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Dec 2010
文章: 8
|
一堆只敢躲在帳號後面假道德的鄉民.....
法律都不懂得遵守還道德呢.......... 少假了.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Oct 2010
文章: 0
|
【動物星球】
高雄柴山上 一群猴子聚在一起取暖 每天看人不爽,就對別人丟石頭、吐口水 張牙舞爪,樂此不疲,蔚為奇觀。 自命清高,攻擊性強,請勿餵食。 ====================== 【說文解字】 孟子曰:「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幾希。」 語譯 孟子說:「有些人的言行,跟畜生其實也差不多了。」 ====================== 【人間福報】 最近兩則拾金不昧的報導 施恩不望報,為善不欲人知的善行 令人感動,值得敬仰。 ====================== 【莊園文化】 看吧,天帝我早就一直說嘛,人本來就是要拾金不昧啦。 太好了,趕快寫第十八封信,說我已經成功播下人間美的腫子了。 反正我們永遠出一張嘴就好,把別人的善行通通拿過來消費一下、沾光一下,就OK了嘛。 呵呵,這樣就沒人敢說我們像猴子了 猴孫們,大家繼續丟石頭、吐口水吧,棒猴者死~~~~ |
||
![]() |
![]() |
Amateur Member
![]() 加入日期: Apr 2001
文章: 37
|
引用:
原文是這樣斷句的嗎??? 差這10分之1秒解釋差很多耶 大大您有沒有考慮出來選立委或當名嘴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un 2010
文章: 899
|
引用:
"道德"本來就是由一些人決定一群人的行為標準啊,是沒有標準可言的,誰的聲音大,能夠洗腦別人,誰就是"道德" 對於奉"道德"至上的衛道人士而言 所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真諦就是,"我不喜歡的,你也不能喜歡" "我所接受的,你也必須要接受" |
|
![]() |
![]() |
Ju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Jul 2002
文章: 772
|
引用:
台灣是人治社會,別搞錯了 ![]() ![]() ![]() |
|
![]() |
![]() |
Amateur Member
![]() 加入日期: Sep 2006
文章: 35
|
|
![]() |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Apr 2001 您的住址: 高雄
文章: 2,247
|
柏楊曾說,他說中國文化有不是之處,卻並沒有說過中國文化一無是處。
我借仿一下,在此批評法律僵化的諸君,也許也跟我一樣,我們從未說過法律「一無是處」。 法律是一條防線,防止社會上的諸般行為太過逾矩,這點是值得肯定的。 不過它也絕不可能「至高無上」,凌駕一切價值判斷之上。 若是如此,我們為何還需要法官來自由心證呢?直接建一個龐大的資料庫,將資料輸入等結果不就得了嗎?還要法官幹嘛呢?
__________________
簽名檔真是礙眼…還是讓版面乾淨點吧! |
![]() |
![]() |
Ju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Dec 2004
文章: 864
|
有些人搞錯了一些東西
我想沒人堅決反對拿點合理報酬這件事 在雙方合意之下當然沒有任何問題 現在重點是失主不樂意給這筆錢的情形要怎麼算? 變成強迫要給的話一切就變質了 且不論失主經濟狀況怎樣 哪有失主的意願可被完全無視這種事 而且其實現行法律這點是可以協商的 不是你說3成就3成 3成是最多可拿的上限 孔子那篇文只說該拿你就拿 裝聖人只會壞了規矩讓別人難做 可沒叫你人家不給還厚著臉皮硬要 這是兩回事好不好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Sep 2006
文章: 32
|
失主不想給,拾獲者還想要報酬就成了厚臉皮?
這樣詮釋有失偏頗 為什麼失主會不想給報酬?是小氣?還是家境清苦? 是前者的話,我想這篇應該沒人幫失主說話了吧! 大家會聲援失主也是著眼在家境清苦這點上 拾獲者也是要考量這點 以免符合了法律卻違反了公義 但是拾獲者向失主索討報酬是合理的(以法律規定) 失主給報酬表達謝意也是應該的(拿一半也無妨大家高興就好) 此文章於 2010-12-18 07:37 PM 被 chan973573 編輯. |
![]() |
![]() |
New Member
加入日期: Aug 2008
文章: 1
|
引用:
法律之所以比道德更有公信力,原因就在於它能夠服從一些普世價值 比如自由平等,比如尊重人權 道德往往因人而異,因地制宜 中東的道德是可蘭經,歐洲的道德是聖經,美國的道德是其立國文獻,中國的道德是忠孝仁義 那麼,在這些道德相碰撞的時候,誰才是正確的? 符合良知就是正確的,這是理性論者的說法 那我請問你,不吃豬肉和女生蒙面巾符不符合你的道德良知? 但那是符合阿拉伯人的道德良知的,有點品格和教養的伊斯蘭教徒都知道要那麼做 所以道德是不存在普世價值的 真正由理性與客觀的世界誕生的產物是法律,法律是存在普世價值的 只要政體相似的國家,如民主國家,它們也會有同樣的立法精神 一個生活在文明世界的理性人類,就應該學會遵守法律,以及在法律所允許的範圍內,尊重他人合法的自由權利 這是每一個民主國家的立國文獻中給予其人民的承諾 至於道德觀,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把不同的尺 有些行為別人認同,你不認同,那只能說明彼此屬於不同的社群 你可以和他道不同不相為謀,但他人基於合法權利的自由行為你必須尊重 否則的話我們和中東和非洲那些野蠻人有什麼不同?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