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Ju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May 2002 您的住址: 地獄第七層
文章: 992
|
引用:
應該是十幾年20年前會被笑吧,大概樓上記錯時間點口誤啦 ,不過表達意思一樣 的確近幾年做的有聲有色了 |
||||||||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Jan 2002 您的住址: 閃亮亮的永和*~
文章: 6,096
|
引用:
資方變更勞動條件,而勞工不接受的話,勞工可以到地方勞動局辦理資遣,這樣公司就必須依資遣規定辦理。 |
|||
![]() |
![]() |
New Member
加入日期: Apr 2014
文章: 3
|
引用:
現代汽車五年前沒有被人笑 |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Sep 2001 您的住址: 台北市
文章: 1,034
|
引用:
+1 現代汽車被笑的年代是25到35年前的事,大概15年前就沒什麼人敢笑他們了(至少臺灣已經沒資格笑他們了)
__________________
================= 我從來不把錢當錢看 我都是把錢當命看! ![]() ================= 所謂理論,就是大家知道為什麼,但實際上行不通 所謂實務,就是沒有人知道為什麼,但實際上行得通 本公司已經完美結合了理論與實務: 什麼都行不通,而且沒有人知道為什麼 ![]()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Oct 2017 您的住址: 我會遵守版規,並保持禮貌
文章: 369
|
至少我買車不會考慮現代汽車
|
![]() |
![]() |
Regular Member
![]() ![]() 加入日期: Sep 2003 您的住址: 震怒市
文章: 55
|
這不就是上個世紀的大汽車廠嗎
![]() 又被拿出來吵冷飯 冷飯熱炒+砍人 臺灣的二代接班真的都很沒創意... 然後什麼週刊就最喜歡吹捧這種短視的手段 ![]()
__________________
當時一起度過的日子,我不會忘記 此文章於 2019-09-08 03:38 PM 被 henryyeh0731 編輯.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un 2018
文章: 73
|
就一堆業配,不然台灣有多少人在買雜誌看
都說賠錢縮規模了,也不算什麼吹捧,講述事實而已 而且第一代就有了不起了嗎,從頭開始就是靠政府保護,老闆靠官場人脈拿補助? 此文章於 2019-09-08 04:11 PM 被 Melia1830 編輯.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Apr 2017
文章: 1,436
|
引用:
其實我覺得這都是因為"接班人沒有足夠的專業能力"所以只能做這種處理方式. 說真的從以前當小技工到現在經常看整廠規劃, 而且不少公司都二代甚至要到三代. 很多都不是本科生又沒有先進去公司每一個部門區塊都好好歷練過, 打基礎. 結果處理事情都是看文書報表型, 概念都是看接觸什麼人給他的嘴砲. 更別提在產業"上下游"都有一定的認識, 進公司先升級特助後衝扶輪社流程吧? 然後就整批新生代分區辦各種會吃吃喝喝演講頒獎但技術上各自都不會~ 想說底下有人會做就好, 但又無法好好分辨, 搞小圈圈寵幸狗腿子, 計較員工薪水. 接著就.. 台灣的現況. |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Aug 2006
文章: 174
|
以前是代工
現在依然是代工 只是多兩個字 不過說真的 還是代工 補貼這種東西 很麻煩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Dec 2000 您的住址: Taiwan
文章: 159
|
經營出一個有國際競爭力的企業,超難的。
裕隆現在是在斷尾求生存,不做代工,就等著倒閉吧。想起以前的大慶汽車,在台灣組裝生產速霸路,後來就倒了,可惜呀。 全世界的車廠,未來的五年到十年,都不好做。原因有很多。 其中一個主因是世界各國政府,為了都會地區的空氣品質,減少塞車與停車位,降低交通事故,鼓勵國民不要買車,搭捷運,公車,地鐵,或騎單車,是不可逆的趨勢。 看看日本與歐洲國家,買新車的越來越少。台灣也慢慢看到這趨勢,至少在大台北都會區。 ----------------------------------------------------------------------------- 從2018年開始中國汽車界開啟了"車企洗牌運動",很多自主品牌都被捲了進去,實力強的銷量下跌,實力弱的工廠直接停產,當然這場"噩夢"不僅僅只在自主品牌身上發生,有些合資品牌也沒能倖免,鈴木退出市場、福特銷量猛跌、法系全體崩盤。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