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Sep 2001 您的住址: 高雄
文章: 2,172
|
引用:
有呀,俄羅斯就蓋的很豪華 你是這領域的,應該知道吧? 楊子葆有寫過一本介紹世界各國捷運公共藝術的書 我算是蠻佩服楊子葆這個人,他的觀點很有國際觀 下面是這本書的介紹 書名:捷運公共藝術拼圖作者:楊子葆出版者:馬可孛羅文化 相信每個人跑到巴黎自助旅行,都會忍不住在捷運站,和列車、看板、塗鴉、站口,或是蓬頭垢面的帥氣藝人面前來個合照。但是,在台北捷運站,就從沒見過哪個外國人在列車前喊「yeah」。 自從台北有了捷運之後,生活變得不一樣。台北市開放空間文教基金會執行長陳惠婷就說,過去他每天從汐止搭公車到中山女高上課,可以認得同一班車上的人,這個是誰的姪女,那個是誰的女朋友,甚至公車司機都認得他。 但是,捷運就不同了,它強迫每個人在密閉空間中接觸,人與人之間感到陌生、疏離。「台北的捷運就像是醫院,窗明几淨,沒有人飲食、喧嘩,只有冰冷的空間感。」即便藝術家努力運用空間藝術,讓台北捷運多姿多彩,但畢竟在廣告強勢入侵下,藝術不得不消失。 不過,這也只是台北捷運的一個問題。 楊子葆在法國拿工程學位,也曾在法國巴黎公共運輸局擔任研發工程師,工程出身的他,對於捷運的公共藝術有不同於藝術家的見解。「捷運公共藝術要有地點感。」 作者認為地面下的捷運公共藝術要能夠結合地面上。在法國當捷運工程師,每年都有一天「惡作劇」的特權,就是在三月三十一日晚上,將巴黎所有捷運站的站名變更,作為隔天愚人節的驚喜。然後,巴黎四月一日的早上,地面下的交通就會一片混亂。 不過,也有許多不依靠站名辨識方向感的乘客不為所動,因為巴黎的捷運公共藝術,幾乎都具備「地點感」。除了塗鴉以及似曾相似的藝人以外,在巴黎的地底下,錯綜複雜、不同系統的交通工具,都不至於讓你錯亂迷路。比如說,在「國民議會站」,公共藝術的展現,是以不同色彩的牆面表達不同黨派,再以沒有「臉」的人頭表示議員,因為議員只是代議士。 再如「聖保羅大教堂站」,在柱子上,會有精緻小巧的聖保羅大教堂浮雕,來表徵此站。一個地方的公共藝術,可以代表這個地方的想法與文化。 書中蒐集世界各國的捷運站,用工程的眼光告訴讀者,那個捷運logo的來由不易;用國際觀來讓讀者知道,台灣應該可以有怎樣風格的捷運。作者就以英國和法國的人文風格不同,告訴你兩國捷運站的「METRO」標誌,字體會有不同的變化,如法國的「METRO」永遠是曲線,設計過的藝術字體;而英國的就永遠像用尺、圓規畫出來的。 除此之外,俄羅斯的捷運站(地鐵站)華麗地讓人咋舌,據說,由於捷運是英國資本主義下的產物,共產國家面臨營造之前,有過強大的衝突,而列寧決定要建造捷運時,就告訴自己要給人民華麗如皇宮般的捷運站,以至於俄羅斯的捷運站目前是熱門的觀光景點。 不同的國家擁有不同的捷運站與捷運公共藝術。至於台北捷運,除了冰冰有禮的人民以及守秩序的文化外,和對岸的中國捷運沒有多大差異,都擁有新穎的車廂和軌道,對於公共藝術的用心都嫌不足。 目前,最有趣的是公館站,在站外設有「偷窺」裝置,路人偷窺地底下的乘客時,也同時被乘客偷窺。頗適合日前炒作的偷窺議題,只不過,三個偷窺裝置目前壞掉兩個。 除了公館站,中正紀念堂站的天花板,有液晶螢幕顯示藍天白雲,頗適合此站風格,也不影響乘客動線。但是,除了這些公共藝術外,其餘的都沒有「地點感」。如果哪一天捷運局突發奇想,在三月三十一日來個變更站名,四月一日的台北,大概沒幾個人可以準時上班上課的。
__________________
「原本我以為從三島由紀夫以後,日本再也沒有天才,但這個叫YOSHIKI的男人和他的音樂打破了我原本所抱持的觀念。」 By XJAPAN YOSHIKI 時代
此文章於 2008-03-15 04:28 PM 被 goodpig 編輯. |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Jul 2003 您的住址: Großdeutschland
文章: 6,997
|
好驚人啊.
原本只是聽說蓋的好看而已,沒想到看了照片以後真的驚為天人. 真是賞心悅目啊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an 2008
文章: 42
|
引用:
大哥 不要害人嗄 去年就是這樣被害...近一年沒發言權..看我的名字.. 去政治區吧 |
|
|
|
|
Basic Member
加入日期: Feb 2007
文章: 18
|
美感是很主觀的
更可能只是一時 讓很多老前輩對自己的設計引以為傲的很少是"美" 而是機能,在有限的空間做最大的運用 讓每個進來的人都能享受到設施帶來貼心的服務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Apr 2002 您的住址: 光華居
文章: 1,264
|
土生土長25年台北人的小弟
都非常羨慕高雄啊 台北的進步真的有限 也許是真的已經90分了 但是總覺得台北可以走出自己的人文特色 所以像圓環跟龍山寺周邊改建 小弟都覺得非常可惜 建築現代化了 漂亮了 但是那點人情味跟回憶都完全消失了 至於道路不平 真的是很嚴重 天天在台北騎車7.8年了 真的覺得有點誇張..............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Aug 2005 您的住址: 荒郊野外
文章: 225
|
[QUOTE=KRomTz]個人以為在美觀上下功夫是有其必要。
這不是說軟體不重要,那是另外的議題。 單只硬體來論。 我看過有人貼過日本(?)電動天橋, 連這種東西網友都嘖嘖稱奇。 但這樣也是賣點。 如果一切只講究樸素實用, 我想國外景點真的沒多少有看頭的。 因為凱旋門、自由女神大而不當, 杜拜蓋的七星級帆船飯店怎麼不用四角型就好。 雪梨歌劇院貝殼狀屋頂,................ QUOTE] 請問日本的電動天橋怎麼樣??我知道台北也有一個 只是不會動 還是日本的電動天橋是....甲地會自動移到乙地 這樣就很神奇了...... |
|
|
|
Regular Member
![]() ![]() 加入日期: Jul 2002 您的住址: 高雄
文章: 92
|
說到萬年臭...
屏東是我的老家, 看到萬年臭變成大排水溝實在很感慨。 以前阿罵家附近有溪(現屏東機場附近), 我記得小時候我們會去溪游泳, 後來變臭乾脆蓋上。 高雄地圖上可以看到一些河流, 但實際是看不到的。 國小的後門有小溪, 水很乾淨, 小溪畔是竹林, 也是加蓋變下水道。 如果跟我差不多年紀又同國小應該就知道。 在以往冷冰冰的官僚體系, 短視近利, 一切講究實用、快速便利, 對於永續經營, 人文、生態上規劃等於0。 自然景觀不懂得去設法整治, 去讓溪流成為都市一線生機, 消失已消失卻再也無法挽回。
__________________
雅客社區 |
|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Apr 2002
文章: 323
|
我覺得美感很重要喔
外國人都納悶 為什麼台灣是已開發國家 可是很多地方的市容猶如開發中國家 美感再過去的那個年代 被認為是不被必須的 所以也沒太多公共藝術 造型也不講究 只能怪台灣開發的時間太晚,跟大陸一樣 都少了文藝工程 但是在國外的著名景點除了有秀麗壯闊的山水之外 再來就是美輪美奐保存良好的建築物 做的好的話可以吸引觀光客 也會被其他國家關注跟考察 台北市有人認為硬體飽和 可是我覺得細節不夠 甚至還有很多可以做都沒做 比如高架橋的美化 整修 ......如此 藝術 跟設計 融入在建築裝飾裡 也會成為一種服務 賞心悅目的服務 所以我希望台北也能再加油 有人提到俄羅斯 我就去其他網站找 果然 很多觀光客到莫斯科的地鐵站都會拍照留念 這就是美感 設計的魅力 分享一下 ![]() ![]() ![]() ![]() ![]() 圖片原網址 還有很多 http://forum.skyscraperpage.com/sho...t=137740&page=3 當然也看到了高雄捷運在國外論壇 http://forum.skyscraperpage.com/showthread.php?t=147479
__________________
![]() 簽名檔的意義是方便找到自己的文章 此文章於 2008-03-15 05:09 PM 被 GT500 編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