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註冊 常見問題 標記討論區為已讀

回到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 數位影音討論群組 > 音效討論區
帳戶
密碼
 

  回應
 
主題工具
testbytest
Major Member
 

加入日期: Sep 2003
文章: 252
引用:
作者lyl
以狹義的電腦傳輸資料來說, 資料只要是對的, 快與慢都還是對的, 甚至可以重傳
但以聲音資料來說, 只要時間不對, 就是錯的了, 時間差越多, 效果越差
是有許多種buffer的電路設計, 這聽過, 好像提升效果有限
即使朋友聽過目前中古市場最高價的數位鏡, 比較之後也說提升效果有限,
可能要看搭配狀況了...

光纖反應不會太快, 可以參考網路的討論, 光波與電波的速度似乎是一樣的... 而且以這傳輸距離來說, 沒啥影響才對

至於光電轉換器的好壞, 已經用到市面上能買到最高檔的零件, 光纖傳輸還是明顯不如同軸, 這已經是普遍的共識了


這位大哥說到重點了
目前大多數的設計上
都把數位資料當作傳統的聲音方式傳送
強調途中盡量不經過任何形式的處理
強調訊號本身 失真 衰減 上的減少
這些對於傳統的純類比電路設備 (黑膠等) 是一種追求 一種執著
也很有意義
但目前的電子化設備中 在DA之前
這些有意義嗎
目前的高階讀盤 就算再嚴謹 保證1倍 完整讀取CD資料
這樣到DA之前的傳輸過程中 只要有任何設備在 資料轉換 傳輸過程中的 延遲等
都會影響最終的聲音 這觀念基本沒錯
但是為何不能用延遲發送來避免後續的延遲問題
延遲發送意思就是 先讀個3-5秒 再開始向後端送資料
加上途中的傳輸 光電轉換延遲等 不就可以有緩衝
或是讀盤使用2-4倍讀取CD資料 也是個方案
再來說訊號衰減 延遲 反射問題
這些問題 只要是訊號 都會碰到
那為何電腦設計上就可以避免呢
目前的PCB板 哪家不碰到這個問題
反而目前很多的解決方案 是參照音響工業的設計
但最重要的 電腦傳輸過程中 不追求訊號類比上的完美
只要求資料上的一致 這是訴求上的最大差異
(目前電腦用的數位資料 本身也是搭載在類比訊號上的
不管是目前的電子訊號 還是光訊號 都是一樣 只是波形上不同
本質上是一樣的 加上對類比訊號上的定義 就成了數位訊號)

也就是說 目前音響工業 使用傳統思維
追求訊號上的完美 在DA之前 不善用數位資料的優勢
這樣當然永遠沒有盡頭
(這樣也才能荷包滿滿)
當然 最終聽的是人耳
好聽的聲音是由人來決定 不是機器
音響工業目前的作法才可以做出差異性
(數位方式也是可以做到類似的事情)
由大家的耳多來評判

總之 以目前的技術
DA之前的任何問題 都是可以克服的
只是目前的音響業使用最耗費成本的方式來達成而已
畢竟這樣才能賺錢
也不排除有些人士喜歡上在不斷的嘗試中追求滿足感

當然不排除有些執著人士的執著追求
也需要對這些人士給予尊重
對一般市井小民來說
如果1萬元的新技術設備
可以達到100萬元的舊技術設備的能力
執著的追求就沒意義
     
      

此文章於 2007-11-09 12:24 PM 被 testbytest 編輯.
舊 2007-11-09, 12:22 PM #4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testbytest離線中  
cic99
Major Member
 

加入日期: Aug 2005
文章: 250
衰減不只會造成error.
也會造成jitter.

對電腦來說.
只要沒有error就好.
除非jitter大到會產生error (這是大到很可怕的jitter).
對jitter是無視的.

對音響(數位部分)來說.
error是: 不能讀 無法鎖定 跳針 爆音.......
簡單的說
正常的音響. 和電腦一樣 也是不允許error的.
然而 jitter才是影響音質的關鍵.
jitter無所不在.
A-D 讀取 傳輸 D-A.
每個環節都有.

講究數位線的傳輸.
並不是吃飽太撐.................


沒有jitter的數位音響系統.
目前還沒被發明出來.
不過 也不是每一樣都是不可避免的.
SPDIF就是一個 理論上的"可避免之惡". (至少 可以減低很多.)
 
__________________
阿扁下台 摃丸拿來

此文章於 2007-11-09 01:07 PM 被 cic99 編輯.
舊 2007-11-09, 01:00 PM #42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cic99離線中  
lfc555
Basic Member
 

加入日期: Sep 2006
文章: 27
0101010101 的東西只要 不要錯 就OK
後面信號如何轉換各家有各家的KNOW HOW 喜歡聽就好
便宜的 CDROM 的耳機輸出可以聽
貴的 dCS 還是賣的掉
舊 2007-11-09, 01:26 PM #43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lfc555離線中  
testbytest
Major Member
 

加入日期: Sep 2003
文章: 252
引用:
作者cic99
衰減不只會造成error.
也會造成jitter.

對電腦來說.
只要沒有error就好.
除非jitter大到會產生error (這是大到很可怕的jitter).
對jitter是無視的.

對音響(數位部分)來說.
error是: 不能讀 無法鎖定 跳針 爆音.......
簡單的說
正常的音響. 和電腦一樣 也是不允許error的.
然而 jitter才是影響音質的關鍵.
jitter無所不在.
A-D 讀取 傳輸 D-A.
每個環節都有.

講究數位線的傳輸.
並不是吃飽太撐.................


沒有jitter的數位音響系統.
目前還沒被發明出來.
不過 也不是每一樣都是不可避免的.
SPDIF就是一個 理論上的"可避免之惡". (至少 可以減低很多.)


任何系統都會有jitter 電腦也不是無視 而是用技術克服掉了
就像 CPU 都已經到3-4G 記憶體怎樣算也只有800-1066 等
雖然之間有其實際頻率等計算方式
但除頻這功能本身就會造成jitter 電腦為何還是可以運作呢
再者 晶片與晶片之間的訊號傳輸等 也都有jitter問題
既然電腦可以 為何音響器系統不行
除非CD播盤只送1倍的訊號量
不然 所有設備傳輸之間的jitter
完全可以利用BUFFER來解決
畢竟 DA最終只輸出1倍的訊號量
(也可以利用延遲傳送 就是先讀個3-5秒給BUFFER DA再開始轉換)
這樣 以現有的技術 jitter會是問題嗎
所以重點是 廠商的製作心態問題
技術上已經不是問題了

舉個例子
目前的網路廣播 或是甲電腦到乙電腦拉聲音檔 來播放
這之間的jitter夠大吧
為何大家聽起來都一樣(假設設備都一樣的話)
為何呢 就是電腦充分利用BUFFER 以及過量傳輸(每秒超過1倍所需資料量)
所以 這問題只是廠商做不做 而不是能不能
光纖 同軸 等設備根本不是比較重點(在DA之前)
以目前技術都不是問題 都可以保證資料的一致性
重點是廠商設計思維不跟上時代
導致這兩種傳輸過程的差異性
藉此標榜多好的材質 技術等
事實上 只要利用 過量傳輸 以及BUFFER 很多設備根本不需要這樣高的設計製造成本
但是DA之後 舊有的音響設計製造思維就大有用處了
畢竟此時已是純類比訊號 數位訊號的抗是真衰減特性就沒有了
舊 2007-11-09, 07:10 PM #44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testbytest離線中  
William
Power Member
 
William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Nov 2000
您的住址: World of Tanks
文章: 619
上了一課!各位前輩,晚輩受教了

打擾了,請繼續∼
舊 2007-11-10, 04:04 AM #45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William離線中  
lyl
*停權中*
 

加入日期: Dec 2002
文章: 1,157
不過問題應該不只有jitter
曾試聽具有強大buffer能力的CDP(約buffer了5~10秒), 定價也只算"中"價位(接近10萬),
效果嘛... 因為搭的其他配備只算入門(amp與喇叭都各是5~10萬), 因此整體效果覺得只是普普

照道理要是靠buffer, 就能解決絕大多數問題, 應該可以榮登hi-end等級才對...

此文章於 2007-11-10 07:27 AM 被 lyl 編輯.
舊 2007-11-10, 07:25 AM #46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lyl離線中  
lfc555
Basic Member
 

加入日期: Sep 2006
文章: 27
http://www.dcsltd.co.uk/index2.html

連結一下 dCS 網站 右上方 /technical_papers 部分

http://www.dcsltd.co.uk/technical_papers/jitter.pdf

此文章於 2007-11-10 08:08 AM 被 lfc555 編輯.
舊 2007-11-10, 08:03 AM #47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lfc555離線中  
570
Power Member
 
570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Apr 2001
文章: 649
版上諸位說同軸數位有劉總編最常掛在嘴上所謂的film感, 恩 恩 恩 ??? !!!

還好我離開視聽界已經有十年了,沒變成卡奴,見山還是山。

av這的東西可以做實驗好玩即可,喜歡就用哪種,追根究底只會傾家蕩產,走火入魔而已。

此文章於 2007-11-11 09:20 AM 被 570 編輯.
舊 2007-11-11, 09:12 AM #48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570離線中  
houcheng
Amateur Member
 

加入日期: Mar 2002
文章: 39
賺錢用的啦..

簡單的說,
就是領導廠商帶頭, 定一個超爛的 standard, 裡面的
數位傳輸架構 根本就有問題, 沒有考慮到數位傳輸會造成的
jitter, error correction,
每個廠商在這個 standar 下做出來的產品都有不同的音色,
百萬鈱機 就可以在這種情況下推銷給市場.

如果這票人來定 網路的通訊協定的話.. 那我們
就可以在發燒店買到, 純銀的網路線, 光纖網路線,
還有上萬元的 網路交換機, 無線AP.
舊 2007-11-11, 03:54 PM #49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houcheng離線中  
jior
Power Member
 
jior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May 2004
文章: 609
真的是上了一課了
我想另外請問一個問題,為甚麼現在的HDMI音質會沒有同軸那麼好?
是成熟度不夠?還是因為先天架構的關係?
__________________
rev.VII
AMD Ryzen 9 3900x|ASUS Strix X570-i|Micron Ballistix Sport LT DDR4-3733 16Gx2 |GIGABYTE GTX1080 TURBO OC
03 USD|NuForce DAC-9 192K|Plinius 9100|ELAC BS312|LG 49UM7300
Abee RS01|be quite! Dark Rock TF| Corsair SF-600
DasKeyBoard
舊 2007-11-12, 02:24 AM #50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jior離線中  


    回應


POPIN
主題工具

發表文章規則
不可以發起新主題
不可以回應主題
不可以上傳附加檔案
不可以編輯您的文章

vB 代碼打開
[IMG]代碼打開
HTML代碼關閉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6:28 A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