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Oct 2002 您的住址: 台北市
文章: 1,123
|
引用:
1.請問你所指的硬碟監控軟體為何?舉個例子?請問是用什麼參數/功能監控? SMART不是指軟體,而是指硬碟內建的監控功能,我所知的有限硬碟監控軟體中,功能都包含SMART..... 2.你還沒回答你之前的假設"不過如果有安裝硬碟監測軟體,時時留意硬碟的狀況及徵兆,是可以避免這方面悲劇發生的" 跟Google做的研究,它們壞掉的硬碟有些是毫無徵兆死亡的,為什麼說法不一致 此文章於 2012-09-11 07:38 PM 被 vn514026 編輯. |
||||||||
![]() |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May 2001
文章: 1,622
|
引用:
讚,不送 這裡不是七嘴八舌區,寫的內容竟可能是正確的有考證的,才不會誤導他人,講的簡單一點硬碟本身可以偵測到錫裂嗎? 硬碟本身可以偵測馬達線圈即將故障嗎? 硬碟本身可以偵測到 RLC 有一顆不正常嗎? 不可能吧,NASA 上太空的裝備都沒此功能,光靠監控軟體只能偵測到部分問題,並不可能偵測到所有問題,如果你認為你說的都是對的,反對的人都是錯的,那就算了隨便吧
__________________
已關閉簽名檔 |
|||
![]() |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Aug 2001 您的住址: 新竹市
文章: 465
|
朋友問我甚麼3C產品好不好用、耐不耐用,我都會回看運氣吧,
很多電子產品有時候說壞就壞,沒徵兆的。 東西是死的,單看如何去應用。資料保存的秘訣不就是備份備份再備份。 企業用的東西,如果你覺得它很重要,但是不做備份,不做RAID1、5、6這些容錯機制。 只因為HDD故障後有很大的機會可以救援回來。這樣被釘在牆壁上也是剛好而已。 有S.M.A.R.T.預警機制也只是輔助而已,不是100%。 不管是HDD還是SSD故障了,只要你確實做好容錯機制或是備份。 它們有差別嗎?說不定SSD回復的時間還比較短。 我自已也掉過珍貴的資料,懊悔也沒有用,沒備份就是沒備份。 所以我現在的資料會放三到四個地方,NAS的RAID5、PC的資料碟、2.5和3.5吋外接硬碟。 我是沒做到異地備份啦,如果改天買了兩間房子,我會做。這些都還是個人資料。 我自己也用SSD還用上癮了,速度快為甚麼不用?
__________________
CPU:Intel 4790K MB:MSI Z97M GAMING RAM:Kingston DDR3-1866 8Gx4 VGA:PowerColor Radeon™ RX 480 8GB GDDR5 LCD:Benq BL3200PT x2 HD:SanDisk Extreme PRO 480GB + Crucial M550 256G + Synology DS1515 3TB x5 POWER:Enermax PRO82+ 425W Speaker:CREATIVE GigaWorks T40 Series II 此文章於 2012-10-07 04:55 PM 被 cavalier 編輯.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Jul 2012
文章: 1,108
|
.
沒想到p3圖拉丁中最強的1.4g竟然和我的atom差不多快
因為cpumark99都120 換算過 pentium iii 即使3000MHZ cpumark99也才257 = ='' |
![]() |
![]() |
Regular Member
![]() ![]() 加入日期: Oct 2004
文章: 53
|
看到那文章時我真的笑了 任何產品都有所謂的工規
怎麼會有人拿商規產品去用在Server上頭 那出狀況真的是應該的 一般消費市場上買的SSD 都是以能使用就好的標準在生產 反正故障就換貨處理 能撐得住24*7的使用環境真的是不可能的任務 只能說那位苦主太沒有Sense了 企業級是可以客製化監控軟體的 但是依舊不能保證一定能因此躲過故障時間點 硬體元件的故障 這世上應該沒人可以預料 NASA升空失敗很多也是瑕疵或者故障 不也依舊監控不了也躲不過 而壽命只是計算出來的值 並不是真的驗證出來的 只能夠預留更大的空間作替換 用更高標準去生產 更嚴苛環境去驗證它能夠正常工作 而且SSD構造簡單也是能降低故障機率的一個重點 雖然備份始終是必須的 但SSD備份更快速的優點 始終是傳統硬碟無法比的絕對優勢 應該想如何避免而不是老想著出事後怎麼救回 更別說救資料的超高額收費 能有機會救跟毫無機會救 一點差別也沒有 SSD能使用類似RAID5 or ECC等種不同的F/W更換運算方式去保存資料 傳統硬碟只能依靠硬體RAID或者軟體去加強 沒見過有不同的例子出現過 所以資料的保存安全性方面 實際上應該是SSD勝過傳統硬碟 但是企業級SSD價格是很高的 30G上萬元的售價 可能就讓許多企業不敢嘗試了 |
![]() |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Feb 2003
文章: 1,762
|
![]() 引用:
請問除了監控SMART狀態以外的通用硬碟監控軟體?願聞其詳。 曾用過一個WD 3200YS企業級硬碟、就是過保一個月後某次當機無預警掛點。 在那顆HD過保前、還特地看過SMART狀態、以及磁碟表面掃瞄 (看能否有機會無痛升級之類 ![]() 甚至連運作中不正常的雜音都沒。 直到那次當機HD掛掉後才出現敲打聲。若j兄有如此神奇的硬碟監控軟體、請介紹小弟一套。 BTW、小弟目前用的監控軟體是HDSentinel Pro,
__________________
∼對手的貪腐與無能、不是因循苟且原地踏步的藉口!!∼ ∼這年頭充斥各討論區的假用戶真業代置入性行銷文真令人噁心與無奈∼ 歹年冬啊歹年冬、妄自對號簽名忌、非請入座聲勢雄、橫霸凌人小民憂 ![]() |
|
![]() |
![]() |
Regular Member
![]() ![]() 加入日期: Oct 2004
文章: 53
|
引用:
不是不能 而是拿商規的規格套用在Server 出問題是一定的 但是何時出現? 天曉得! 但是出問題機率肯定要大很多~非常多 只能說出差異讓你自己評估了 工規SSD上面滿到找不到空位的料 一般SSD卻是空蕩蕩的沒幾個原件 F/W不同 Flash不同 controller用的型號也不相同 耐用度就是靠這每一項不同累積起來 達到降低故障率的 在來說細節上差異 工規從研發出來 產品驗證可靠度的方式 時間 項目 也是跟一般SSD天差地遠 一般SSD能格式化 測速度OK burnin Test 能跑幾個鐘頭 就出貨了 甚至有些廠商 完全沒測就往市場上灑...也是一堆消費者買回去用了 但工規光是高低溫環境這其中兩項驗證 耗費時間可能就是1個月了 全部驗完沒有3個月 基本上根本不可能完成 要是升級規格 換F/W版本 或任何一個元件換料 所有產品又重頭開始漫長的驗證 就因為在每個環節都要求高 對客戶要求的服務 也都盡可能的提供 經常會有必須動用了多位工程師 花幾天時間全為了滿足一位客戶需求上面 自然產品就貴上幾倍的價格... 此文章於 2012-11-07 07:55 AM 被 RAR 編輯. |
|
![]() |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Oct 2003
文章: 324
|
自從多年前某次硬碟掛點,損失多年照片檔 的慘痛經驗後
我現在什麼光碟、硬碟、SSD 都不相信了,反正就備份備份備份 USB3 隨身硬碟便宜得跟什麼一樣,速度也快 很多又都有附同步軟體,勾好重要目錄後 偶爾插上硬碟 備份很簡單很方便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Oct 2011
文章: 1,017
|
引用:
+1 小心駛的萬年船嘛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