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Aug 2001 您的住址: 台中or桃園
文章: 1,128
|
引用:
如果藍牙你聽得到底噪那是內建的數位擴大器的問題 沒有底噪的選項也很多... 要我說的話各家頂級的耳罩式應該都不會有這個問題.... -- 真的要挑剔的話, 我會說可以看看華為的Freebuds Studio, AKM4377 differential mode 輸出 (dual mono) http://erji.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236342 |
||||||||
![]() |
![]() |
Regular Member
![]() ![]() 加入日期: Jun 2010
文章: 86
|
一扯到音質,就難免上升到玄學,大概沒多久就會出現空氣濕度,懸浮微粒,環境磁場...等對於無線傳導音質的影響∼
大師:今天的耳機聽起來有點悶,無損傳輸被空氣裡面的水氣給污染了,大概過2個小時後會下雨,今天的音樂是不能聽了∼ 此文章於 2023-11-01 05:27 PM 被 michelle-lai529 編輯. |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Aug 2001 您的住址: 台中or桃園
文章: 1,128
|
引用:
diy heaven 之類的有測試frequence response, 暫態, 諧波 只是消費者不願意去看, 以及業者大多只是想貼牌撈錢, 或是亂做犯低級錯誤 (Weiss之前18000USD的串流播放機, 結果buffer 管理有問題, 設定128byte ok, 2048的時候THD噴飛....) |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Apr 2017
文章: 144
|
引用:
我聽便宜到貴的Monster Muse100/Airpods Pro/AT-PHA55BT/FiiO BTR5/SONY 1ABT 都有一個低頻底噪,FiiO BTR5最新底噪也最不明顯,但用iBasso DC03小尾巴就沒這問題 此文章於 2023-11-01 08:33 PM 被 gdrgdr 編輯. |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Jun 2009 您的住址: 厝漢當然是龜在厝裡
文章: 223
|
引用:
+1 藍芽 不管有損無損 主要就是方便~~~~ 是我的話 我會這樣講 ~~~~~~~~~~~~~ 同樣一附耳機 假設他是 有兩種模式 剛好可以無線 也可以 有線。 若你手邊有比較好的桌上系統 那這隻耳機有用線的 聽音樂的 上限 可以而達比較高的水準 反之 若是走藍芽 那效果就看 耳機上的晶片了~~~~但 一隻耳機上的晶片 和純有線的桌上系統要比 真的會有點差別 引用:
以前的確和手機一樣 有些可以換電池 但最近找不到可以換的了 可以換電池 廠商就賺不到你的錢了 計畫性報廢 呵呵 引用:
呵呵~~~~~~ 只能說 藍芽是方便啦 出外沒人拿重重的系統往外跑 就像你買台pc 主機版內建的顯示晶片 你玩普通遊戲沒有問題 你想玩3a 大作 又要 fps 高 特效要全開 還是得買張顯示卡 有線耳機就是這樣 先不要說 那些簡單又便宜的。 假設有一天你買了一隻2萬左藍的藍芽無線耳罩耳機好了 通常這個價格你買的藍牙耳罩 都是雙模的 有線無線都可以用 的那種 ,然後你在有一天帶著你的耳機 去插插看 那些桌上系統玩家的機器 ,你就可以了解 為什麼 有線不死現在還愈玩愈復雜 引用:
嘿嘿 ~~~~~~~~~~~ 你這麼說 我就要請有 家用"串流機" 的人測試一下了 有串流機的人 看看自已的串流機 是不是 那種 走網路線也可以 走無線網路也可以的那種 可以 ab test 一下 走有線網路的聲音 和 無線網路的聲音喔 XD 引用:
不是你木耳 是你的系統 讓你聽不出來 ~~~~~~~~~~~ XD 木耳真的不錯 省錢又容易滿足 聽的出來才是麻煩 要是剛好又喜歡 錢錢又要飛了
__________________
這是一個你努力,都不一定會成功的世界~~~~~~~~~ 此文章於 2023-11-02 02:25 AM 被 厝漢 編輯. |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Apr 2017
文章: 1,436
|
還好啦~ 不要追求無限上綱就好, 很多人以前就分類了.
女音毒挑什麼, 交響樂挑什麼, 爵士樂挑什麼, 都很容易. 以萬元為界(我聽聲音萬元, 買手機也萬元, 筆電2萬元). 有線耳機目前的確是遠超無線/藍芽的任何撥放器. 聽, 除了木耳與否, 也要專心與否, 更要有沒有人/經驗提醒. 有些東西如果提前知道, 你去聽的時候就會抓到差異了. 像我現在不太戴耳機, 跟環境混雜後, 不好追求了.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Aug 2001 您的住址: 台中or桃園
文章: 1,128
|
引用:
Airpod看不出來 隨身產品系列的請避開ESS(同樣晶片在桌面系統表現好, 但是到手機系統通常很糟, 因為功耗問題....) SONY 1ABT主要是SONY萬年數位放大器的問題, 那東西的工作頻率是400K以內 不要對它的性能有期待(SNR通常約90db而已) iBasso DC03應該是CS的晶片(先前我說的就買CSS43131或是AKM的理由.....) https://www.l7audiolab.com/f/measur...f-ibasso-dc-03/ 90db對上113db.... 大概是音響從1990年代到了2010年代的差異 |
|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Mar 2001 您的住址: Rivia
文章: 7,036
|
引用:
如果你連 airpods pro 這種主打降噪的耳機都可以聽得到底噪 你有可能買到山寨版 如果是原廠貨,可以聽得到底噪 我是覺得你可能有耳鳴的問題而不自知 我不知道你是推甚麼耳機 如果 BTR5 聽得出底噪 有可能推過頭了 BTR5 大約就是推 16~22 歐姆上下的耳塞會有比較好的效果 過推或推不動,都有可能聽到一些奇怪的聲音 然後 DC03 小尾巴沒底噪 純粹就是受限於 USB 供電限制 推力本身就不大的原因 然後其實你舉的這些機器根本不算貴 有些還是溢價很嚴重的機器,甚至稱不上好 尤其 BTR5 我這裡隨便一根平衡線都可以買一隻原價 HD800S 有找的 我都不敢說貴了 因為我不知道你有線耳機是哪家聽出底躁? 我是建議找個隨身擴測試 你可以去加煒看能不能借 MOJO 或 HUGO2 聽你那些原本聽得出底躁的耳機 如果還有底躁,你那耳機應該就真的是萬中選一的了.. 引用:
通常有一定等級的隨身系統都不會用 CS 還是會以 AKM, ESS 為大宗 會買 ESS 做隨身機的人,也不會在意耗電的問題 會看晶片買機器,我想不是真的在意音質 DAC 晶片的噪訊比,跟產品做出來後跑出的噪訊比 實際上是兩回事 大約六七年前,手機開始減少 3.5mm 輸出 中國廠就開始無腦堆料 隨身機器甚至還有雙 DAC 晶片 像前面提到的 BTR5 還有單端跟平衡輸出 規格看起來很棒,都有給到 至於好不好聽,需不需要? 那又是另外一回事
__________________
Folding@home with GPGPU集中討論串 Unix Review: ArchLinux●Sabayon●OpenSolaris 2008.5●Ubuntu 8.10 AVs Review: GDTC●AntiVir SS●ESS●KIS 09●NIS 09●Norton 360 V3 ![]() I Always Get What I Want. |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Apr 2017
文章: 144
|
引用:
謝謝分析,原來是我都選到爛產品 除了Monster Muse100是抽獎送的 其他買的時候都以為買到一時之選 時間跨度7-8年都覺得很爛,還以為是BT天限 沒想到都買到ESS的爛東西 |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Aug 2001 您的住址: 台中or桃園
文章: 1,128
|
引用:
我很想說, 你應該回去看看實際的測試報告 CS43131目前是市面上規格最好價格又便宜的行動裝置用DAC 唯一的缺點是32tone 測試底噪會隨著雜訊上升 AKM基本上在行動裝置裡面敢用的不多, 因為貴; 華為是少數肯下血本的 但是Freebuds studio用的AKM設計大概300USD的隨身DAC可能都不容易找... 底噪問題百百種, 最常見的是class D數位放大器問題... 他舉的那幾個例子都應該是數位放大器派別的 不用數位放大器又要省電就只能走class G, 結果會多電源成本.... 差動在隨身裝置裡面是最好要有, 光是可以抵消GND天線端共模雜訊就可能可以增加6-9db的性能 -- ESS低階產品需要special care.... 那個special care通常不是那些公版廠商做的出的, 對, 就是說這些韓國美國和台灣廠... ESS hump有效的對抗solution還是從深圳那邊幾家有心廠商研究出來的 ESS DAC只要走Voltage mode的性能都不是標稱的數據那麼好看, 得要退個5-8年的等級... 而走iv轉換, 輸出阻抗又高, 要對應這問題通常的答案就是difet或是descrete IV設計 另外ESS DAC如果不走IV轉換加上高擺幅輸出基本上都給CS43131打爽的..... 也造就了ESS DAC帳面規格好, 但是變成小尾巴或是隨身DAC基本上實測性能都輸人家幾條街 此文章於 2023-11-02 03:42 PM 被 lifaung 編輯.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