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註冊 常見問題 標記討論區為已讀

回到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 數位影音討論群組 > 音效討論區
帳戶
密碼
 

  回應
 
主題工具
seiya2000
*停權中*
 

加入日期: Feb 2001
您的住址: 台北縣
文章: 1,096
引用:
作者feedback
我是聽不出差別
不過儘管如此我還是買了張二手1212m來玩同軸輸出
聽音樂用foobar升頻到96kHz,使用asio輸出走spdif給DR.DAC2
系統音效跟看影片則是走USB

如果用foobar聽音樂不走spdif走USB的話,vista跟7建議可以用WASAPI輸出,免去聽音樂中被系統音效打擾
XP的話我另一台PC是XP系統沒辦法用KS輸出(7上到是可以用KS輸出的),只能用DS


小弟使用DR.DAC2和使用audigy2來聽同樣的音樂,聽不出有什麼不同,只有感覺接在DR.DAC2時底噪消失了,看來小弟是屬於很容易滿足的一群。
     
      
舊 2010-08-02, 08:42 PM #4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seiya2000離線中  
physx
Senior Member
 
physx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Apr 2010
文章: 1,048
不好意思借題發問一下

請問有人用過對岸做的USB音效卡嗎,型號是 樂之邦 Monitor 01 US

在對岸好像很受好評,不過台灣好像沒什麼貨源,

售價約2500上下,

正在想跟SE-90 PCI比起來這張如何,

要接的喇叭是Creative HD50。
 

此文章於 2010-08-10 12:16 AM 被 physx 編輯.
舊 2010-08-10, 12:14 AM #42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physx離線中  
pop456
Major Member
 
pop456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Sep 2006
文章: 277
你應該是說這一張

樂之邦 MUSILAND Monitor 01 US

http://www.topshop.com.tw/cckckimo/...1D-24B2671CBF50
舊 2010-08-11, 04:52 PM #43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pop456離線中  
zorro1111
Elite Member
 
zorro1111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Oct 2003
您的住址: 下山了~~~~
文章: 5,282
引用:
作者physx
不好意思借題發問一下

請問有人用過對岸做的USB音效卡嗎,型號是 樂之邦 Monitor 01 US

在對岸好像很受好評,不過台灣好像沒什麼貨源,

售價約2500上下,

正在想跟SE-90 PCI比起來這張如何,

要接的喇叭是Creative HD50。


Monitor 01 US
拍賣不少.....
__________________
還是習慣一個人吃冷掉的便當
一種冷到心裡的滋味
光明呢....?到底何時才上的了岸....
原來最後只剩我自己......

人生好累哦......
舊 2010-08-11, 06:36 PM #44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zorro1111離線中  
小壞蛋
Elite Member
 
小壞蛋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Dec 2003
您的住址: 偽大鬍子冰人XD
文章: 7,327
引用:
作者physx
不好意思借題發問一下

請問有人用過對岸做的USB音效卡嗎,型號是 樂之邦 Monitor 01 US

在對岸好像很受好評,不過台灣好像沒什麼貨源,

售價約2500上下,

正在想跟SE-90 PCI比起來這張如何,

要接的喇叭是Creative HD50。

這兩個比較我也很好奇,看Monitor 01 US看了很久,另一個比較的是hifidiy的mini usb dac

Monitor 01 USD在myav的評價很高,Monitor 01 US就沒什麼資料了,不知這邊有沒有用戶?
__________________
這年頭,討論區商家比玩家多;外行比內行更有說服力;粗製爛造的葉珮雯比用心寫的測試文更多回應
開始學著多去解決其他人的問題來取代嘴炮,就當作是一種回饋吧!
還在抱怨為啥沒有新的文章沒有好的內容,何不想想自己貢獻了什麼?
再見!咱們夢裡見

PS:你還在買雞排店的產品嗎....請睜大眼看清楚,以免成為下一個受騙的對象
舊 2010-08-11, 08:13 PM #45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小壞蛋離線中  
physx
Senior Member
 
physx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Apr 2010
文章: 1,048
引用:
作者pop456
你應該是說這一張

樂之邦 MUSILAND Monitor 01 US

http://www.topshop.com.tw/cckckimo/...1D-24B2671CBF50


恩 是這張沒錯

想說要拿來接筆電 外出順便接耳機的

很想知道這張跟內接PCI的比起來音質如何
舊 2010-08-11, 08:35 PM #46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physx離線中  
and1378629
Basic Member
 

加入日期: Nov 2004
文章: 25
引用:
作者小壞蛋
這兩個比較我也很好奇,看Monitor 01 US看了很久,另一個比較的是hifidiy的mini usb dac

Monitor 01 USD在myav的評價很高,Monitor 01 US就沒什麼資料了,不知這邊有沒有用戶?

舊 2010-08-11, 11:05 PM #47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and1378629離線中  
小壞蛋
Elite Member
 
小壞蛋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Dec 2003
您的住址: 偽大鬍子冰人XD
文章: 7,327
引用:
作者and1378629

http://www.myav.com.tw/bbs/showthre...threadid=424326

是這樣的,usd是數位輸出,拿來接dac據說表現還不錯

而us版是拿來作類比輸出,因為作數位輸出接dac可玩性比較大(dac好壞影響很大)

而直接類比輸出的話玩的人少,所以比較少看到這方面的評價,看的到的評價大都是官方釋出的消息

而且官方之前有送過一批sample出去,再加上評價的樣本很少,容易有網路寫手過度美化的問題
__________________
這年頭,討論區商家比玩家多;外行比內行更有說服力;粗製爛造的葉珮雯比用心寫的測試文更多回應
開始學著多去解決其他人的問題來取代嘴炮,就當作是一種回饋吧!
還在抱怨為啥沒有新的文章沒有好的內容,何不想想自己貢獻了什麼?
再見!咱們夢裡見

PS:你還在買雞排店的產品嗎....請睜大眼看清楚,以免成為下一個受騙的對象
舊 2010-08-12, 12:05 AM #48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小壞蛋離線中  
and1378629
Basic Member
 

加入日期: Nov 2004
文章: 25
引用:
作者小壞蛋
http://www.myav.com.tw/bbs/showthread.php?threadid=424326

是這樣的,usd是數位輸出,拿來接dac據說表現還不錯

而us版是拿來作類比輸出,因為作數位輸出接dac可玩性比較大(dac好壞影響很大)

而直接類比輸出的話玩的人少,所以比較少看到這方面的評價,看的到的評價大都是官方釋出的消息

而且官方之前有送過一批sample出去,再加上評價的樣本很少,容易有網路寫手過度美化的問題

原來如此
如果把這張卡拿來數位輸出給DAC,
不知道會不會比0404或1212M好
舊 2010-08-12, 12:20 AM #49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and1378629離線中  
小壞蛋
Elite Member
 
小壞蛋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Dec 2003
您的住址: 偽大鬍子冰人XD
文章: 7,327
引用:
作者and1378629
原來如此
如果把這張卡拿來數位輸出給DAC,
不知道會不會比0404或1212M好

其實us也有光纖輸出,不過台灣一直有個講法是同軸再怎麼樣都比光纖好聽(日本反而光纖為大宗)

一樣都是XILINX這顆FPGA的晶片,不少家有用,可是好壞要看各家寫程式的功力

01 usd就純數位輸出,01 us有 光纖+類比輸出,d/a用的是pcm1793

http://www.soomal.com/doc/20100000593.htm

至於d/a作的好不好就要待其他人的比較了,個人是有興趣可是還沒買

至於跟0404與1212比...這個嘛....
__________________
這年頭,討論區商家比玩家多;外行比內行更有說服力;粗製爛造的葉珮雯比用心寫的測試文更多回應
開始學著多去解決其他人的問題來取代嘴炮,就當作是一種回饋吧!
還在抱怨為啥沒有新的文章沒有好的內容,何不想想自己貢獻了什麼?
再見!咱們夢裡見

PS:你還在買雞排店的產品嗎....請睜大眼看清楚,以免成為下一個受騙的對象
舊 2010-08-12, 12:34 AM #50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小壞蛋離線中  


    回應


POPIN
主題工具

發表文章規則
不可以發起新主題
不可以回應主題
不可以上傳附加檔案
不可以編輯您的文章

vB 代碼打開
[IMG]代碼打開
HTML代碼關閉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10:06 A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