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註冊 常見問題 標記討論區為已讀

回到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 電腦硬體討論群組 > 系統組件
帳戶
密碼
 

  回應
 
主題工具
blair
Elite Member
 
blair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Jun 2001
您的住址: 地球
文章: 6,234
引用:
作者okana
ARM或X86其實都不是重點
IOS和android才是戰場
AMD一定是Android那一陣營(廢言)
用arm或x86都可以跑Android
那幹嘛花錢去買已經有的東西

應該說行動裝置才是戰場
iOS是夾不死主控的東西,
其他廠商別想控制他
     
      
__________________
~愛由一個笑容開始,用一個吻來成長,用一滴眼淚來結束。
當你出生時你一個人在哭,而所有在旁的在笑,因此請活出你的生命,
當你死的時候,圍繞你的人在哭而你便是唯一在笑。~
舊 2011-05-03, 08:16 PM #4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blair離線中  
lolinyu
Major Member
 

加入日期: Feb 2006
文章: 163
說實在的RISC和CISC鹿死誰手還是未知
RISC主要優點就是指令精簡,不用搞那會死人的拆指令,
而且架構簡單的關係,所以耗電量較低,
但是每行指令只能做一個動作,所以在開發他的compiler就變得很麻煩,
因為高階語言的功能要翻成更多行指令才能達到,
相對的CISC主要優點就是一個指令可以搞很多個動作,
在開發他的compiler就不像RISC那樣麻煩,
但是也因為他的指令超級複雜,常常在一個cycle的時間還做不完
也因此管線化的效益對CISC來說不如RISC來的顯著,
加上他架構天生就要比RISC複雜,所以耗電量就輸了,
但是最近CISC的架構有漸漸向RISC靠攏的趨勢,
對外部還是吃CISC指令,然後經過一串複雜的拆解指令動作,
拆成一個clock cycle可以跑完的微指令,簡單的指令拆起來很快,
某些特定複雜的指令不那麼容易拆就直接對照table看對應到哪些微指令,
然後再進到ALU裡面去跑,雖然跑起來不如RISC那樣快,
但也增進了許多效能
 
舊 2011-05-04, 08:30 PM #42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lolinyu離線中  
blair
Elite Member
 
blair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Jun 2001
您的住址: 地球
文章: 6,234
引用:
作者lolinyu
說實在的RISC和CISC鹿死誰手還是未知
RISC主要優點就是指令精簡,不用搞那會死人的拆指令,
而且架構簡單的關係,所以耗電量較低,
但是每行指令只能做一個動作,所以在開發他的compiler就變得很麻煩,
因為高階語言的功能要翻成更多行指令才能達到,
相對的CISC主要優點就是一個指令可以搞很多個動作,
在開發他的compiler就不像RISC那樣麻煩,
但是也因為他的指令超級複雜,常常在一個cycle的時間還做不完
也因此管線化的效益對CISC來說不如RISC來的顯著,
加上他架構天生就要比RISC複雜,所以耗電量就輸了,
但是最近CISC的架構有漸漸向RISC靠攏的趨勢,
對外部還是吃CISC指令,然後經過一串複雜的拆解指令動作,
拆成一個clock cycle可以跑完的微指令,簡單的指令拆起來很快,
某些特定複雜的指令不那麼容易拆就直接對照table看對應到哪些微指令,
然後再進到ALU裡面去跑,雖然跑起來不如...

這兩種架構應該是永遠的對手,不會有誰被對方完全消滅的情形發生吧
__________________
~愛由一個笑容開始,用一個吻來成長,用一滴眼淚來結束。
當你出生時你一個人在哭,而所有在旁的在笑,因此請活出你的生命,
當你死的時候,圍繞你的人在哭而你便是唯一在笑。~
舊 2011-05-04, 09:30 PM #43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blair離線中  
anderson1127
Elite Member
 

加入日期: Jan 2002
文章: 4,032
引用:
作者lolinyu
RISC主要優點就是指令精簡,不用搞那會死人的拆指令,
而且架構簡單的關係,所以耗電量較低,
但是每行指令只能做一個動作,所以在開發他的compiler就變得很麻煩,
[恕刪]


嗯? 你的觀念似乎還停留在一些教科書裡的觀念... 沒有跟上時代的進步

我記得從x86 CPU是從Intel Pentium Pro開始,instruction decode就已經把RISC的技術
給實作進CISC CPU裡來加快執行速度!! 大部份常用的instruction都是
使用hardware decode , 除了少數不常用的instruction之外...

在早期,你有想過為何會有RISC架構與CISC架構的分別嗎? 只是單純
為了分別而分別嗎?? 我的答案告訴我不是這樣的, 會有這種分別
完全只是因為半導體製程不夠先進,都還只是在初期發展的階段

在那個年代裡,半導體製程是被限制住的,在這個製程之下,只能夠選邊站
不是CISC 就是 RISC , 有沒有可能混合? 在當時是不可能的...

我記得的是從Pentium Pro就開始納入RISC的hardware decode
也拜製程進步之賜,在相同面積裡可以塞進去更多的電晶體才得以實現

再提到現今的半導體製程已經是非常的恐怖了,當初RISC架構的著眼點
是performance , 不是省電為主 , 只是無心插柳 , 因為只是用了精簡指令集
的架構,不需要用那麼多的電晶體就可以做到想要的功能,反而也就不那麼耗電了!!

現在的ARM架構CPU,除了原本設計裡就有考量到省電的電路之外
它的低功耗還是要靠半導體製程之賜才能夠達到的!!
__________________
您想買新硬碟嗎? 購買前請務必參考這篇文章,是我的實際經驗

還想讓統一賺你的錢嗎?統一集團成員(能見度高的):
星巴克、家樂福、7-11、無印良品、黑貓宅急便、聖娜多堡、阪急百貨、
康是美、博客來、夢時代、Mister Donut 、Cold Stone 、龜甲萬、
維力33%股權、光泉31%股權、Smile速邁樂、紅心辣椒、台北轉運站(統一企業BOT)

統一LP33膠囊有環保署早已列管的一級管制品: DNOP塑化劑
舊 2011-05-04, 09:59 PM #44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anderson1127離線中  
路過
Advance Member
 
路過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Apr 2005
文章: 479
引用:
作者anderson1127
我記得從x86 CPU是從Intel Pentium Pro開始,instruction decode就已經把RISC的技術
給實作進CISC CPU裡來加快執行速度!! 大部份常用的instruction都是
使用hardware decode , 除了少數不常用的instruction之外...

在早期,你有想過為何會有RISC架構與CISC架構的分別嗎? 只是單純
為了分別而分別嗎?? 我的答案告訴我不是這樣的, 會有這種分別
完全只是因為半導體製程不夠先進,都還只是在初期發展的階段

你說的Pentium Pro開始,就我的概念應該是指micro-ops
雖然我覺得廣義來說SIMD...
就... MMX也算是一種hardware decoder就是...


我對RISC與CISC的看法與您差不多,但我個人是這樣認為的

當初之所以x86會走上CISC的路
有一部份原因是因為當時的積體電路是"貴到爆炸"的年代
與您講的"半導體製程不夠先進"差不多,但更精確一點我想是因為要做出容量夠大、"可靠"且"經濟的"記憶體及控制器是很困難的

而在有限的容量內,正因為CISC可發揮指令長度可變的優勢
所以x86就這麼一路繼承下來了
(雖然這樣就苦了那些在早期開發的Programmer )
至少以我當時負責的power efficiency 去看製程那邊的感想來說是這樣...


還有就是... 我覺得...
目前去評論RISC還是CISC其實沒什麼意義
一路走來兩邊都嘛是哪邊有優點就吸收過來的噢...
__________________
提高計算速度的方法不只一種。
平行計算只是一種提高效率的方式,具有不確定性與複雜性。關於提高效率的方式,存在著各種不同的理論。
對於我們來說,那並不是完美的東西。
舊 2011-05-05, 01:07 AM #45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路過離線中  
syntech1130
*停權中*
 

加入日期: Nov 2010
文章: 324
好久沒聽到 "RISC"及 "CISC" 了,

不禁流下時代的眼淚....
舊 2011-05-05, 09:25 AM #46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syntech1130離線中  
anderson1127
Elite Member
 

加入日期: Jan 2002
文章: 4,032
引用:
作者路過
你說的Pentium Pro開始,就我的概念應該是指micro-ops
雖然我覺得廣義來說SIMD...
就... MMX也算是一種hardware decoder就是...


就是指Micro instruction這個部份... MMX應該屬於micro instruction extension ,在當時算是new instruction

引用:
作者路過
我對RISC與CISC的看法與您差不多,但我個人是這樣認為的

當初之所以x86會走上CISC的路
有一部份原因是因為當時的積體電路是"貴到爆炸"的年代
與您講的"半導體製程不夠先進"差不多,但更精確一點我想是因為要做出容量夠大、"可靠"且"經濟的"記憶體及控制器是很困難的
[恕刪]

還有就是... 我覺得...
目前去評論RISC還是CISC其實沒什麼意義
一路走來兩邊都嘛是哪邊有優點就吸收過來的噢...


沒錯沒錯,您說的更為貼切, 價格決定一切 , 當年的價格可說是超級天價
所以為了cost down,就發展成RISC & CISC 架構 ,我還依稀記得
計算機結構的老師提過, 是麻省理工學院 提出RISC架構論文(誰提出的我已經忘了,有錯還請指正)

現在的製程技術早就不可同日而語了, 拜這些技術之賜我們才有今天
進步的科技產品可用!!
RISC & CISC 早就相互進行融合了!!

PS: 抱歉,離題離得太遠了... m(_ _)m
__________________
您想買新硬碟嗎? 購買前請務必參考這篇文章,是我的實際經驗

還想讓統一賺你的錢嗎?統一集團成員(能見度高的):
星巴克、家樂福、7-11、無印良品、黑貓宅急便、聖娜多堡、阪急百貨、
康是美、博客來、夢時代、Mister Donut 、Cold Stone 、龜甲萬、
維力33%股權、光泉31%股權、Smile速邁樂、紅心辣椒、台北轉運站(統一企業BOT)

統一LP33膠囊有環保署早已列管的一級管制品: DNOP塑化劑
舊 2011-05-05, 03:25 PM #47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anderson1127離線中  
路過
Advance Member
 
路過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Apr 2005
文章: 479
引用:
作者anderson1127
計算機結構的老師提過, 是麻省理工學院 提出RISC架構論文(誰提出的我已經忘了,有錯還請指正)
我印象中是stanford跟Berkeley兩邊都有paper
且先後順序應該Berkeley比較早(也是印象中... 錯了別打我 )
MIT那邊我就真的沒什麼印象

在唸書的時候也看了一些就是...
(不過因為研究方向的不同, 看的大部份是stanford那邊的, 尤其是David A. Patterson, John L. Hennessy跟他學生的 )
__________________
提高計算速度的方法不只一種。
平行計算只是一種提高效率的方式,具有不確定性與複雜性。關於提高效率的方式,存在著各種不同的理論。
對於我們來說,那並不是完美的東西。

此文章於 2011-05-08 12:55 AM 被 路過 編輯.
舊 2011-05-08, 12:47 AM #48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路過離線中  


    回應


POPIN
主題工具

發表文章規則
不可以發起新主題
不可以回應主題
不可以上傳附加檔案
不可以編輯您的文章

vB 代碼打開
[IMG]代碼打開
HTML代碼關閉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11:47 P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