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Feb 2018
文章: 33
|
一個狀況有問有機會,
中華民國教育部國語辭典公眾授權網 http://resources.publicense.moe.edu.tw https://language.moe.gov.tw/001/Upl...spub/index.html 下載了「國語小字典」打包檔,是一個試算表檔案。 我有一個文書編輯操作需求,要把其中的「解釋」欄位內, 所有「」裡頭的範例詞條全部都各別抓出來, 另外作單欄的列表,詳列所有各別的範例詞條。 我手邊的試算表軟體是 LibreOffice Calc for Mac v7.4, 可以開啟「國語小字典」試算表檔案並編輯內容沒有問題, 但是我摸索不出所以然來,透過計有的LO Calc的圖形介面功能, 如何可以「有效率」的、批次性的操作,把「解釋」欄位內「所有的」 範例詞條全部都單獨萃取出來,再另外放進單欄列表, 我大致瀏覽一輪「國語小字典」的解釋欄位內容, 我推論列出的範例詞條數量應該會破萬! 如果能夠有效率的萃取出詞條, 我得再從「國語小字典」列出的海量範例詞條之中, 想辦法嘗試挑選出臺灣社會環境的最常用的詞彙, 以及所謂的核心詞彙,而且這些詞彙要盡可能平均分佈在 臺灣社會常用的前六千個正體中文漢字。 (現在當下教育部子網站是掛點的狀態, 公家機關什麼時候修好網站?真的天知道!) |
|||||||
![]() |
![]() |
Power Member
![]() ![]() 加入日期: Jun 2004 您的住址: 永 禾口
文章: 675
|
有沒考慮用微軟的excel編輯看看.. 公家機關當初編輯軟體可能用的就是MS OFFICE
或詢問該部門當初是用哪家的軟體製作的? 我以前有遇過WORD檔如果用不同的編輯軟體開.. 遇到的問題是顯示會跳行、脫頁(此例是OpenOffice、MS Office相容性問題), 後來的解決辦法是不管用啥軟體編輯最後定稿輸出一律用PDF 微軟的Excel 比較多人用,網路上的教學也多.. 如果你遇到問題相對會比較容易得到解答! 再不然就要學 python 網路爬蟲、或進階應用... 當然付錢找人接單也是個辦法! 話說 前兩天有看到MS 的1212軟體特賣.. 不確定今天期限還在否.. 可以去逛逛 https://ez3c.tw/10799 此文章於 2022-12-14 11:01 PM 被 okx 編輯.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Feb 2018
文章: 33
|
我的環境會遭遇到 Linux + GNOME桌面、MsWindows、macOS 三個平台輪著用,
所以我選擇了 LibreOffice。 引用:
|
|
![]() |
![]() |
Power Member
![]() ![]() 加入日期: Jun 2004 您的住址: 永 禾口
文章: 675
|
有另一種作法
從網路上弄出最新的常用詞彙[7000-9000+]... 然後用排除法,去除掉不常用字、及不會出現[或不適合]在你的"國小"辭典裡面的資料。 但不同的網路平台,年齡層不同... 要蒐集常用詞彙時必須也將這點列入優先考量。因為現在連小朋友都常用網路... ![]() 個人淺見 ![]() 此文章於 2022-12-14 11:25 PM 被 okx 編輯.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Feb 2018
文章: 33
|
還是老梗,過去一個十年的網路討論串互動體驗所累積的經驗,
會讓我產生一種刻板印象,就是符合我所描述的操作需求, 解決方案早就存在了,單純只是被「留一手」而已。 我沒說「留一手」就是錯的喔,所以我一開頭就寫「有問有機會」不強求。 201X世代,曾經在蘋果迷聚集的oikos生活網討論區, 我提出一個從windows跨到macOS所遭遇到的操作需求, (我的古早印象所及是編輯超大字集注音輸入法表格檔的過程中的遭遇) 被某位蘋果迷回文嗆聲:「建議你滾回去用windows」, 這句回覆我印象深刻至今,然而,另有熱心網友的回覆中, 出現了我過往沒有聯想到的關鍵字串, 我增加字串google之後,解決了該問題, 所以我不需要滾回去用windows, macOS平台確實早就存在符合我描述需求的解決方案, 我不需要另外寫程式或寫批次檔來解決問題, 進階純文字編輯器+試算表既有的圖形介面操作功能, 就可以解決我遭遇的問題。 當然,最終我編輯好的表格檔有放在網路公眾空間分享。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Feb 2018
文章: 33
|
我所找到的「常用詞彙表」(好幾千詞條的那種),
仔細去查閱其資料所形成的背景, 會發現基本上都是針對所謂的「華語教學」, 也就是 教「外國人」中文 的時候所搭配的教材, 我的需求是針對「母語者」的「常用詞彙表」學習素材, 教「外國人」中文、 「母語者」的學習, 是兩種概念,資料內容是會有差異性的。 引用: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Feb 2018
文章: 33
|
再補充,
教「外國人」中文、「母語者」的學習, 怎麼會是兩種概念? 我也是今年去體驗了大專院校舉辦的華語師資培訓班之後, 才有所理解的。 以前的我會以為,教「外國人」中文這件事, 不就是把我國小∼高中階段體驗到的國語文課程內容在「轉述」給「外國人」就好了嗎? 當然我還是得靠「教材」來輔助, 網路世代有中華民國 教育部國語辭典網站群/教育部語文成果網 超方便的。 結果上了課程之後發現,「現階段」臺灣體制內的學術圈所呈現的, 跟我過往以為的「有差異」。 例如高矮的「高」,我在國民教育階段被灌輸「現代標準漢語」的「高」是「形容詞」用字, 中華民國教育部國語辭典網站群也表示「現代標準漢語」的「高」是形容詞用字, 但美國歸來的「華語教育」新學派,認為跟「外國人」說「高」是形容詞用字, 他們聽不懂、無法理解。必須要跟外國人說「高」是「動詞」用字,他們才聽得懂。 好吧,我比不上那些得勢的新學派專家學者,也只好他們說得算,不然怎麼辦? (因為新學派的教材被政府機關引用且上官網了,所以我用「得勢」這個詞彙) 但至少我聽了課程之後,會開始區分「母語者」的區塊,以及「外國人學中文」的區塊, 兩邊是有差異的。 「外國人學中文」區塊,現成的網路資料不難找, 但「母語者」的區塊,現成的網路資料, 至少我個人覺得相對不是那麼容易能找到符合我所需求的。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Feb 2018
文章: 33
|
分享一個我在華語師資班聽課的片段,
課程進展到後半段的時候, 其中一門課的女老師號稱跟我同一個年齡層, 這位女老師用「跟你/我同梯」當代詞來互動, 這讓我覺得那應該會很好溝通了才是, 下課時我有一個提問: 妳我都是在198X末∼整個199X, 經歷了臺灣社會體制內的國小∼高中普通科的階段, 當時的整個臺灣社會氛圍就是「聽/說/講國語、英語、日語」。 為什麼201X世代之後的臺灣社會氛圍, 會變成「聽/說/講中文、英文、日文」? 一票大學老師輪番來講課, 口語會「聽/說/講中文、英文、日文」的教師, 沒有少過。 這位老師突然壓低音量跟我說「積非成是」, 然後就沒有再多說什麼。 這下子我心裡有底了, 我會認為民間在那邊「積非成是」也就算了, 臺灣社會體制內的「學術圈」也在那邊「積非成是」, 那就很有「根本的問題」了。 對了,我只是「發現問題」的人, 所以請不要叫我去改善問題。 所以也難怪整個臺灣社會的「體制內」, 會被「中共的規範」給溫水煮青蛙現在進行式了。 |
![]() |
![]() |
Ju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Feb 2013
文章: 752
|
引用:
查了幾本二手書。 國立編譯館的課本, 國中是英語, 高中是英文。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Feb 2018
文章: 33
|
國中是「英語」、高中是「英文」,本身沒有問題。
就像國小是「國語」、國中是「國文」的意思一樣。 但這些是單純的「大標題」,前後沒有接任何其他的用字遣詞。 (「理論上」的學習進程是先學「語」,再繼續學「文」, 雖然臺灣社會體制內的實務上,為了要應付考試, 又是另一回事了,這會扯不完。) 我論述的是「內文」是有前後接各種用字遣詞的情況, 不只是標題而已,這是另外一回事了。 我覺得你的論述很有問題。 當然也有可能你自己也不確定, 然後刻意話說一半,等我解讀, 然後再拐彎成別的意思。 (我個人越來越討厭那種話說一半的釣魚式回文) 引用: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