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Dec 2005
文章: 1,065
|
引用:
從根本上來說..上至當政者及所有政府機關單位部門都這樣.. 民脂民膏?是個屁....有利益皆是個個.吃乾抹淨的.... ![]()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Nov 2013
文章: 23
|
當年我失業2年
房子差點被查封 所以只要有錢就去繳房貸 健保費2年沒繳 一家3口欠健保費4萬多 最後是去辦分期 分40期 一期1000多然後再加上當月要繳的 一個月大該要3000(全家) 當我們在網路上說應該取消華僑繳3個月就可看病的優惠 就被說是鬥爭 我失業不能免繳 他出國爽快卻可以免繳 這樣還不改革 有大是大非嗎? 哪一個黨擋下來的呢? 昨天工會的單子又來了 勞保費又被加高了 原本我個人3個月一期是7800元 現在是8100 多繳 少領 延退 然後勞保多繳 健保費就跟著提高 當我們在網路上說應該對於高收入者多收點健保費 就被說是仇富 好吧 既然不叫富人多出一點 那就窮人多付一些吧 再打個比方好了 有一個歌星在小巨蛋連唱好幾天 聽說賺了近2億 像這種的就可以修法多收一點 有人會說這樣還有誰要辦演唱會 古人有講 殺頭生意有人做 只要有賺 別怕沒人做 此文章於 2013-12-10 12:37 PM 被 envision88 編輯.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May 2009
文章: 22
|
引用:
會跑早就跑了,一年繳20萬,他也可以選擇自費還比較划得來 不繳就限制出境就好了,看他們受不受得了 但是... 政府、利委是那些大老闆養的,所以不可能會做什麼有力的事出來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May 2009
文章: 22
|
引用:
不曉得bxxl網友有沒有買過股票? 除息權不管除多了,都會從你的股價上扣回去,比如你買一張10元的股票,今年這張股票配你1000元的股息, 你這張股票除完息就剩9元了,只要沒填息,你這1000元的股息都是假的。 這樣算有賺到嗎? |
|
![]() |
![]() |
New Member
加入日期: Jun 2013
文章: 8
|
引用:
照你這麼說,以後規定公司都不要配股息和股利就好了 反正只是左手換到右手嘛 |
|
![]() |
![]() |
Power Member
![]() ![]() 加入日期: Apr 2004 您的住址: 新竹/台北
文章: 652
|
引用:
我有買過啊, 我一年股利還有幾十萬, 而且我現在已經退休了, 每年因為股利要繳的補充保費還比地區人口的保費要高. 但我仍然支持股利要繳補充保費. 你說的除息股價會扣掉價差我當然知道. 但我更知道, 包過美國台灣, 大多數國家的所得稅, 股利所得都認定為收入. 這當然是有他的道理. 一則是如果公司穩定經營, 每年賺的錢一樣, 配發一樣的股利, 如果公司一股10元, 每年賺到一元, 完全配息, 第二年你還是一股, 多一元利息 長期來說你就是一股,每年多一元利息, 你說這不算收入嗎? 當然股價的市場波動很大, 公司的經營狀況會變, 但基本上的道理就是這樣. 況且你不一定要買單一公司的股票, 買ETF的話, 還是有股利, 波動跟風險就小多了. 另一個層面是考量完整的稅制的話, 不僅股利要課所得稅, 證券價差也要課所得稅 (美國兩種都有課) 狀況1: 如果你10元買, 11元賣(除息前)賣掉, 所得是1元資本利得, 0元的現金股利 狀況2: 如果你10元買, 除息前11元, 除息後股價回到10元+1元現金股利 所得是 0元資本利得, 1元的現金股利 這兩種情況的總所得都是1元. 只是台灣現在沒課股票的資本利得稅(也就是前一陣子吵來吵去的證所稅), 才會讓你覺得股利也不應課稅. 其實是兩種都應該課稅. 有人會說股票有時會虧錢, 稅制上通常也有設計, 三到五年內的盈虧可以互抵. 不過台灣因為都免證所稅了,這一項也用不上. 總之, 我算是有相當股票部位的人, 不用交證所稅,我就覺得有點賺到了. 股利部分繳所得稅跟繳補充保費,我都覺得是合理的. |
|
![]() |
![]() |
Power Member
![]() ![]() 加入日期: Jan 2003
文章: 518
|
引用:
這部分..個人認為是有問題的 以您的假設,如果該公司改成不發股利 理論上今年股價10元,明年變成11元,後年12元 您說這算收入嗎? 算的話 健保補充保費與證所稅應該要齊頭平等 (反正當局者很喜歡搖公平正義的大旗) 另外,您說" 不用交證所稅,我就覺得有點賺到了" ,可是我國證交稅其實不低 就好比台灣汽油價格不含燃料稅,卻拿隨油徵收的國家來比較油價 這似乎有點不太客觀 其實,多說無益,看市場狀況能看出點端倪 今年指數波動..夠小了吧? 今年成交量能..夠少了吧? 搞到沒人想來賭場玩,表示這賭場的遊戲規則真的有問題了! |
|
![]() |
![]() |
Silent Member
加入日期: Sep 2013
文章: 0
|
健保局:『800億算啥,我一下就花光了』
|
![]() |
![]() |
Power Member
![]() ![]() 加入日期: Apr 2004 您的住址: 新竹/台北
文章: 652
|
引用:
老實說我完全不覺得市場有什麼問題. (1)你可以去證交所把各國股市周轉率(=成交金額/市值)翻出來 周轉率下降是各國股市的普遍趨勢, 不獨台股. 我之前有特別看過, 心得待會再貼另一篇. (2) 週轉率高有什麼好處? 我是看不太出來. 以領股利來講, 重點是企業營運吧. 如果你講台灣企業的競爭力好像不太夠,還算是個點. 高周轉率,不過就是股民買來賣去. 從總體市場的角度, 企業獲利會增加整體投資人的獲利, 週轉率高則會產生更多手續費, 從而減少整體投資人的獲利. 我個人的模式是比較低周轉率, 不覺得有啥問題. (3) 可能有人會想股市熱絡->股票才容易漲 我覺得這是投機觀點, 並不是投資觀點. 而且美股漲這麼多周轉率還是在掉, 重點還是企業獲利前景. (4) 比較投機的操作, 做短線或做波段, 通常也不會去除息, 既然不除息就不受補充保費的影響. 會受影響的反而是我這種喜歡長抱的, 而我們對周轉率的貢獻本來就很低. 從邏輯上來講, 完全看不出補充保費會降低周轉率. |
|
![]() |
![]() |
Power Member
![]() ![]() 加入日期: Apr 2004 您的住址: 新竹/台北
文章: 652
|
補充上一貼:
最近常看到一些抱怨台股量能不足, 券商關門或刺激股市的新聞等等. 去證交所把各國股市周轉率(=成交金額/市值)翻出來. 觀察 (1) 台股現在的周轉率跟美國紐約股市差不多 (2) 金融海嘯後的近幾年, 各國股�**鷁M從谷底回升, 但各國周轉率都有明顯下滑的 趨勢. 包括創新高的美股, 週轉率也持續下滑. (3) 台股在2003年左右的周轉率約191%, 當時紐約股市約90% 現在兩邊差不多, 我覺得台股現在應該算比較"正常". 2003年市股市低檔,週轉率還這麼高, 是以前周轉率太高了.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