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Sep 2000 您的住址: 台北縣
文章: 1,449
|
引用:
領照不建設的他咬不動 這些業者養多少學者專員在NCC
__________________
|
||||||||
|
|
|
Golden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Mar 2002 您的住址: High Male
文章: 3,976
|
"...亞洲最快海底光纖電纜在21日正式上線,連接了日本、香港、菲律賓、新加坡、馬來西亞5個地方的金融系統。英國BBC分析,該線路對此區域金融交易的相當關鍵。..."
我感覺比較奇怪的是: 金融系統的資料流量有大到要拉海底光纖 ? |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May 2002 您的住址: 板橋
文章: 5,112
|
引用:
不是流量大,是對延遲(latency)很敏感,有直通路由的話自然比層層轉接佔優勢(相較於設備要走光-電/電-光,光走光纖的延遲只算是零頭 ![]() )....
__________________
士大夫之無恥,是謂國恥 ![]() ....
此文章於 2012-08-27 09:33 PM 被 cmwang 編輯. |
|
|
|
|
Amateur Member
![]() 加入日期: Sep 2001
文章: 36
|
差0.1 秒外匯期指報價下單就差很多了...
現今存在很多交易程式都靠時間差在賺錢的...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Jan 2002
文章: 4,032
|
引用:
這我知道... 但不是只有影片來做為大量輸出的content ... 還有其它的呀 , 舉例來說 照片 / PC Game on line 等等 ,只要能夠創造出流量輸出 讓全世界的user產生需求來access 就能夠從中賺錢!! 只不過,很可惜的... 台灣似乎沒有這樣的企業 , 早期的Kimo就算是一例了 , 只是很可惜的被 Yahoo買走了!! 所以我很早已前就曾說過,在Internet上,只有能夠創造流量輸出才能夠賺錢!!
__________________
您想買新硬碟嗎? 購買前請務必參考這篇文章,是我的實際經驗 還想讓統一賺你的錢嗎?統一集團成員(能見度高的): 星巴克、家樂福、7-11、無印良品、黑貓宅急便、聖娜多堡、阪急百貨、 康是美、博客來、夢時代、Mister Donut 、Cold Stone 、龜甲萬、 維力33%股權、光泉31%股權、Smile速邁樂、紅心辣椒、台北轉運站(統一企業BOT) 統一LP33膠囊有環保署早已列管的一級管制品: DNOP塑化劑 |
|
|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Sep 2001
文章: 2,467
|
引用:
台灣的服務作起來的幾乎就等著外國企業來收購/併購 奇摩 無名 地圖日記 等等皆是 從來沒有永續經營的打算 這充分展現了台灣人長久以來的天性 - 短視近利 不過以個人利益觀點來看也是 像無名那個7億 靠當初的無名自己來賺不知道要賺多久 在台灣要拼流量還有個很現實的問題 ISP對於網路流量的收費問題 除了前幾個國立大學學生有機會可以濫用學術網路資源搞那種灑流量式的服務以外 一般公司恐怕服務還沒打出名號 就被龐大的網路流量費用壓垮了 ![]() |
|
|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Sep 2005
文章: 307
|
現在光纖最大傳輸距離到底能夠多遠啊?
中美這種跨太平洋的有辦法中間都不用中繼設備嗎 最大頻寬也不知道可以做到多少 但應該都要用DWDM吧 此文章於 2012-08-28 12:58 AM 被 我要開機啦 編輯. |
|
|
|
Amateur Member
![]() 加入日期: Sep 2004
文章: 37
|
有,金融交易的資訊應明確及可確認,為了確保交易資訊完整且不可否認,包括法規規範及實務運作上,一筆交易指令會同時要求其他資料。舉例,最低轉帳程序只要雙方銀行帳號及金額即可,但是實際上不只這三組資料,有的保密措施還會要求拔插載具及輸入密碼,線上要傳遞的東西很多,而且必須可留存被稽核驗證,萬一還有核印比對或點選閱讀簽署風險預告書之類,資料只會多不會少。
一般硬碟與企業級硬碟的價格及性能都不一樣,彭博及路透社的資訊也分即時與延遲(如落後三十秒、落後一分鐘)價格都不一樣,其中的差異,報價幾乎達到倍增,出錢的人如果不是傻子,其中必有原因。 引用:
|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May 2002 您的住址: 板橋
文章: 5,112
|
引用:
古老的說法是單模光纖每40km要中繼一次,至於海纜用的光纖應該都是特挑過的,能不能撐比較遠鵝也不清楚就是了 ....BTW,在地面上的光纖中繼問題不大,海纜的話供電是很大的問題(距離幾十公里起跳時連接地電位都不見得一樣 ),所以海纜用的中繼不是直接拉銅線供電的,而是用特別的光纖受特定波長的光激發以放大傳輸資訊用的光的,不過這是物理學家在研究的範疇,不屬於鵝這類搞電的人的knowhow了 ....引用:
還有一點就是異地備援的traffic,海纜的頻寬夠的話就有可能做到跨國/跨洲的異地備援了 ![]() ....此文章於 2012-08-28 08:54 AM 被 cmwang 編輯.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ug 2003 您的住址: 田中央
文章: 203
|
引用:
史恩康納萊表示:我要告你們侵權。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