平面車道傷亡程度如果和高速公路相當,那我也贊成.
問題是,你我都清楚不是這麼一回事.

台灣一年死於高速公路車禍的人,遠低於平面道路。
高公局的調查,99年A1肇事率為0.0024百萬車公里,就是說假設國道有100萬輛車
行駛1,000公里後,才會發生2.4件的A1事故。

引用:
作者referee_c
你還是沒學會.
你前面都知道我在講傷亡程度了,你還在比事故次數和比例,這跟我要表達的一點關係都沒有.
至於死亡事故,相同程度的事故,是大型重機駕駛死亡率高,還是汽車駕駛死亡率高?
這才是我的重點..

不知道你指的傷亡率是車禍後的傷亡率,還是使用該運具的傷亡率。
純粹看車禍後的傷亡率,大型機車看來很恐怖沒錯,如果單看這個,全世界沒有人會
開放機車上高速公路。因為不是只有你或是台灣官員知道機車車禍後的傷亡率高於
房車。但事實上安不安全更根本的問題是容不容易發生車禍。如果兩種交通工具
來比較,A車禍後傷亡率極高B傷亡率低,但如果B每天到都發生事故,A可能幾天
才一件。那麼用車禍傷亡率來比較兩種交通工具是否安全是沒有意義的,因為最終
算出來使用兩種交通工具的死亡率可能是差不多的。用事故後傷亡率來判斷交通工具
安不安全的話,那麼飛機應該是最危險的交通工具,飛機只要摔了,傷+亡的機率是
爆高的。但有人會說飛機超危險不該使用嘛?事實證明,坐飛機死掉的機率遠比
自己開車低太多了。
在改善交通安全上,降低死亡率雖然是一個目標,但不是主要目標。主要的目標
應該是如何降低事故產生的機率。事故發生的機會降低了,車禍死掉的人數自然就
跟著降了。
而且開放高速公路行駛大型機車,我相信有助於整體安全性的提升。因為大家都說
有大型機車在開車要更小心。既然知道要小心了,那麼就不會去做出危險動作。
整體安全性自然就提高了。
舊 2012-05-21, 10:57 AM #574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orea2004離線中  
漲 停
*停權中*
 
漲 停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Feb 2009
您的住址: 集中市場
文章: 63
高速公路是最安全的道路 , 因為他的道路狀況最少 , 安全設計係數最高 .
舊 2012-05-21, 10:59 AM #575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漲 停離線中  
TRG
Silent Member
 

加入日期: May 2010
文章: 6
引用:
作者漲 停
高速公路是最安全的道路 , 因為他的道路狀況最少 , 安全設計係數最高 .

那就多加點<狀況>進去,以拉近與平面道路的落差。
舊 2012-05-21, 11:30 AM #576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TRG離線中  
orea2004
Power Member
 
orea2004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Sep 2004
文章: 623
引用:
作者referee_c
為什麼是反對的要拿出數據,而贊成的不用拿數據?

那反過來,如果我贊成125CC就可以上高速公路,請問你是不是拿得出[125CC加速能力和穩定性比大型重機不適合上高速公路]的數據?

因為贊成方沒有數據,你有數據你就贏啦。
舊 2012-05-21, 01:26 PM #577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orea2004離線中  
referee_c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ug 2005
文章: 279
引用:
作者orea2004
就是有這種捨不得踩油門的人,台灣高速公路才一點都不高速..............
也不止這些人,貨櫃車之類的大型貨車甚至滿載的大客車,加速度也不一定會大於所有的125cc機車.
如果要以這點反對125cc上國道,也是徹底失敗.

引用:
作者orea2004

所以全世界95%開放機車上高速公路的國家都是頭殼壞掉。

你認為125cc穩定性不足,不能上國道,網友提出新加坡125cc就可上國道.
你的意思是,事實上,你和新加坡的官員或人民,至少有一方是頭殼壞掉?

引用:
作者orea2004
我沒說不當一回事啊,我希望這種事情可以改善,因為這種問題不是只有重機上高速公路之後才會有,一般道路就有了,那機車要全面禁止?而且大型車跟小型車之間也會有這種
問題,大型車撞小型車,禿常都是大型車倒楣。那麼開大型車的職業駕駛是不是也要反對
小型車上高速公路?

前面都說過了,你都沒在看?copy過來,你再看一次.
引用:
作者referee_c
平面車道傷亡程度如果和高速公路相當,那我也贊成.
問題是,你我都清楚不是這麼一回事.


另外,同樣四輪,誰說大型車撞小型車,通常都是大型車倒楣?
是因為機車肉包鐵,較易發生傷亡,所以四輪的要承擔的事故責任變重,我前面不是提供例子了嗎?你這麼快就忘了?幫你複習一下:
引用:
作者referee_c
例如:
今天在快速道路和高速公路,有A,B兩輛汽車發生擦撞,雙雙碰撞護欄,僅車損而無人員傷亡.
若A車駕駛應負事故責任較大,其結果只是多賠些錢罷了.
但若B為大型重機,同樣的事故狀況,B車駕駛非死即傷,A車駕駛所需負的責任則必定更大.
再者,若A車駕駛應負事故責任較小,本來可以獲得較有優勢的賠償,但卻因為B車駕駛傷亡,甚至有可能背上過失致死的刑責,因為A車駕駛只是事故責任較小,並非完全零肇責.


引用:
作者orea2004
你還是沒看懂我的想法,我不是拿人跟車比,只是一種思維。

你兩次拿機車和人比,我一直都有看懂.

因為機車沒人權,所以可以限制機車.
因為人有人權,所以不可以限制人的自由.
但如果人沒人權,當然我也贊成為了某些必要的原因來限制人的自由.

引用:
作者orea2004
台灣一年死於高速公路車禍的人,遠低於平面道路。
高公局的調查,99年A1肇事率為0.0024百萬車公里,就是說假設國道有100萬輛車
行駛1,000公里後,才會發生2.4件的A1事故。

我明明講的是[傷亡程度],你卻還是在講[事故率].
麻煩看清楚再回好嗎?[雞同鴨講]對討論沒幫助.

引用:
作者orea2004
不知道你指的傷亡率是車禍後的傷亡率,還是使用該運具的傷亡率。
純粹看車禍後的傷亡率,大型機車看來很恐怖沒錯,如果單看這個,全世界沒有人會
開放機車上高速公路。
因為不是只有你或是台灣官員知道機車車禍後的傷亡率高於
房車。但事實上安不安全更根本的問題是容不容易發生車禍。如果兩種交通工具
來比較,A車禍後傷亡率極高B傷亡率低,但如果B每天到都發生事故,A可能幾天
才一件。那麼用車禍傷亡率來比較兩種交通工具是否安全是沒有意義的,因為最終
算出來使用兩種交通工具的死亡率可能是差不多的。
用事故後傷亡率來判斷交通工具
安不安全的話,那麼飛機應該是最危險的交通工具,飛機只要摔了,傷+亡的機率是
爆高的。但有人會說飛機超危險不該使用嘛?事實證明,坐飛機死掉的機率遠比
自己開車低太多了。

在改善交通安全上,降低死亡率雖然是一個目標,但不是主要目標。主要的目標
應該是如何降低事故產生的機率。事故發生的機會降低了,車禍死掉的人數自然就
跟著降了。
而且開放高速公路行駛大型機車,我相信有助於整體安全性的提升。因為大家都說
有大型機車在開車要更小心。既然知道要小心了,那麼就不會去做出危險動作。
整體安全性自然就提高了。

我說的死亡率,一直就是相同程度車禍時的死亡率.
當然其他國家不是只看車禍後的死亡率來開放大型重機,前面我就提過了,駕駛習慣,司法制度…等.

另外,高速公路上汽車和大型重機哪個是你所謂的A,哪個是B?
你認為汽車和大型重機的事故率不相同,而且汽車遠高於大型重機?
請問你的理由呢?
我認為兩者事故率應該不會差太多,會常看到汽車事故,這是事故數多,非事故率高.
這是因為高速公路沒有大型重機,快速道路也絕大多數都是汽車的原因.
若用比率來算,絕對沒你想像的高差距.

還有,你提到飛機死亡率比汽車低,這你就是被洗腦了.
有關這部份,我在這裡不想多談,以免模糊掉焦點,你如果有興趣,我之前和小建網友及其他網友在底下這一串有討論過,你有興趣可以參考參考.(#190開始)
http://www.pcdvd.com.tw/showthread....1&page=19&pp=10

那麼,既然飛機死亡率高,為什麼要使用?
這是因為時間和空間的因素,飛機無法被取代.
如果有更安全更經濟的方式,當然飛機也可能不被使用.

大型重機為什麼一定要上國道,是空間因素嗎?高速公路不騎大型重機沒辦法到達目的地?
還是時間因素?高速公路騎大型重機可以比汽車節省非常可觀的時間?
事實上都是否定的.

也就是說,你舉飛機來辯駁,又是一個失敗的嘗試.

然後你最後那一段:[大型機車在開車要更小心。既然知道要小心了,那麼就不會去做出危險動作。]
我覺得你真是太樂觀了.
山路夠危險吧,還不是一堆重機騎士和汽車駕駛表演特技,該套一句[好傻好天真]嗎?


引用:
作者orea2004
因為贊成方沒有數據,你有數據你就贏啦。

我沒有一定要贏,我一開始就只是發表我的看法而已.
結果,絕大多數都是其他網友引我的言,想說服我.
包含你也是.
我講的,認同的就認同,不認同就不認同,我根本無所謂.
只是看到本站不少支持機車的網友,已經幾乎到達不理性的程度,用網路或群眾暴力的方式,意圖混淆視聽,所以看不慣,出來發聲一下而已,何苦一定要爭輸贏?
舊 2012-05-21, 07:32 PM #578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referee_c離線中  
比利海靈頓
New Member
 
比利海靈頓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Mar 2012
您的住址: 新日暮里
文章: 1
引用:
作者referee_c
你第一次引我的言時,不知道你有沒有看清楚我在講什麼?



albertfeng網友說只要不遇上逼車,大家都很安全,我針對他這一點回應,告訴他錯了.

我並沒有否認在一般道路上,不會發生被[150km/h酒駕�***這種事.
問題是一般道路上可以開到150km/hr的機率高嗎?
被[150km/h酒駕�***的機會,你應該知道比在高速公路低很多吧.

再者,我提的其他情形,在速率不高的情形,傷害必定較小.
而在一般道路上,正常情形速率就是不會太大,但在高速公路,正常情形就是速率高,這點你不會認為沒有差別吧?

至於我,我不會用機車載小孩,正因為我知道機車容易發生嚴重的傷亡,所以載小孩我一定開車,這點你可以放心.

你引我的言時,不知道你有沒有看清楚我要表達什麼?
重點也不是在載小孩這件事,
不知道你有沒有看到那篇鬧很大的白色C63的新聞,
載小孩不是在出事時的進行式,而是過去式,還有後來陸續發生的幾項事件,
我是指你所指的事平面道路也會發生,還常發生,但總不能因噎廢食
現在你卻開始談起比例的問題?
你所說的危險駕駛、特技表演之類,各個地方、各個國家、各個車種都有
但大家看到的是你只是針對某個族群的發言,還是你不曾接觸、不想了解的族群...
照你的想法還有台灣某些不算少數人的駕駛道德及習慣,
我想任何動力交通工具都不應該上路了
__________________
歪みねぇな!

此文章於 2012-05-21 08:48 PM 被 比利海靈頓 編輯.
舊 2012-05-21, 08:41 PM #579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比利海靈頓離線中  
referee_c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ug 2005
文章: 279
引用:
作者比利海靈頓
你引我的言時,不知道你有沒有看清楚我要表達什麼?
重點也不是在載小孩這件事
不知道你有沒有看到那篇鬧很大的白色C63的新聞,
載小孩不是在出事時的進行式,而是過去式,還有後來陸續發生的幾項事件,
我是指你所指的事平面道路也會發生,還常發生,但總不能因噎廢食
現在你卻開始談起比例的問題?
你所說的危險駕駛、特技表演之類,各個地方、各個國家、各個車種都有
但大家看到的是你只是針對某個族群的發言,還是你不曾接觸、不想了解的族群...
照你的想法還有台灣某些不算少數人的駕駛道德及習慣,
我想任何動力交通工具都不應該上路了

[開車載小孩]的部份,是因為你一開始就說[擔心這些事的話,我覺得你還是不要出門會比較好],然後又說[載小孩上學都能被撞到身首異處了].
所以才有此回應.
我當然知道不是重點,所以只在文末輕描淡寫讓你知道.

倒是你,我一開始所提的狀況,就只是指出albertfeng網友的錯誤,告訴他,絕對不是只要[不遇上逼車,大家大家都很安全].
顯然,你並沒有抓不到重點.

我並沒有說平面道路不會遇到這些狀況,而且第二篇也明白告訴你,在一般狀況高速的情形當然事故或傷亡比例較高,有錯嗎?不談比例才不正常吧.

你說[平面道路也會發生,還常發生,但總不能因噎廢食],沒錯,不能因噎廢食,但這就要問----是不是[不得不食]?
完全不吃東西當然不行,我們可以選擇較安全的東西吃,為什麼要選擇危險性高的東西吃?
一般道路和高速公路使用交通工具是[不得不食];
在高速公路使用汽車是[選擇較安全的東西吃],使用大型重機則是[選擇危險性高的東西吃].
你不可能看不懂吧?除非裝傻.

再者,你說我針對族群來說危險駕駛和特技表演?
麻煩你看清楚,你第一次引我言時,我所提的狀況,都是你所謂的族群?
上一則回應orea2004網友時,所說的山路情況,我也是同時提重機騎士和汽車駕駛.
請問,我針對哪個族群來說危險駕駛和特技表演?

良心建議:政客抹黑的下三濫招數不要學,要學也要學到不要馬上被抓包.

最後,有關你的結論[我想任何動力交通工具都不應該上路了]這句話,經過上面我[不得不食]的說明,你應該發現你的想法是錯的了吧.
舊 2012-05-21, 09:41 PM #580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referee_c離線中  


    回應


POPIN
主題工具

發表文章規則
不可以發起新主題
不可以回應主題
不可以上傳附加檔案
不可以編輯您的文章

vB 代碼打開
[IMG]代碼打開
HTML代碼關閉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4:41 A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