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Golden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Jan 2006
文章: 2,548
|
洗地工表示:這次Delta在台發酵是我最後表示效忠祖國的機會了,我一定會好好把握機會添亂的,請祖國相信我
![]() 此文章於 2021-09-08 05:37 PM 被 pcdvd.02@hotmai 編輯. |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Apr 2017
文章: 1,436
|
引用:
確定真的是境外? ![]() ![]() ![]() 笑笑而已, 沒別的意思. 只是說, 好幾次只要是最近有從國外回來, 不論天數通通都是境外的趨勢 XD 此文章於 2021-09-08 06:05 PM 被 Earstorm-5 編輯. |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Aug 2002
文章: 239
|
不要在那邊帶風向
PCR 也分很多種驗法,最準的就real-time PCR,其他還有qpcr, qrt-qpc....... 所以費用和準確度也不一樣,日本民間驗的就是低階PCR自然不能跟醫療單位的檢驗報告相比, 但是不代表日本民間的都不算數,如果是有厚生省認證過的民間檢驗單位也是等同於醫療單位的公信力。 日本的新聞 https://www.chunichi.co.jp/article/145782 |
![]() |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Dec 2001 您的住址: 桃園VS台北
文章: 421
|
引用:
之前高雄那位不知道病毒株確定了沒? 話說那個陽性標準搞得我好亂啊 一邊說CT30以上沒傳染性 但是CT35~40內又都算陽性 那一般痊癒的CT值應該都超過40吧? 還是說CT低於40的有機會CT值再往下降?? 高雄那個要是境外的...不知道這種會復發的要怎麼防? 累了免疫力變差一點就會復發嗎? 雖說那位檢驗的CT值還高於30,但會不會繼續往下降??? 不知道會不會有像傷寒瑪莉那樣的人存在...XD |
|
![]() |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Nov 2005
文章: 351
|
板橋這次怎麼看似滿嚴重的?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Mar 2020 您的住址: 天龍國蛋殼區
文章: 1,349
|
引用:
這鍋有好笑到,不能搭大眾運輸工具。 前提是假設千人中有人中鏢,然後搭巴士重疊。 說好的防疫計程車呢? |
|
![]() |
![]() |
Golden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Dec 2003
文章: 3,688
|
幼兒園群聚+5!視同 Delta 雙北拉警報!防疫會再升級嗎?(公共電視 - 有話好說)
Youtube https://youtu.be/vPfbK8XFr78 串流直播日期:2021年9月7日 --- 何美鄉(中研院生醫所兼任研究員) 林氏璧(前台大感染科主治醫師) 00:00 開場:幼兒園群聚,很可能是 Delta! 05:45 恐有其他不明感染源 若是 Delta 風險大增 10:30 難斷定是 Delta?何美鄉:若是應升級 17:32 若定序 Delta,社區疫情恐比五月嚴重 28:07 Delta 若進社區,疫苗施打順序應調整? 36:20 衝第一劑保護力意義不大?重點是防重症 48:33 Delta 症狀不同?提高警覺可預防性治療 --- 確定是 Delta!幼兒園群聚 23 例,新北快篩進駐禁內用!(公共電視 - 有話好說) Youtube https://youtu.be/o4t6z1nJi9U 開始直播時間:13 小時前 網友整理的內容, 再順過一次 -- 如何看待目前的 DELTA (印度變種) 疫情? --- 05:52 (陳秀熙) Delta在症狀出現之前的三天傳染力最強,導致疫調很複雜,阻斷隱性傳播鍊需要時間。這波疫情帶來三大啟示 (問題):如何偵測隱形感染、如何應對疫苗突破性感染、無法落實 NPI 時如何防疫。 16:57 (葉庭瑜) 台灣跟英國面對 Delta的狀況不同, Delta入侵時第一劑疫苗已超過 60% 、第二劑超過 30% (台灣只有 44% 和 4%)。英國確診數尚未獲得控制,不過重症和死亡率雖有上升,但是尚可接受。 --- 如何應對這一波疫情? --- 25:32 (葉庭瑜) 需要擴大篩檢能量、定期社區流病監控和病毒定序。 37:47 (葉庭瑜) Delta 入侵英國時 Alpha 疫情尚未結束,沒有人力做大規模篩檢、疫調和清零。台灣是否應調整邊境管制應對 Delta? 27:16 (陳秀熙) 所有接觸者除了政府採檢,也建議居家快篩。 33:55 (陳秀熙) 枋山的經驗可以參考但是存在差異,在 CT 值很低時就全部隔離;這次部分CT值很高,病毒可能擴散出去了。 --- 疫苗政策是否要隨 Delta 疫情調整? --- 37:47 (葉庭瑜) 疫苗面對 Delta 都會發生突破性感染, 不過疫苗可以讓病毒量迅速降低;一劑 AZ 抗重症的保護率有 70% 、一劑 BNT 高於 90% 。 46:05 (葉庭瑜) 英國除了醫護、臨床脆弱族群 (身體不好) 和共病族群 (特別容易因為肺炎導致併發症) ,原則上是依照年齡排疫苗。但是最新指引建議 16-17 歲青少年只接種一劑 BNT (心肌炎好發於第二劑), 12-15 歲青少年不建議接種疫苗 (統計上弊大於利)。 建議台灣,對青少年 BNT 的確是首選,臨床脆弱族群和共病族群給予兩劑、健康青少年打一劑就好。其餘疫苗用來拉高覆蓋率。 51:07 (陳秀熙) 比起歐美國家、台灣 NPI 做的不錯。考慮任何年齡層都會感染 Delta ,我建議盡快讓一劑打到 90% (減少重症率) 再接種第二劑。
__________________
報導者 疫苗進行式:COVID-19全球疫苗接種即時追蹤 給真的珍惜自己帳號的人: 停權帳號 申請復帳方式。 台灣事實查核中心 為IFCN國際事實查核聯盟合作夥伴, 為台灣打擊錯誤訊息。 滑坡謬誤 (Slippery slope) 是一種非形式謬誤,使用連串的因果推論,卻誇大了每個環節的因果強度,而得到不合理的結論。 LGBT人物列表 世界會因為不同的崎見而多樣化, 卻會因為歧視而步向對立。 美研究壓倒性共識:同性戀家庭與異性戀養育的子女並無差異, 發明癌症試紙的同志男孩 [分享]Asrock 939Dual-SATA2 與 BBA X800XL 相容性問題!! 使用 Microsoft TweakUI 關閉 Autorun.inf 死雞 11 SMART BAD 請注意 手上有 死雞 12 的朋友請注意!! 屎雞 韌體更新!! 上映中 Barracuda 7200.12 Firmware Update "CC3E" Amazfit 米動手錶青春版 錶面更換步驟 & 錶面下載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Feb 2005
文章: 194
|
Delta來襲 詹長權籲:疫苗1、2劑同步接種
『新加坡在過去的 28 天內,未接種疫苗的感染者的重病或死亡比例為 6.7%,而完成兩劑接種疫苗的感染者的重病或死亡比例為 0.9%,只接種一劑疫苗的感染者的重病或死亡比例為 5.1%。』 真實世界數據都有了 有人還只靠想像的? 疫苗難防Delta! 蘇益仁警告還在衝第一劑覆蓋率:是很大的賭博 『蘇益仁認為目前情況不應該再拚第一劑疫苗的覆蓋,國外都已經開打第二劑甚至第三劑,台灣若堅持這樣「是一個很大的賭博」;防疫政策首要應保護容易重症的老年人,這樣若Delta真的進入社區感染,才能有效減少重症和死亡。報導引述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表示,這次長榮機師感染就像當初華航一樣,必須精準防疫、確實調查,以免真的成為諾富特翻版。 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表示,衝第一劑覆蓋率和提早施打第二劑,其實各有優缺點,而目前台灣最主要的問題是疫苗不夠』 Delta變種病毒肆虐英國 92%AZ疫苗完整接種者免於重症住院 『完整接種兩劑輝瑞&BNT者,96%免於重症住院;完整接種兩劑AZ疫苗者,92%免於重症住院。』 全世界誰在跟你比接種一劑啦,中華民國政府買的疫苗就是不夠全國民注射兩劑啦, 對付Delta就是要打兩劑才有比較好的防重症比率。 此文章於 2021-09-09 11:07 AM 被 wpc0406 編輯. |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Aug 2003
文章: 10,512
|
引用:
計程車應該也生不出那量來消化,一台也載不了幾個 來回載也耗時,這個自主管理防疫或是少數人叫車還可以 人一多就不實際,叫來一堆也造成路上塞車 搭這種防疫用巴士一次載走可能也是比較好辦法 此文章於 2021-09-09 11:01 AM 被 cys070 編輯. |
|
![]() |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Oct 2003
文章: 324
|
面對delta 一劑疫苗抗重症率的數據 差異好大
有的人引用新加坡統計 面對 delta 沒打疫苗重症或死亡率 6.7% 打完一劑 6.7% → 5.1% 重症傷亡人數可降低了 24% 感覺效益不大 打完兩劑 5.1% → 0.9% 重症傷亡人數可"再"降低 82% 所以主張高危險族群先衝第2劑 但是英美數據則沒那麼悲觀 接種一劑明顯的比未接種者降低一半以上 如果單純撇掉所有因素 純數據化 是拚高齡族群完成兩劑接種 對醫療傷亡成本最有幫助,那群人確診者有2成以上會進入重症 ,台灣目前確診死亡案例中 95%以上 >50y 90%以上 >60y 但實務上台灣社會老化 50y以上900萬人 60y 也近550萬人 加上疫苗缺乏 拚完這些 就淪不到青壯族群了 青壯族群很多都是家庭支柱也是經濟產業支柱 一人垮全家垮 嚴重時 甚至會影響產業經濟 所以施打方向真的很難抉擇 ,但我很確定的是 18-22 歲優先施打甚至12-17 根本就是錯誤方向,bnt 愈年輕副作用愈大 面對疾病這族群重症傷亡率佔比極低 優先打這族群 應該是讓孩子優先 孩子用最好 感性面的考量 此文章於 2021-09-09 11:07 AM 被 GOLDHAN 編輯.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