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Sep 2003 您的住址: Taiwan Republic
文章: 1,163
|
引用:
全世界幾個過家三萬美金啊 而且三萬美金也不是個個都三萬 能買到一樣的東西 當然是越便宜越好 你看看美國 一堆東西都中國製 |
||||||||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Dec 2006 您的住址: Taipei
文章: 8,344
|
高階新品開價不先開高一點, 後面怎麼有跳水的空間?
本來原廠就已經清楚, 會搶先買高階卡的那幾%人根本不會在意價格, 這種錢不先賺白不賺~ 中高階區間的用戶會等跳水, 跳不夠深還嫌貴, 剛好頂級的先賣貴一點,中間還有空間塞其他產品 或是留著空間準備降價/拼價格戰. |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Jan 2007
文章: 1,023
|
4850會比9800GTX熱
那是因為公版卡原本的風扇轉速就很低了吧
__________________
懷念ATI,懷念第一次的感動 ![]() ~燦坤卡號歡迎取用~ 60061360 ---------------------- 2022/03/27 CPU:AMD Ryzen 9 5950X MB:ASUS ProArt X570-Creator WiFi RAM:A-DATA DDR4 3200 ECC 32G*4 VGA:AMD Radeon Vega Frontier Edition*2 SSD:PLEXTOR M9PeGn 512GB Power:Leadex Titanium 1000W |
![]() |
![]() |
Power Member
![]() ![]() 加入日期: Nov 2005
文章: 604
|
http://bbs.chiphell.com/viewthread....a=page=1&page=1
這篇文章可以參考看看 從歷史來看 300美金確實是個分水嶺 4850比較熱有兩個原因 1.散熱器是單槽比9800gtx的雙槽差 2.晶片面積也比g92小 所以單位面積熱量會高很多 |
![]() |
![]() |
Ju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Aug 2005 您的住址: 木葉忍者村
文章: 735
|
底下是HardOCP的各顯卡的總系統耗電量測試:
代碼:
顯卡 閒置 滿載 ------------------------------- 4870x2 209W 540W GTX 260 SLI 218W 584W GTX 280 OC 191W 326W 4870 142W 280W 65nm的GTX 260 SLI的系統總耗電量是比單張4870x2還要高的 不知道55nm的240SP改良版GTX 260組成GX2的系統總耗電量會是多少? |
![]() |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Nov 2003 您的住址: 光華商圈
文章: 1,960
|
引用:
可能耗電量會差不多... 285耗電量已經降到原本GTX260的水準了... 頻率低不少的295...我想會更加省電... 再說...295的效能保證會比4870x2好上一些些... 耗電量就算多一些些也是合理 ![]()
__________________
回帖...是對小弟最大的鼓勵 ![]() 隨意加上情緒性的左捧右批... 是誤導? 是幻想? 是神話? !!但一律非真相!! |
|
![]() |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Jul 2004
文章: 1,852
|
引用:
一切都還未定 能讓網兄掛保證......難不成手頭有了 ![]() 別藏私快放測試吧 ![]() 話說......(題外話) 前天剛聽一個國內某代工廠的朋友發了一小時多的牢騷 他是該廠的第一線資深工程師 說他們目前廠內只剩NV的訂單(ATI的被另一家拿走了) 而新製的晶片.....因為cost down的關係導致良率很低 (人員組別甚至各個階段的縮編導致的品質無法維持) 聽他說光是從NV最近接到的新GPU訂單試驗階段就做壞了幾千顆 目前良率依然無法提昇中...... 懷疑就是這樣導致GX2-295遲遲沒有可以跑的卡出現.....
__________________
玩硬體就像是瞌藥一樣 很容易上癮.....胃口也漸漸變大 想撩進去的人要三思啊 orz |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May 2005
文章: 1,004
|
等下一代的吧....
這一代又稿GX2這種東西.. 網路遊戲又多半沒優化... ![]()
__________________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Dec 2008
文章: 73
|
引用:
ATI的策略不都是這樣 ![]() ![]() |
|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Dec 2006 您的住址: Taipei
文章: 8,344
|
再怎麼會搞中階雙晶湊高階取CP值, 最終也還是要有新晶片, 晶片不可能五年都還在同個梗
比到最後還是要有強大的研發力做後盾. 勝敗乃兵家常見之事, 雙方策略鬥智有輸有贏才精采 不過話說目前的顯卡能滿足的遊戲不再十分的捉襟見肘, 不用攻頂,中高階都已經9x%可滿足, 所以顯卡在遊戲外的附加價值也在我的加權比重中越來越大, x2系列的反而是我期待的重點.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