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Regular Member   加入日期: Sep 2003 您的住址: 台中縣 
					文章: 63
					
				 | 引用: 
 最多了不起刑求 這句說的真是風輕雲淡 有多少無辜的人因為刑求出來的自白被法官判死刑 徐自強案好像就是侯友宜擔任總指揮下刑求出來的 | ||||||||
|  2016-07-09, 01:07 PM
			
			
	#41 |   | 
| Power Member   加入日期: Apr 2014 
					文章: 531
					
				 | 最多了不起刑求 逼供是他嘴自己要說的 畫押是他手自己要簽的 | ||
|  2016-07-09, 01:24 PM
			
			
	#42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Nov 2010 
					文章: 324
					
				 | 引用: 
 新聞描述比較清楚, 他有帶區長過去,當然區長會先調查好當事人的戶籍資料. 因為當事人在ICU,外面有他兒子在, 所以與兒子閒聊, 發現當事人戶籍設在該區的戶政事務所,不是住家, 又與家人數年沒聯絡, 覺得這個人似乎另有隱情, 又懷疑是不是與水蓮山莊有地緣關係, 所以後來請區長與專案小組聯絡,提供線索. 後來專案小組記者會說, 沒有收到副市長的線索, 可能是區長聯絡的關係或是專案小組早已經有線索. 水蓮山莊事件與這次爆炸案沒有關係. 老刑警都會聯想很多的, 辦公室的老前輩有些人DEBUG時也會聯想很多, 當然也有的有中,有的沒中. | |
|  2016-07-09, 10:47 PM
			
			
	#43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Nov 2013 
					文章: 479
					
				 |  | 
|  2016-07-09, 11:17 PM
			
			
	#44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pr 2015 
					文章: 454
					
				 | 引用: 
 你要硬ㄠ也可以啦 起碼在沒照會的時候 誰會這樣介入阿...... 最重要的還是,為啥這種不在其位的還要領導實地作業的? | |
|  2016-07-10, 12:43 AM
			
			
	#45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May 2015 
					文章: 1,017
					
				 | 引用: 
 介入什麼? 侯友宜變超北副市長 不用知會臺北市政府 臺北市警力也聽他調配? 任何犯罪事件 你有線索 也可以打110提供偵辦方向 警民合作 | |
|  2016-07-10, 02:02 AM
			
			
	#46 |   | 
| Master Member     加入日期: May 2001 您的住址: 風城 
					文章: 1,814
					
				 | 至少超過20年了 柯南還沒長大?? 
				__________________ 數位流系統全部到位,好好聽音樂,音樂好好聽。  重機的奧妙之處,就是 在併排行駛、鑽車縫時,它視同機車… 在爭取路權時,它又視同汽車…   | 
|  2016-07-10, 03:55 AM
			
			
	#47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Nov 2012 
					文章: 2
					
				 | 引用: 
 因為這兩句神邏輯才進來的  侯友宜喔 看看八仙的處理方式 以前說的 http://pcdvd.com.tw/showpost.php?p=...18&postcount=80 | |
|  2016-07-10, 04:01 AM
			
			
	#48 |   | 
| New Member 加入日期: Oct 2005 
					文章: 8
					
				 | [QUOTE=noname]因為這兩句神邏輯才進來的   刑求到冤獄判刑 中間有多少關卡? 檢察官 偵查庭 一審 二審 再審 ...還有辯護律師 我從沒說 刑求是對的 如果是冤獄 中間的這些關卡 都只看刑求的口供? 九品芝麻官也沒這樣誇張 刑求是不對的 但是你看看 老美的人氣王 要刑求可是大家拍手叫好的 還是學菲律賓 連刑求都不必了 警察說你有賣 就有賣 路邊請你先吃子彈 好了 離題了拉 我覺得 多個人給意見 快點破案是對的 他也算是有經驗的老警察 造神就不必了 | 
|  2016-07-10, 07:52 AM
			
			
	#49 |   | 
| Regular Member   加入日期: Jul 2001 
					文章: 57
					
				 | 引用: 
 侯有宜曾幹過刑事局局長和警政署署長, 要刑事局或台北市警力協助調查應該叫得動 | |
|  2016-07-10, 09:04 AM
			
			
	#5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