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註冊 常見問題 標記討論區為已讀

回到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 電腦硬體討論群組 > 系統組件
帳戶
密碼
 

  回應
 
主題工具
Mice
*停權中*
 
Mice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Nov 2002
文章: 219
引用:
作者Mice
請問一下測試使用win8的各位
小弟用vm安裝出現一個錯誤訊息
"Windows cannot read the <ProductKey> setting from the unattend answer file"
請問有前輩知道這是什麼問題嗎?
煩請伺教,謝謝!


自問自答一下
floppy "connect at power on" 取消即可~
怪~~我之前都把floppy直接刪掉的說...

又怪~~這次把floppy刪掉又可以了~
剛剛到底是發生什麼事了...
安裝去~~
     
      

此文章於 2012-03-03 08:36 PM 被 Mice 編輯.
舊 2012-03-03, 08:33 PM #4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Mice離線中  
iamyy2000
Elite Member
 
iamyy2000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Aug 2004
文章: 5,682
引用:
作者Mice
請問一下測試使用win8的各位
小弟用vm安裝出現一個錯誤訊息
"Windows cannot read the <ProductKey> setting from the unattend answer file"
請問有前輩知道這是什麼問題嗎?
煩請伺教,謝謝!


你是用哪一版的VM,我們這邊的Workstaion 8沒這問題
 
__________________

行善之家、必有餘慶、積惡之家、必有餘殃。
天理昭彰、報應不爽、諸惡莫做、眾善奉行。

有因無緣、果報不現、因緣聚合、業報現前。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定慧等持、精進修行、心存善念、行善布施。
諸天護衛、諸佛護祐、災劫消弭、逢凶化吉。

阿彌陀佛
舊 2012-03-03, 11:11 PM #42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iamyy2000離線中  
Mice
*停權中*
 
Mice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Nov 2002
文章: 219
引用:
作者iamyy2000
你是用哪一版的VM,我們這邊的Workstaion 8沒這問題


一樣是用vm ws8,問題已經解決了,是floppy的問題^^
舊 2012-03-03, 11:49 PM #43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Mice離線中  
diy123
Junior Member
 
diy123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Nov 2000
您的住址: 台南
文章: 707
如果本身是用win7的話
可以用win7本身VHD的功能來裝win8
既不怕搞亂電腦, 也不用因使用虚擬機器而導致模擬的效果大打折扣
做法可以參考這篇文章
http://www.techbang.com/posts/8355-...l-system?page=3

現在這篇文章就是在win8下打的
使用了幾天下來, 覺得其實習慣後, metro和桌面整合在一起還蠻方便的
當然這樣整合多少會有一些大大小小的問題, 希望RC時能夠解決
只是在用慣了win8能隨時快速地切換程式後, 回到win7用傳統桌面反倒開始有點嫌慢了

另外, 市集裡的app有部份目前只開放某些地區使用是蠻可惜的
今天玩了一天的市集, 找到很多有趣的app
有食譜, 也有遊戲, 提到遊戲, 有一款 "Jazz: Trump's journey" 蠻有意思的
背景音樂也很讚哦^^
舊 2012-03-04, 12:26 AM #44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diy123離線中  
blair
Elite Member
 
blair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Jun 2001
您的住址: 地球
文章: 6,234
引用:
作者oScARSh
我倒是覺得可以當成是Mac的launchpad來用
大型的圖示+固定的位置,用久了習慣了就算是滑鼠也有它的好處
例如我把A程式放左下角,B程式放中間,C程式放右邊,
如果很常用的話就不用每一次都要翻翻找找了

新介面還是必須有軟體商來配合,
不支援的話只是會用一般的視窗開啟而已,
所以如果metro裡面都是放一般軟體的話, 就和launchpad沒有什麼兩樣了


...雖然現在3rd party開發的winlaunch就已經有超高完成度了
如果懂得使用一些軟體的話,win8這種新介面的必要性就會降低

Win7和Win8都是Microsoft向OS X致敬的OS
__________________
~愛由一個笑容開始,用一個吻來成長,用一滴眼淚來結束。
當你出生時你一個人在哭,而所有在旁的在笑,因此請活出你的生命,
當你死的時候,圍繞你的人在哭而你便是唯一在笑。~
舊 2012-03-04, 12:29 AM #45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blair離線中  
Yusunu
Elite Member
 
Yusunu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Sep 2006
您的住址: Mt.Ali
文章: 4,548
吃飽沒事,也抓下來用VirtualBOX玩了一下Windows 8預覽版


↑安裝差不多好後,Windows 8的初次執行開機畫面,以後開機畫面就跟這個差不多,
泡泡轉呀轉,不過會沒有Preparing字樣。

後面就一堆個人化資訊輸入,忘記抓圖了,最令人注意的是,必須輸入電子郵件,
不輸入的話不能繼續,而弟輸入的郵件剛好也是Live ID,
所以輸入後會直接從Live ID讀取資料,使用者名稱帳戶之類就自動完成了...

如果正式版也這樣的話,感覺似乎比Google的新隱私政策還誇張吧,
你一開電腦登入桌面,微軟就可能在看著你囉~


↑建立完個人資訊後再重新開機,以後泡泡轉圈圈後先等著你的畫面,就是這個桌布時鐘,
把這個時鐘拉起來,沒錯,要拖曳拉起來,就會出現輸入帳密的畫面,輸入後,就是方塊開始頁面


↑映入眼簾各種服務、應用,按下最左下角的“Desktop”方塊,會有一點熟悉的感覺回來~


↑熟悉的桌面呀~ ,按下Windows Explorer開個資料夾式窗,Ribbon UI也到位了。


↑叫出Task Manager,終於換上新裝了,可以看到把網路功能併在效能標籤頁下,
並新增磁碟活動項目,讓Task Manager變得更實用。

同時CPU項目,也分別標示出了實體與邏輯處理器的數量,(弟這透過虛擬器辨識出的參數,
就當作是有誤會吧~ )這種強化處理器辨識的能力,能為推土機帶來新生嗎?


↑之後繞來繞去,不知道關機在哪裡,最後透過VirtualBOX的插入Alt-Ctrl-Del鍵功能,終於到關機了,
用Alt-Ctrl-Del不會是正解吧 ,怪不得以前有人開玩笑說,這三鍵必殺技會永遠伴著電腦


泡泡還是點點轉呀轉~關機囉,其實上面有些是弟摸索了半天後,才想到要抓圖的,所以有些東西,
可能跟預設的並不相同。

如果其他版友也覺得Windows 8預覽版有其它哪些值得一提的,也一起來聊聊吧,
例如它的IE10如果不進Desktop,直接從Start啟動,那個仿app的IE10,
網址列居然是在下方之類
__________________
簽名檔配備常常僅供參考,所以不列了
舊 2012-03-07, 09:39 PM #46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Yusunu離線中  
oScARSh
*停權中*
 
oScARSh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Mar 2006
文章: 4,081
關機在這裡,蠻難找的



直接按POWER比較快, 這和平板電腦是一樣的
舊 2012-03-08, 09:24 AM #47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oScARSh離線中  
blair
Elite Member
 
blair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Jun 2001
您的住址: 地球
文章: 6,234
我很認真的想說,
等待的圖示為什麼一定要用泡泡?
不學Apple會死嗎?
__________________
~愛由一個笑容開始,用一個吻來成長,用一滴眼淚來結束。
當你出生時你一個人在哭,而所有在旁的在笑,因此請活出你的生命,
當你死的時候,圍繞你的人在哭而你便是唯一在笑。~
舊 2012-03-08, 09:30 AM #48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blair離線中  
Dragon cat
*停權中*
 
Dragon cat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Mar 2006
文章: 2,983
引用:
作者blair
我很認真的想說,
等待的圖示為什麼一定要用泡泡?
不學Apple會死嗎?

win7的螢幕保護程式也是有泡泡
當泡泡卡卡的時候
代俵你的系統資源快被吃光了
舊 2012-03-08, 05:38 PM #49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Dragon cat離線中  
藍色夢幻
Power Member
 

加入日期: Aug 2006
您的住址: 超級猩猩大道
文章: 586
我很不喜歡那種方塊圖示~~
若沒有自行設計的話~~看起來真的很單調~
舊 2012-03-09, 08:50 AM #50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藍色夢幻離線中  


    回應


POPIN
主題工具

發表文章規則
不可以發起新主題
不可以回應主題
不可以上傳附加檔案
不可以編輯您的文章

vB 代碼打開
[IMG]代碼打開
HTML代碼關閉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10:38 A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