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Jan 2002
文章: 455
|
AMD又沒放棄低價市場
沒預算的話可以騎騎散步龍呀 ![]() 在這個階段dual core的東西會貴是很正常得事吧 |
|||||||
![]() |
![]() |
Regular Member
![]() ![]() 加入日期: Aug 2001 您的住址: Mid-Taiwan
文章: 67
|
假如SMT真的是在未來的必行之路,
那麼將來會出現更高階的X2 (Athlon64 X2 FX ![]() ![]()
__________________
啊~~~超級.......嚴重.........失血中........... |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Jul 2004
文章: 224
|
老話一句,
軟體不支援沒效果, 不過等到支援那天起, 這就要變成為遊戲最佳CPU. |
![]() |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Nov 2001 您的住址: 台北市
文章: 2,348
|
引用:
你嘛幫幫忙...............你兩顆CPU的比較L2快取記憶體容量又不一樣,哪有什麼公允的比較點可言?! ![]() 不管是國外各大網站或是劣者親身的經驗,雙核心和單核心在時脈和L2大小都相同的情形下效能幾乎是等號的 像劣者目前這顆4400+的3D效能就和之前3700+相當接近,總之絕不可能有雙核強過單核這種事 誠如前面網友們探討的,想要發揮SMT的優勢就是「絕對」需要遊戲廠商的配合才行 不然的話雙核效能和單核鐵定是相仿的! ![]() 還有就是除了遊戲要支援SMT外,顯示卡驅動程式也要針對SMT來作對應的最佳化才會有更好的效果 不過這問題不大,之前Nvidia已經有放出消息說他們的Driver將來會對市面上的雙核心CPU做最佳化 不但目前一些如影像轉檔.....等應用程式已經看得出Dula Core的優勢外 到了06年第2季雙核心平台普及化後,未來遊戲的支援也是早晚的事了∼ 因此基本上劣者對Dual Core的前景是相當看好的! ![]() |
|
![]() |
![]() |
Regular Member
![]() ![]() 加入日期: Jan 2005
文章: 62
|
我想以後遊戲因該會支援雙核吧
多工處裡對效能也有幫助 |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Nov 2004 您的住址: 北平西路3號
文章: 4,614
|
引用:
從AMD以前的歷史來看,AMD從未讓自家人打自家人的事情發生 就以K8來講,754跟939A64以及即將上市的閃不龍都是一樣, 所以只有等939的閃不龍64上市,3000+跟3200+就會退出市場 中高階改由3800+和3700+撐起一片天,到時3500+高不成低不就 就像現在939的2800+一樣,用八頓M超頻就幹掉它了 |
|
![]() |
![]() |
Power Member
![]() ![]() 加入日期: Jun 2004
文章: 530
|
AMD獨家散步技術 讓您的CPU處於散步狀態 並以此散步慢速打敗P4~~Orz!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Aug 2001 您的住址: 台中
文章: 1,475
|
引用:
引用:
關鍵字出來了,google搜尋一下唄...^^" "Dual Core" "Opteron" "Athlon 64" 是有看到Dual Core Opteron的新聞日期比Dual Core Athlon 64早, 不過量產是哪個先,我就沒深入的去查了... http://anandtech.com/cpuchipsets/showdoc.html?i=2081 引用:
不過新聞與事實或許有出入,但從這篇文章看來,dual core Opterons "應該"是比較早出沒錯 ![]()
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主機 --------------------------------------------- Intel E8400|ASUS P5QL-E|MSI 9800GT|ZIPPY HP2-6500P --------------------------------------------- 此文章於 2005-08-07 03:03 AM 被 chaokai 編輯. |
|||
![]() |
![]() |
Power Member
![]() ![]() 加入日期: Jul 2000 您的住址: 地球
文章: 666
|
引用:
我拿學位,一半是靠平行計算,現在則是在做硬體的。 (1)平行化遊戲引擎,已在台面下發展了幾年,雖是針對PS3與XBOX2,但使用跨平台 語言(C++之類的),轉到x86的PC,也不過一瞬間。 (2)對於遊戲開發者,只要知道遊戲引擎的程式庫如何使用,平行化的原理不需要瞭解, 平行化的效率最佳化,只需少數幾個專家懂即可。就像PC,從8-bit到32-bit, 程式撰寫員一樣在用C、Basic或Fortran進行同樣的進算,感覺計算變快了,而不需知道 編譯程式(compiler)撰寫員的辛勞,更不需要知道8-bit到32-bit之間的硬體架構差別。 (3)我這幾年的觀察。電子業越上游越high-tech,越下游的越low-tech, 製程也是,上游的領先下游會有幾個世代。MB廠單CPU雙核或者做雙CPU, 那要看上游的臉色(技術支援)與其下游(End user)的採購意願。 (4)雙核單CPU應該早就要出來的,不過,散熱與可靠度的問題一直擺不平。 兩個數十瓦的chip擺在一起,而且還要能保證用個幾年不壞,了不起。 這幾年又碰到無鉛與高鉛的問題,不好解決。 (5)鄙人一向很佩服Intel的研發能力,不是佩服她們現在的成就,而是懼怕她們 的研發資源。有錢真的很好辦事。 鄙人時常嫌學校的教授與研究生效率差,她們做研究要花半年至十二個月,鄙人的單位只要兩個月以內,(客戶的耐心通常只有一個月), 效率的差異性主要在資源,不在能力與實力。 鄙人的小研究單位的每個月研究經費,算算是學校教授一年總預算的好幾倍, Intel的研究預算呢?鄙人在研討會與她們交手的經驗告訴偶,Intel認真起來的時候很恐怖。 (6)台灣自己以為是high-tech的,很多部分都只是國外的low-tech。主機板或notebook,鄙人覺得只是高級代工業。 (7)業界,職位越高的,眼光通常越遠,雖然電子業瞬息萬變,但高階主管就是必須 看的到五年十年以後的市場變化與錢在哪裡(台灣適用嗎?呵呵!) 我們這些職位不夠高的,想想年底CPU會不會降價即可。雙核與雙CPU,平行化應用 軟體幾時普及,輪不到我輩傷腦筋。 此文章於 2005-08-08 08:21 AM 被 jenchan201 編輯. |
|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Mar 2003 您的住址: Vancouver, Canada
文章: 15,006
|
引用:
其實這個就是做生意... 研究出來了 可以賺錢 當然要研發下去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