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Sep 2006
文章: 118
|
引用:
這跟P4RD1是同一時期的產品 那時AMD還沒買下ATI勒 |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Aug 2006
文章: 141
|
好像有一個例外~就是當初ATI的RS600
使用這晶片的Abit F-190HD官網的確是標明Supports Dual channel DDR2 800/667/533 Un-buffered Non-ECC memory 引用:
|
|||
![]() |
![]() |
Ju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Dec 2003 您的住址: 高雄市
文章: 742
|
個人認為就算單通道也沒差
IGP市場本來就是不講究效能的 能夠有完美的配套措施才是最重要的 畢竟口袋裡的扣扣才是王道
__________________
酷媽 RC310(黑銀) CoolerMaster GX-400W(銅牌) INTEL Pentium G620(2.6G) 微星 H61M-P21(B3) 創見JET DDR3-1333 4GX2(8G) MSI R6850 Cyclone 1GD5(OC) WD 320G AAKS(單碟) 先鋒 DVR-217BK(黑) BENQ G2411HDA(D-SUB) 用了十幾年的AMD 終於第一次換INTEL的 線上遊戲果然還是單核強才是王道XD |
![]() |
![]() |
Golden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Nov 2000 您的住址: 戰星卡拉狄加
文章: 3,822
|
相信nForce 630i一定便宜不到哪去
有DVI的版本價位估計在2500~3000附近 不過DVI也是個賣點啦 目前I平台只有 技嘉出了一張G33M-S2H有DVI 還有尚未上市的MSI G31M V1也有DVI abit有一張主機板有HDMI (但還要轉接成DVI, 接頭貴) nForce 630i的DVI接口將成為主要賣點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Feb 2001 您的住址: 佛心來的
文章: 1,372
|
引用:
這張是例外沒錯,漏了這張,這張售價也頗高 ![]() RS 600 with MicroATX 這種規格的板子好像找不太到超過兩間以上廠商肯作 ![]() RS 600 with MicroATX 這顆 IGP 記得沒錯的話應該是 AMD 併購 ATi 之前的產品了 因為有記者訪問過ATi,ATi 當時表示不會影響該系列 IGP 的推出(和當時 Intel 合作的關係) 大約一年半前左右的事情了,板上有舊文可以找找 |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Nov 2001 您的住址: Taiwan
文章: 111
|
引用:
基本上,Intel的IGP chipset走的都是不便宜的價位,跟其他的晶片廠商的IGP低價定位不一樣。單通道除了考量市場(辦公室電腦)的需求外,低成本也是考量之一,Pin腳個數要和晶片面積有相對關係,單通道的Pin腳數較少,晶片面積和Pin腳數才能取得平衡。 |
|
![]() |
![]() |
Power Member
![]() ![]() 加入日期: May 2005
文章: 593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Sep 2006 您的住址: 北台灣
文章: 311
|
引用:
+1, CPU 兩家競爭導致售價節節降低, 晶片組目前應該是大 Cash Cow, 獲利空間搞不好更優於 CPU, 售價要維持在高檔才能創造利潤. 可以用規格來卡 Third Party 廠商的產品, 作出市場區隔, Intel 自家的晶片組就可以用相對的較高規格, 來訂出較高的售價. 要不然, 如果 INTEL 像 AMD 全部開放的話, 萬一 Third Party 廠商作出來的晶片組比 INTEL 自家的強 (尤其是 IGP 這塊), 售價又比自家的低, 那到時 INTEL 的晶片組要賣給誰 ? ![]()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Nov 2006
文章: 3,946
|
引用:
AMD不是全部開放吧,是因為記憶體控制器在CPU上面 ![]() Intel的Nehalem出了以後應該也是一樣,除非Intel強到插別家晶片的板子會自動遮蔽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