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註冊 常見問題 標記討論區為已讀

回到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 其他群組 > 七嘴八舌異言堂
帳戶
密碼
 

  回應
 
主題工具
wufu
*停權中*
 
wufu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Jan 2002
文章: 838
那些還在說大水災跟全球暖化無關的真該去多看看書了 !!

水災是因為水量太大, 無法宣泄所造成的, 那這些大水從那來, 從大氣來, 大氣的水氣未何會這麼多 ? 因為進入大氣循環的水量已經因溫度昇高, 含水量也跟著提高, 你以為南北極的冰到那去了, 就是已經化為水或水汽, 進入了一般的大汽循環了, 所以現在只要一下雨, 雨量就會相對變多, 就很容易衍生水災了 !!

在來, 南北極的冰其實是調節溫度很重要的關鍵, 現在溫度只增加幾度, 是因為有很大的部份被拿去融解冰層, 等那天冰層都被融化光了, 地球大概就完了(其實是生物大概就完了, 地球是不會完的, 頂多將有害物質消滅完後, 才又會回到一個穩定的狀態了), 因為屆時溫度將會上昇極快, 那時才是真正的大災難的開始 !!

不要說全球暖化不嚴重, 光是下雨區域的北移或南移, 可能就會造成各國多年來的默契被打破, 戰爭可能就因搶水而起了 !!
     
      
舊 2009-10-04, 09:06 PM #3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wufu離線中  
kawami
*停權中*
 

加入日期: Sep 2006
文章: 14
Red face

消滅人類
拯救地球

 
舊 2009-10-06, 06:29 PM #32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kawami離線中  
P&W
Elite Member
 
P&W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Jul 2001
您的住址: Red Planet
文章: 4,277
高爾自己的電影裡面也有講,冰河隨著二氧化碳的變化而走,但是冰河數十萬年前就一直存在,一直在地球史裡面循環著,冰河來了又溶解的事實,事實上人類就算不在,冰河與溫室效應依舊存在,人類是該好好做環保,不過有些人輕易的把人類說成地球的癌症,未免過於荒唐與草率,我們在地球史這本百科全書裡面,不過區區佔了一頁而已,而恐龍卻可以寫成其中一本,我們算是個很年輕的種族,雖然已經站在地球食物鏈頂端,卻還是有很多很多要學,自省是應該與必要的,妄自菲薄確實非常膚淺的∼∼
__________________
The war is crates by fear and gap.
舊 2009-10-06, 07:26 PM #33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P&W離線中  
powercd
Advance Member
 
powercd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Sep 2000
您的住址: 台灣北部~
文章: 492
雖是如此, 可恐龍又不懂怎麼蓋工廠, 排放有毒氣體, 癈水...

只佔一頁的人類, 對地球的傷害可比佔一本書的恐龍還強~~
舊 2009-10-07, 09:43 AM #34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powercd離線中  
P&W
Elite Member
 
P&W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Jul 2001
您的住址: Red Planet
文章: 4,277
引用:
作者powercd
雖是如此, 可恐龍又不懂怎麼蓋工廠, 排放有毒氣體, 癈水...
只佔一頁的人類, 對地球的傷害可比佔一本書的恐龍還強~~


恐龍超大的體積,消耗驚人的能量,所造成的污染,也是非常驚人的,唯一的差異性在於他們製造的污染,是可以被地球所輕易分解的,正因如此他們演化成為鳥類,把體積一整個縮小以適應環境,而我們是演化腦部以適應環境,如同我之前所說的,我們是年輕的種族,要學的東西還有很多,再過個三百年就知道我們是否能繼續生存下去,環保我們是該做沒錯,不過把自己比喻為癌細胞或是毒瘤就真的很妄自菲薄了∼∼
__________________
The war is crates by fear and gap.
舊 2009-10-07, 10:56 AM #35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P&W離線中  
iDemon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an 2006
文章: 147
引用:
作者okana
正因為了解太少
所以人類活動應以對自然干擾最少為主

百年來二氧化碳比例增加
跟人類活動是絕對正相關
這會不會是壓死駱駝的那根草?
沒人知道
但是當駱駝被壓死了
知不知道也不重要了


人類也是自然的一部份,去除人類同樣是干擾自然
黃石公園當年在羅斯福這種觀念下~~搞出的很可怕的問題
使得他當年所讚賞的生態在十幾年後完全失衡~~

人類對氣候所知很少,對於相關行為會引發的後續效應所知~~更少
所以常常畫虎不成又類犬,抱著好心幹壞事
舊 2009-10-07, 04:44 PM #36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iDemon離線中  
bob58
Regular Member
 

加入日期: Apr 2003
您的住址: 太陽系
文章: 96
引用:
作者iDemon
人類也是自然的一部份,去除人類同樣是干擾自然
黃石公園當年在羅斯福這種觀念下~~搞出的很可怕的問題
使得他當年所讚賞的生態在十幾年後完全失衡~~

人類對氣候所知很少,對於相關行為會引發的後續效應所知~~更少
所以常常畫虎不成又類犬,抱著好心幹壞事


黃石公園發生了什麼事呢?

很想知道一下 ^_^
__________________
潛水中, 閑散的bob58
舊 2009-10-07, 05:47 PM #37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bob58離線中  
贖世淨業
New Member
 

加入日期: Aug 2009
文章: 3
長毛象說....
我就是生前吃太多草....
導致冰河期的呀....
舊 2009-10-07, 06:42 PM #38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贖世淨業離線中  
iDemon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an 2006
文章: 147
引用:
作者bob58
黃石公園發生了什麼事呢?

很想知道一下 ^_^


白人剛來到北美洲時所看的景觀其實是印第安人經營出來的,美洲的道格拉斯冷杉、鐵杉叫做大型野草,因為它們大量繁殖,濃密到鋪天蔽日,阻斷了其他植物的生存權(無法行光合作用),因此森林大火是必要之惡,彼此才有生存的空間。

印第安人用他們祖先的方式經營森林,所以代代有獵物可打;但是白人來了以後,不准他們打獵,中斷了環境的經營,造成黃石公園的生態災難:先是以為麋鹿瀕臨絕種,白人卻以為是狼造成的、因此把牠的天敵──狼──除去,麋鹿大量繁殖後,吃嫩芽、啃草皮,造成樹木死亡、地表流失、河床改道,不得已現在又把狼放回來。


而這種好心辦壞事的鳥事、絕對不會只有這幾件


我是覺得很多人看待大自然,極度缺乏敬畏之心
以自己的喜怒哀樂去度量大自然的系統,把自己昇級為地球的保姆自居

大喇喇的宣稱:只有照我說的做,地球才能得救~~唉
地球環境絕對是人類最高深的學問之一,不知道他們到底有多少斤兩去做此發言

此文章於 2009-10-07 07:07 PM 被 iDemon 編輯.
舊 2009-10-07, 07:05 PM #39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iDemon離線中  
李麥科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ul 2008
文章: 51
引用:
作者iDemon
白人剛來到北美洲時所看的景觀其實是印第安人經營出來的,美洲的道格拉斯冷杉、鐵杉叫做大型野草,因為它們大量繁殖,濃密到鋪天蔽日,阻斷了其他植物的生存權(無法行光合作用),因此森林大火是必要之惡,彼此才有生存的空間。

印第安人用他們祖先的方式經營森林,所以代代有獵物可打;但是白人來了以後,不准他們打獵,中斷了環境的經營,造成黃石公園的生態災難:先是以為麋鹿瀕臨絕種,白人卻以為是狼造成的、因此把牠的天敵──狼──除去,麋鹿大量繁殖後,吃嫩芽、啃草皮,造成樹木死亡、地表流失、河床改道,不得已現在又把狼放回來。


而這種好心辦壞事的鳥事、絕對不會只有這幾件


我是覺得很多人看待大自然,極度缺乏敬畏之心
以自己的喜怒哀樂去度量大自然的系統,把自己昇級為地球的保姆自居

大喇喇的宣稱:只有照我說的做,地球才能得救~~唉
地球環境絕對是人類最高...

我同意你後面的論點

不過拿這個例子,似乎好像那個地方一開始也只是依照印地安人的想法去經營的
那究竟,所謂的自然又是甚麼呢?

在我看來都一樣是受到人類的干擾,兩個都想認為自己是環境的保護者
只是一個結果比較好一點,另一個比較糟而已

你的論點我接受,只是這個例子或許會有人覺得不妥罷了


其實一樣的問題我也想問,節能減碳,OK立意良好我能接受
但是這個背後的動機只是我們人類想要維持現有的環境而已

我會想問,如果那些我們本來想要維持的環境,好山好水,它們本來就是會變動的
大自然的力量如果本來就是朝向我們不想要的結果,那何苦非要維持它原有的樣子?

再者如果自然本來就是朝向不穩定的未來前進,比如說風災多水災多的情況,那你怎麼知道那一定是我們搞的?不覺得還要更多的思考嗎?

還是要強調一下,思考這些不代表反對節能減碳,僅僅要各位思考人類在自然中,真有這麼大的力量嗎?

此文章於 2009-10-07 07:21 PM 被 李麥科 編輯.
舊 2009-10-07, 07:12 PM #40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李麥科離線中  


    回應


POPIN
主題工具

發表文章規則
不可以發起新主題
不可以回應主題
不可以上傳附加檔案
不可以編輯您的文章

vB 代碼打開
[IMG]代碼打開
HTML代碼關閉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2:46 A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