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pr 2017
文章: 98
|
最近一次美國的航空公司機師罷工,發生在2010年。當時規模仍小的廉價航空精神航空公司(SpiritAirlines)機師與公司就薪資待遇展開長達3年多的談判未果後,發動罷工。罷工僅進行5天,就在勞資達成協議,航空公司同意逐年調高機師待遇後,宣告結束。
在精神航空之前的另一場機師罷工則發生在2001年5月,由達美航空(Delta Airlines)於1999年併購、現已關閉的柯麥爾航空(Comair)機師發起。當時柯麥爾航空是全美第2大國內線航空公司,機師要求比照達美航空機師待遇未果,1350名機師發動大規模罷工,最後達美航空同意調高機師薪資待遇,才結束這場長達2個半月的罷工行動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pr 2017
文章: 98
|
引用:
工會不用繳錢要靠什麼運作,你當工會工作人員都是義工嗎 新聞也說得很清楚是希望工會人員有多一點曝光率 能夠宣揚勞權理念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un 2018
文章: 73
|
他也只能舉出1993年的例子,美國大概被底特律汽車工人罷工搞倒汽車廠嚇到,罷工次數甚至比日本低,幾年才幾十件⋯⋯
貧富差距擴大,好像全世界都是,我覺得比較好是靠稅制多少公平分配,可惜實質上也有一些困難 所以歐洲也不是只課富人高所蛋稅,是課所有人都一樣高 引用: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un 2018
文章: 73
|
談判三年才罷工,也挺有耐心的
同工不同酬,看起來就很不公平,不僅只是為加薪 引用: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un 2018
文章: 73
|
引用: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Mar 2011
文章: 652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un 2018
文章: 73
|
我還以為台灣是因為薪資高於平均才能找到年輕貌美的人當空服,原來港日新不用高薪就能找的到?
引用: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pr 2017
文章: 98
|
引用:
哪是你們糾結在工會好像只能跟資方聊聊天的定位 另外還有一種東西叫公會,建築師公會 醫師公會 牙醫公會 這些公會為了立法有利都跟立法委員關係良好,拿會費做政治獻金 台灣幾乎沒有勞工立委為勞工發聲 與其看人臉色,勞工團體推派出自己人對勞工也是有好處的 何況以新聞來看,他們也是以民主手段決定會費的使用方式 比一些私下授受的更有合理性 此文章於 2019-06-26 09:19 AM 被 Jo Jo Chin 編輯.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un 2018
文章: 73
|
引用:
台灣過去綠比藍偏向勞工,現在作為全民政府,只能盡量站在中立角色 其實台灣人想法和美國共和黨略像,不像歐洲人那麼相信社會主義,不然也不會大家都不想多繳稅像歐洲人那樣是吧...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pr 2017
文章: 98
|
引用:
人家是幾年幾十件 台灣罷工是幾十年才幾件...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