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May 2001 您的住址: SG最多的地方
文章: 483
|
競技用工廠賽車
把妹用超跑 這兩者本來就不是同樣路線的 |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Jan 2004 您的住址: 亞歷安星球
文章: 144
|
說到寬螢幕的解析度
如果pc沒有... xbox360總不可能沒有吧... 如果xbox360有...而pc沒有... 那不就.......- - "全民公敵"跟"玩命山道"在360都有出吧... 應該都有對應寬螢幕吧... pc為什麼會沒有呢??
__________________
Time doesn't heal broken hearts, love does! |
||
![]() |
![]() |
Golden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Feb 2004 您的住址: 從來處來
文章: 2,765
|
引用:
成本不只在那台車的做工或材料,很多背後的成本也必須考量在內,包含研發、測試..... 光是測試耐撞性,就不知道要用幾台全新的去把他撞爛,場地、機台、儀器.....一台儀器幾千萬幾億,還有薪水高得要死的工程師,這些都是成本。 當然這些只有他們內部自己知道。 (就如同一顆 CPU, GPU, 不要算研發成本,光是蓋一座晶圓廠,就要花新台幣一千億,所以知道為什麼 nVidia 不自己做晶片了吧?) 至於一定以賺錢為考量是沒錯,但不表示每一個產品都用來賺錢,有時候故意削價賠錢,也是一種策略。 有些公司確實在某些產品,是以賣一個賠一個在賣的,但卻因此可以用來吸引更多的客戶,或者讓同樣的客戶買其它產品,這也是一種策略。 如果你是以台灣售價的話,一千多萬只能買到入門級的超跑而已,那些 400KM/hr 以上的怪物,恐怕在台灣要上億才買得到吧。 (阿湯哥就開一台 400KM/hr 以上的怪物 Bugatti Veyron, 這台剛出來在歐洲售價就高達新台幣五千萬) |
|
![]() |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Aug 2004
文章: 1,739
|
引用:
敗吧∼敗吧∼ ![]() ![]() 如果要入手新主機,我肯定以360為首選 ![]()
__________________
Did you know? There are three kinds of aces. Those who seek strenth. Those who live for pride. And those who can read the tide of battle... ![]() |
|
![]() |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May 2005 您的住址: 中華民國Umbrella板橋支部
文章: 2,453
|
引用:
是呀...話說HALO3也即將要上市了~ ![]()
__________________
дユレгЕみЭЁэみИ公式ДユЬ 暴力Ёみ⑦、銃兛Ёみ⑦、流血Ёみ⑦ゎ含ネホネエ。 "дユレгЕみЭ(biohazard)" 生物災害メ現エ新語。 人間ビ自然環境ズ對ウサ脅威メ与りペ生物學的狀況ビ生物學的危險メ言よ。 ![]() D3ейэЧЁцみ、SIMPLEЁэみИ |
|
![]() |
![]() |
Power Member
![]() ![]() 加入日期: Nov 2004 您的住址: 台灣
文章: 648
|
引用:
是呀…每天經過捷運台北車站的地下街都看到宣傳… 快敗吧 ![]() |
|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Dec 2006 您的住址: Taipei
文章: 8,344
|
引用:
研發測試的經驗很多都可以沿用,並不是從無到有去做的,工程師與設計師及測試人員也是 share的pool, 不是所有參與人員團隊都只做超跑這單一project而已. 而也不會因為做超跑而另外找新的團隊出來做,也是沿用既有的人力加入這個專案. 人事開銷是固定的,測試設備也是共用的,也不是超跑專屬的....兄臺不要把超跑想成多偉大的 東西,只不過是車廠的其中一項產品罷了. 一座晶圓廠也不可能只做一顆型號的CPU, 這個道理很簡單. 也因為它就是這麼有價值的產物,所以更需要高額的毛利才能夠cover回來. 策略性低價吸引客戶的產品我相信不是沒有, 但是以量制價的算盤, 可以在大眾型的低價產品做, 用在超跑這種奢華品上是個不make sense的作法 ![]() 真的七千萬的車,降到六千萬,買的客人都還是那些雲端上的富豪, 客戶不會因為這樣而變多, 而不少有錢大亨還不想買太便宜的車, 那會顯得自己不夠闊氣. 這樣的局勢,讓車廠不從這些富豪身上賺到超跑的錢都難. |
|
![]() |
![]() |
Golden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Feb 2004 您的住址: 從來處來
文章: 2,765
|
如果什麼設備都用固定的,那就不需要研發了。設備很多是固定的沒錯,但以頂級超跑為公司技術前膽,相信一個專屬團隊研發並不為過(這個團隊說不定還大得驚人),設備維護也是不會停止的,並不是一千億花下去蓋的晶圓廠就不需要維護。
而且現在講求分工的社會,很多東西都是外包,或像其它公司購買。 舉個例子吧,我們部門為了要測試一些東西,向某公司購買一套五十萬的測試軟體。如果到時軟體有新功能是我們需要的,那要怎辦?重買。 研發砸入的錢是很難想像的,很多時候砸了大量的金錢研發的東西,最後卻完全沒派上用場(或根本沒上市),相信做研發的都可能有這種感受。(我想很多人都聽過某某大公司原本計劃的產品,最後卻胎死腹中,這些投入的經費,就差不多是丟到垃圾桶一樣) 再者設備也是一個超龐大的開銷,不是你買了他就永遠不會壞。 還有,富人是有錢人,不是凱子。五千萬和五千五百萬是有差的,再者頂級超跑的目的是為了和同業競爭技術,跑車公司最賺錢的絕不在頂端這個領域,用頂端技術吸引別人買次級以後的產品,這也是目前 GPU, CPU 公司的策略。 不過討論這些也不是很有用,因為我們並不知道他們真的成本是多少,但在各類高科技領域,要研發,再多的錢都是不夠的,一件太空衣造價可以高達 2200萬 美金,一台百多萬美金的跑車算什麼?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