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Nov 2012
文章: 0
|
引用:
如果沒記錯,許銘傑95年亞錦賽時19歲,力拚南韓五局不失分。當時的許的沈穩較之小曾好很多。小曾的心理素質要好好磨練! 95年尚未開放職棒球員參賽,也還在鋁棒時代。經歷93年台灣職棒再度廣編二隊的陣痛,當時業餘中華隊實力不如日韓許多,93年亞錦賽也歷經慘敗,95年當時是奧運資格賽,貓仔對韓先發的壓力著時不小。 |
||||||||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May 2001 您的住址: Andrew Blake 的攝影棚
文章: 9,201
|
引用:
國內年輕球員資質不差,比較欠缺抗壓性、與面對大場面強打的實戰磨練經驗; 小王走過MLB的大風大浪,面對日職對手展現的沉穩控球,足以提供借鏡!! ![]()
__________________
[YOUTUBE]8-EzAew1U98[/YOUTUBE] ![]()
|
|||
![]() |
![]() |
Power Member
![]() ![]() 加入日期: Feb 2001 您的住址: 台灣苗栗
文章: 573
|
引用:
回想起這場比賽,最令人惋惜的是同期的強投吳俊良與曹峻揚, 後來都因傷提前結束球員生涯。 台灣青棒為重點發展,運動人口有限但仍能發展職棒並登上國際 舞台,主因之一為持續出產有天份的年輕投手,但不健康的青棒 投手調度造成他們日後受傷比例高得嚇人,實在令人扼腕。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Sep 2012 您的住址: 台南
文章: 5
|
王建民、郭泓志這些1980出生的選手紛紛年長,一度好的選手出現斷層。
不過這次WBC可以看出來1985~1990出生的選手已經慢慢成熟開始能遞補上來,這是好現象。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Nov 2012
文章: 0
|
引用:
國內年輕投手的旅外風,讓台灣在國際賽許久不見一戰成名的業餘強投了。遙想95年許銘傑、99年蔡仲南、2001年張誌家、陽建福.................... |
|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May 2001 您的住址: Andrew Blake 的攝影棚
文章: 9,201
|
張誌家 1980年次,林恩宇 1981年次,也算小有名氣的潛力投手,
可惜前者因成名太快的個人操守因素,後者身體被操壞,讓中華隊少了二位先發大將!! ![]()
__________________
[YOUTUBE]8-EzAew1U98[/YOUTUBE] ![]()
|
![]() |
![]() |
Power Member
![]() ![]() 加入日期: Feb 2001 您的住址: 台灣苗栗
文章: 573
|
引用:
從第一屆金龍旗就開始留意蔡仲南,還記得第一次在電視上看到他投球 並不是一開始就上來,非常特別。 那場球北體因為名單出錯,野手必須投一個人次才能換上預訂的先發。 蔡仲南一上來就是140KM/HR速球連發外加指叉球,令人驚艷。後來又與 松坂大輔同場較量,投出國際賽代表作。 可惜後來也因傷提前結束球員生涯,空留遺憾。這些投手都是國家珍貴 資產,要是他們都能保持健康,經典賽何愁可用投手不夠多。 |
|
![]() |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Nov 2012
文章: 412
|
插播一下
波多黎各1:7美國~比賽結束 ![]() ![]()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Nov 2012
文章: 0
|
引用:
一直想著快點拿一次WBC冠軍的美國隊,這次整合與調整感覺上比前二屆好很多,尤其投打的平衡比多明尼加、波多黎各、荷蘭等隊好,我預估不僅能順利殺入四強,而且極有机會首次奪冠。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Mar 2011
文章: 652
|
引用:
我們也不用聊聊你的"荷蘭經驗"或是韓國棒協體制不如荷蘭???很多事都是事後諸葛比較容易 ![]() 此文章於 2013-03-13 02:46 PM 被 LDSKING 編輯.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