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註冊 常見問題 標記討論區為已讀

回到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 數位影音討論群組 > 音效討論區
帳戶
密碼
 

  回應
 
主題工具
kk790814
Regular Member
 

加入日期: Mar 2007
您的住址: 台中縣
文章: 70
引用:
作者聳鐵人
那怪物級擴大機不就要吃土了,因為沒有喇叭承受得住

還有音量開到最大,喇叭還沒爆,耳朵先爆掉

耳朵不會爆掉喔.放工廠又不是放家裡!

引用:
作者ayrtonyang
功率過大不會燒喇叭嗎?我就不信了!........真的很淺.還去多去看看文章吧.雅瑟S520一大堆人用大功率來推.

S520貴松松之前有大約看一下.沒去注意是不是大功率!
     
      
舊 2015-03-29, 08:53 PM #4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kk790814離線中  
ayrtonyang
Regular Member
 

加入日期: Mar 2014
文章: 65
引用:
作者kk790814
耳朵不會爆掉喔.放工廠又不是放家裡!


S520貴松松之前有大約看一下.沒去注意是不是大功率!

S520才5000不是5萬你有沒有記錯
 
舊 2015-03-29, 09:27 PM #42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ayrtonyang離線中  
聳鐵人
*停權中*
 
聳鐵人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Jan 2015
文章: 406
阿水老闆的喇叭在台灣都很便宜,在國外才是2倍價,可能有人是去國外買的
舊 2015-03-29, 09:33 PM #43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聳鐵人離線中  
szerelem
Golden Member
 

加入日期: Jul 2001
文章: 2,846
引用:
作者ayrtonyang
S520才5000不是5萬你有沒有記錯


我買過第一代透明震模金屬盆錐的,記得當時才3900的樣子...
當時用NAD 302跟同學的P25mk2推起來整個漏氣
舊 2015-03-29, 09:47 PM #44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szerelem離線中  
聳鐵人
*停權中*
 
聳鐵人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Jan 2015
文章: 406
引用:
作者szerelem
我買過第一代透明震模金屬盆錐的,記得當時才3900的樣子...
當時用NAD 302跟同學的P25mk2推起來整個漏氣

曾孤狗了解,第一代S520音質較差,第2代才比較好
舊 2015-03-29, 09:51 PM #45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聳鐵人離線中  
lis29570
Advance Member
 

加入日期: Sep 2011
文章: 314
引用:
作者linjunan
晶體配對:有些人只要聽到晶體配對就願意拋出很多錢,但就過來人的經驗:配對是配爽的。就算是用晶體測試儀配出來的晶體,在幾百個小時後,特性就會跑掉,輕者聲音的層次感變差、重著直流就變大了。


想到頑家大的配對方法
http://blog.xuite.net/componentbeggar/twblog/123428030

要考慮溫度的話
輸出級、功率晶體要配對要直接鎖在實際裝機的散熱片上測才會準,輸出級晶體有並聯的話還要鎖上同數量的晶體同時測
小信號晶體配對還要把環境溫度弄得跟實際在機箱內工作時一樣......

之前想說要用頑家大的線路自己配台dynahi,連機箱、部分晶體都買了,後來卻去搞了台梁老費加洛耳擴
舊 2015-03-29, 09:51 PM #46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lis29570離線中  
szerelem
Golden Member
 

加入日期: Jul 2001
文章: 2,846
引用:
作者聳鐵人
曾孤狗了解,第一代S520音質較差,第2代才比較好


當時窮學生的我自認供不起這日後號稱C/P爆表的平價銘器只好果斷認輸出脫...
即使到現在我大概也還玩不起所謂能挖掘出它真正潛力的好amp
舊 2015-03-29, 10:12 PM #47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szerelem離線中  
ayrtonyang
Regular Member
 

加入日期: Mar 2014
文章: 65
引用:
作者szerelem
當時窮學生的我自認供不起這日後號稱C/P爆表的平價銘器只好果斷認輸出脫...
即使到現在我大概也還玩不起所謂能挖掘出它真正潛力的好amp

其實我覺得發揮出對的起它價格的聲音就夠了.然後少上網跟別人比較就OK了.我現在系統喇叭跟擴大(訊源)比例也是1:1
舊 2015-03-29, 10:25 PM #48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ayrtonyang離線中  
linjunan
Elite Member
 

加入日期: Jul 2001
文章: 4,704
引用:
作者lis29570
想到頑家大的配對方法
http://blog.xuite.net/componentbeggar/twblog/123428030

要考慮溫度的話
輸出級、功率晶體要配對要直接鎖在實際裝機的散熱片上測才會準,輸出級晶體有並聯的話還要鎖上同數量的晶體同時測
小信號晶體配對還要把環境溫度弄得跟實際在機箱內工作時一樣......

之前想說要用頑家大的線路自己配台dynahi,連機箱、部分晶體都買了,後來卻去搞了台梁老費加洛耳擴


田老大前一陣子改玩D類去了。

先前小弟在配對時是直接裝在A30的pcb上、以相同的工作環境來挑選。另外,也跟對岸的雨後初晴買過,結果都不差多:一開始直流非常低,一陣子後慢慢的直流「大」給你看。實際上我在玩「機器」,不敢拿喇叭來開玩笑,有準備專給給diy機子用的喇叭與耳機。
舊 2015-03-29, 10:46 PM #49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linjunan離線中  
windhm
Senior Member
 

加入日期: Oct 2004
文章: 1,388
引用:
作者linjunan
windhm 兄不好意思,小弟是針對「東西」不是針對「人」。早上在騎車中休息時用手機打的,言語上的不敬還請您大人有大量。

############################################

1969 這是老外十多年前提出的設計,與PASS的ZEN系列算是DIY族必經的兩種設計,相信大部分的DIY都有玩過。1969是使用「特性良好」的「中功率晶體」,以「級數」最少的情況下推動喇叭。那線路在對岸那有改的面目全非、也有少部分依原設計規畫,但,在HIFIDIY那爬文久了就會發現大部分是抄來抄去,B抄A的再改一點、C再抄B的又再改一點,已離原創的精神很遠了,例如,你PO的照片看來是採用大功率鐵殼功率晶體取代原來的中功率晶體→通常中功率晶體的特性會比大功率的晶體好很多,只是對買家而言,大功率晶體看起來就是比較威猛.....

當年玩這設計時,發現兩個問題:晶體的配對與輸出交連電容。

晶體配對:有些人只要聽到...

不過就是專業的與新手之間的想法有些出入罷了, 不必介意, 是個人野人獻曝了.
不過, 聲音確實是主觀的, 因為從音響出來的必然存在著失真, 不然所有擴大機和喇叭都該只存在一種聲音, 甚至更多高級音響追求的是個人主觀的喜歡, 而不是無失真.
以LM3886為例, 其實個人有在Fabio兄那聽過(PM0.5n內建的也是), 一樣的DAC與喇叭, 不錯, 但不如1969這組在人聲上讓我如此喜歡, 也就是個人較偏好這種失真.
另外就是個人覺得在音響這塊領域, 商人給了太多包裝要你掏錢幫忙買廣告; 而專業的user給的建議門檻卻過高, LM3886與1969一組也不過就幾千可以買到, 即使拿來當驗證用的器材花費都還好, 有興趣的自然會鑽研更進一步, 沒那麼有興趣的拿來當比較基礎, 選擇更好聽的廠機不也是一個很好的做法.
以上是一個新手的想法, 也是之前個人留言給你的初衷, 不是每個人都有興趣了解這麼多, 簡單的給個建議, 就你的經驗說明優缺點就夠了(當然你沒有義務這麼做,這就隨你高興囉), 畢竟音樂才是目的, 音響只是手段.
想知道更多的, 自然會去找答案.
舊 2015-03-30, 11:04 PM #50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windhm離線中  


    回應


POPIN
主題工具

發表文章規則
不可以發起新主題
不可以回應主題
不可以上傳附加檔案
不可以編輯您的文章

vB 代碼打開
[IMG]代碼打開
HTML代碼關閉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2:23 A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