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註冊 常見問題 標記討論區為已讀

回到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 其他群組 > 七嘴八舌異言堂
帳戶
密碼
 

  回應
 
主題工具
虎斑貓
*停權中*
 

加入日期: Dec 2004
文章: 222
引用:
作者arzbond
所以以樓主的理論....

新加坡應該比中國強10倍有於吧....

but...新加坡敢在國際場合對中國大小聲嗎...


錯了錯了,新加坡每千人的汽車擁有量只有158,所以依樓主的理論,新加坡顯然是一個比台灣落後的地方...
     
      
舊 2012-10-05, 08:43 AM #3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虎斑貓離線中  
SUNGF
Junior Member
 
SUNGF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Jul 2002
您的住址: 台中
文章: 943
引用:
作者祥風日照
我只知道樓主所說的汽車
就是美國消耗大量石油的主因之一

美國地大、大部分區域很難發展大眾運輸
刷卡就能簡單擁有一部車 這個標準實在不客觀


不只

美國消耗大量石油的因素

飛機也是一大因素

美國國內線班機 大部分用100∼200人座

平均載客率1/3 (1/2就算滿座)

亞洲國內線班機(特別是中國) 大部分用200∼300人座

平均載客率75% (常常滿座)

如果低於1/4 該班次停飛

長期低於1/4 該航線取消









 
__________________
世事浮雲何足問,不如高臥且加餐。

Get busy living, Or get busy dying.

因為我是和人類不同的生物啊。雖然降低身份當了卑下的軍人,但其實我是閃亮星星中的高等生命,到了二十九歲就會自動倒退越來越年輕。然後等到了十八歲又會自動停止返老還童,逐漸增加歲數,等再到二十九歲為止。一直這樣重複著。

——by奧利比·波布蘭《銀河英雄傳說》

偉大的人將火種傳給後人...大尾的人將他據為己有

(從M01偷來的簽名檔)
舊 2012-10-05, 09:37 AM #32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SUNGF離線中  
巴豆妖
*停權中*
 
巴豆妖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Jan 2008
文章: 10
台灣汽車要是跟美日歐一樣便宜... 數量馬上 double
台灣的車商那個不奸, 人工, 物價沒比人貴, 還可以賣的比人貴
今人稱稱吃奇

你看和泰, 裕日股價 eps 能賺 12.06 元 和 12.77 塊是假的嗎
打死一堆國內一級電子大廠, acer 也才 3 塊多, 被罵到臭頭的
血汗工廠鴻海 eps 也才 7.65
舊 2012-10-05, 10:00 AM #33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巴豆妖離線中  
向下沉淪
Junior Member
 
向下沉淪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Apr 2002
您的住址: 我家小花口中
文章: 736
引用:
作者benhonx
先放個數據堵民族主義者的嘴..
每千人平均擁有汽車數量...
日本590 南韓340 台灣315 中國40 美國830 英法德義都差不多550...
這是最真實反映人民生活水準的數據...

由每千人平均擁有的汽車數量來反映人民生活水準.你是在突顯自己的無知嗎?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90...%88%97%E8%A1%A8
由你自己放的數據來堵你這偏執主義者的嘴...
1.義大利排名第9(690輛).是整個歐陸國家除了列支敦斯登與盧森堡兩小國之外排名最高的.
難道義大利人民生活水準也是整個歐陸國家中最高的嗎?甚至比排名24(534輛)的德國還高?
2.台灣排名46(297輛).新加坡排名69(158輛).香港排名94(83輛).
按照你說法.那麼台灣人民生活水準是新加坡的2倍?香港的4倍?
3.如果這個數據能反映國力的話.那麼當今世上國力最強的國家是摩納哥.

唉~腦殘的偏執主義者.不管帥不帥.果然只有當粗工的命!
__________________
小黃找到媽媽了嗎~!
舊 2012-10-05, 11:50 AM #34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向下沉淪離線中  
路過的路人賈
*停權中*
 

加入日期: Sep 2012
文章: 9
因為世界差了,所以我們差了...咦...以前怪別人的那任不是被噓下台了嗎?
舊 2012-10-05, 12:03 PM #35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路過的路人賈離線中  
goddesschi
*停權中*
 

加入日期: Mar 2007
文章: 186
因為薪水只有22K只好天天發戰文消遣自己和其他人實在很悲哀
網路上 得開心,離開銀幕後 的很悲慘
舊 2012-10-05, 12:28 PM #36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goddesschi離線中  
貝德卡瑪
New Member
 
貝德卡瑪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Mar 2012
您的住址: 世界上尚蓋危險的所在
文章: 5
引用:
作者路過的路人賈
因為世界差了,所以我們差了...咦...以前怪別人的那任不是被噓下台了嗎?




不是眾人皆差我還好嗎
__________________
在你出手的瞬間,貝德卡瑪就能看到你的前世今生
舊 2012-10-05, 02:04 PM #37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貝德卡瑪離線中  
benhonx
*停權中*
 

加入日期: Oct 2012
文章: 0
引用:
作者向下沉淪
由每千人平均擁有的汽車數量來反映人民生活水準.你是在突顯自己的無知嗎?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90...%88%97%E8%A1%A8
由你自己放的數據來堵你這偏執主義者的嘴...
1.義大利排名第9(690輛).是整個歐陸國家除了列支敦斯登與盧森堡兩小國之外排名最高的.
難道義大利人民生活水準也是整個歐陸國家中最高的嗎?甚至比排名24(534輛)的德國還高?
2.台灣排名46(297輛).新加坡排名69(158輛).香港排名94(83輛).
按照你說法.那麼台灣人民生活水準是新加坡的2倍?香港的4倍?
3.如果這個數據能反映國力的話.那麼當今世上國力最強的國家是摩納哥.

唉~腦殘的偏執主義者.不管帥不帥.果然只有當粗工的命!



這板的親中網友素質真低啊 意見不同就人身攻擊...

小弟念電機的 也算廣義的粗工啦
哪比的上你們親中的高貴天龍人..
你故意找香港新加坡這種土地面積極小的極端利子不好笑嗎
我知道美帝的830對比中國的40刺傷你們做為中國人的自尊心了
哈哈

此文章於 2012-10-05 03:52 PM 被 benhonx 編輯.
舊 2012-10-05, 03:50 PM #38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benhonx離線中  
benhonx
*停權中*
 

加入日期: Oct 2012
文章: 0
講這個必定會被親中網友人身攻擊.
中國人民族自尊很脆弱很自卑 貼個數據就急的跳腳
就跟中國看到日本就像打了腎上腺素一樣
汽車再怎麼不準也比GDP準...
先解釋深圳人均GDP跟台灣差不多 平均薪資卻不到二分之一
講白了就是炒房產 炒CPI衝高GDP嘛...
衝高GDP祖國就崛起了 呵
拿香港新加坡這種土地面積極小的城市國家不能說明什麼
其實對岸論壇意見不合也會攻擊你是民工
只有幻想別人很弱
才能顯得自己很強 英法聯軍 甲午戰爭前不都是這樣 哈哈

此文章於 2012-10-05 04:04 PM 被 benhonx 編輯.
舊 2012-10-05, 04:01 PM #39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benhonx離線中  
benhonx
*停權中*
 

加入日期: Oct 2012
文章: 0
引用:
作者arzbond
所以以樓主的理論....

新加坡應該比中國強10倍有於吧....

but...新加坡敢在國際場合對中國大小聲嗎...

不要說新加坡啦,世界上除了美國,哪個國家能對中國指指點點??

如果中國真的這麼弱.....為什麼西方民主國家不接受一樣是民主國家的台灣??

何必顧忌中國??

美國不敢說,日本狀況好嗎??跟80年代比,失落邁向20年

一些產業都被韓國打的抬不起頭,只能退回日本本土受民族性保護...

歐洲最近有很好嗎??德法忙著救其他歐豬...

歐美日最近有很好嗎??如果很好為何世界經濟這麼差??


新加坡人民生活水準福利還真的比中國人強十倍有餘
親中媒體看多了吧 台韓都是撿那種毛利率低的產業還沾沾自喜
HP的PC廠都快不玩了
看看北捷的電聯車誰做的 不是川崎重工就是西門子
看看世界三大高鐵技術 ICE TGV 新幹線
你祖國的CRH1就是ICE CRH2就是新幹線技術
什麼半導體蝕刻機 光學設備 高階軸承 汽車這些就不扯了 這才是德日作為強國的命派
你面板殺價殺贏別人就代表你打垮日本了 真好笑...
壓低成本來拼價格還有優越感 這些媒體整天餵台灣人精神毒藥


日本垮了 美國崩了 歐洲完了 祖國崛起了...
叫你祖國別跟俄父買 自己先做個戰機噴射引擎試試..
天天用一些假新聞吹捧假國產 跟台灣以前的汽車一樣

此文章於 2012-10-05 04:21 PM 被 benhonx 編輯.
舊 2012-10-05, 04:18 PM #40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benhonx離線中  


    回應


POPIN
主題工具

發表文章規則
不可以發起新主題
不可以回應主題
不可以上傳附加檔案
不可以編輯您的文章

vB 代碼打開
[IMG]代碼打開
HTML代碼關閉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10:57 A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