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Power Member
![]() ![]() 加入日期: May 2000 您的住址: 天母
文章: 557
|
以前跟德國同事開會到一半,他說他得先刷卡出去再進來。我跟老美問why? 他說超時加班的話,工會代表會找公司麻煩,後者很不愛這樣~
小英在專機上跟記者們說的"你們要自立自強"那畫面常被抓出來酸,但不是真話嗎? 政府能明幫勞方的就是基本薪資與勞動法律,真正能給資方壓力的工會組成、勞檢實務等還是得靠勞方自立。 那種台商企業老闆自肥換車自爽的環境、外商有權有爽的環境,我都待過。連在後者的環境,福委會以及勞方代表都有勞工不願進來監督,就可以知道台灣勞工的權益,真的跟國外那種自己爭取的差很大。 引用:
|
||||||||
|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Sep 2001 您的住址: 高雄
文章: 2,172
|
引用:
不只日本喔,韓國、新加坡都有限制,歐洲也很多國家有規定上限 美國沒有明訂上限,但是用很高的加班津貼去讓雇主盡量不讓員工加班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Apr 2017
文章: 1,447
|
台灣勞工不是不願意爭取, 是不願意自己出頭去爭取, 但願意共享, 更甚者把出頭的幹掉..
我看過很多傻傻地從國外回來以為還在不同的時光環境, 帶頭跟公司爭取, 訴諸法規. 譬如要求5000, 實際上爭取到了3000, 全員共享, 但上頭記恨, 下面配合把出頭鳥搞掉了. 血淋淋的現實~ 好幾次看到這種過程, 總覺得你不敢出頭就算了, 也不要配合搞人, 但, 現實很殘酷. |
|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Sep 2001 您的住址: 高雄
文章: 2,172
|
引用:
台灣勞工真的不知道為什麼都團結不起來 南韓航運龍頭HMM前幾天近半的員工集體離職,抗議8年來都沒有調薪 這種事情台灣永遠不可能發生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Apr 2017
文章: 1,447
|
引用:
我上面不就寫得很清楚? 原因就是那種達到目的後, 翻臉比翻書快的自私自利性格. 不是說國外沒有, 而是台灣/華人對於這種作風的容許值很高. 意思是說人們不會群起攻擊這類作風的人, 這也跟喜好奸巧的社會風氣有關. 所謂的奸巧就是取得自身最大利益的途徑的一種捷徑. 華人並不佩服強者, 而是覺得他好傻, 不懂得社會現實, 對不對~ 所以說啦.. 我也變質了, 學會沉默. === 多思考觀察, 就會發現追求公利(公共利益)的都死很快. 追求小團體利益的反而能日漸成長, 這應該是無庸置疑的現象. 此文章於 2021-08-31 10:48 AM 被 Earstorm-5 編輯.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Feb 2015
文章: 398
|
台灣不是沒有勞工運動噴發的時期阿
但四處鬧的下場是迎來工廠跑大陸跑東南亞 連我媽都記得當年做紡織業一大堆同事沒多久就跟著工會鬧一次 結果下場就是老董直接把整個廠收掉幾百人直接失業 在開始爭取勞工權益沒多久就碰上產業大西移 這"慘痛"教訓當然會讓認為別過度爭取的聲音蓋過應該主動爭取的聲音 何況從多久以前一直都有產業在大陸在東南亞在印度不好做要回來的消息 結果呢??到底是回來了多少?? 而當前不要說幾十萬人在大陸 現在為了多點錢去各地當台幹台勞的共有多少人了?? 而一直轉型成餐飲旅遊服務業為主的產業結構這幾年爛成這樣 彷彿整個台灣都只看那幾間科技大廠吃飯 還有心力跟膽量玩抗爭的還能有多少?? |
|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Sep 2001 您的住址: 高雄
文章: 2,172
|
引用:
這段講的也是事實,回想一下小時候真的蠻多勞工運動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