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Sep 2000 您的住址: TW
文章: 305
|
引用:
AMD如果倒了, 對消費者一點好處都沒有 到時只有任憑i社宰割 不會因你是i社迷就便宜賣你u 到是想買便宜u等下輩子吧! |
||||||||
![]() |
![]() |
Basic Member
加入日期: Nov 2001 您的住址: 台中某大學的宿舍
文章: 25
|
引用:
IBM Roadrunner目前使用AMD Opteron,算是IBM與AMD合作的第一步嗎? 就架構上來說,AMD K10的架構不會輸給Nehalem。HT 3.0的使用讓AMD更有優勢,HT作為Board-to-Board or Chassis-to-Chassis interconnection interface也很有競爭力,Quad-channel Memory controller對HPC也相當有利。純以架構來說,AMD並沒輸給INTEL。 不過考慮到製程的話就XD。
__________________
潛水是為了吸收知識 等你喝水喝夠了 就要回饋大眾囉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Nov 2002 您的住址: 東湖
文章: 1,688
|
引用:
K10的架構要在Server上才能顯示出價值 但是在桌面環境下 光軟體支援的水準(Compiler支援度跟最佳化的難度) Nehalem與Conroe還是有相當的優勢在 至於QPI 以目前Intel的佈局來看 在下以為很類似HT 在Server上提供的破壞力應該是遠高於桌面環境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ul 2001
文章: 3,112
|
我所說的IBM出手,是要看IBM到底會不會拿出Power5/6這樣的東西來"點"AMD。
Server/Workstation端Opteron,個人以為已經到了該讓架構徹底翻新的時候了。要不然,當對手也有內建MC的時候,真的,AMD很難不讓人捏把冷汗。光"Compiler支援度跟最佳化的難度"就已經不低了,如果架構上沒有特別之處,AMD將很難打贏接下來的這場仗。要說我只看成敗論英雄也好,不懂得欣賞AMD架構的優點也罷,事實是,有晶圓廠,製程有優勢的才屌的起來啊! 講的毒一點,今天Intel可以這樣肆無忌憚,是AMD自己造成的。 個人期待只敢放在代號為推土機核心的處理器上頭,至於這之前的產品,嗯,不提了。上海如果能把快取的latency降低我就已經覺得AMD很厲害了。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an 2008
文章: 1,281
|
引用:
前輩未免太過武斷,二、三個月前我才分別幫自己及親戚買了二套 Athlon X2 + MB 以較低的待機功耗及不算差的內建顯示功能,AMD 仍是我的首選,更在本站發表過功耗數據 你沒弄清我的背景,就隨便亂扣我一個「i社迷」的大帽子,實在太冒失! 且30樓回文之目的,除附和 atarux大 之言,更重要是提醒大家:AMD 現在的情況真的很危險,若到明年上半年仍無起色或奇蹟出現,就真應了你上面之言!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an 2008
文章: 1,281
|
引用:
請問大大:Power 5/6 不是 RISC嗎?如何能拿來點 x86架構(CISC)? 我與 kivava大 的看法比較接近:若只談大架構,AMD 不會輸 Intel 太多,製程及材料開發才是 AMD 最大的問題 因為性能差一點沒關係,但製程絕不能輸,這樣才有本錢打價格戰,否則就是像現在的慘況 若 IBM 能入股 AMD,將其先進製程之專利、材料技術、資金等全力灌入,AMD 的 微處理器事業 才有救 |
|
![]() |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Mar 2006 您的住址: On Chip
文章: 2,202
|
個人認為啦,AMD目前已經是在玩 "平台戰" 了
光跟intel玩CPU當然是被活活打死,你會想跟地表上製程最強的公司火拼嗎 ?? 我想應該是不會 (不過當然AMD也會繼續新製程啦) 目前只能 CPU+GPU+Chipset 三管齊下打造平台聲勢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ul 2001
文章: 3,112
|
引用:
個人是相信IBM在長時間設計這個Power處理器家族中必定有累積了相當多的技術能量。不管是在架構、製程或材料開發上。AMD這邊一直都跟RISC的緣分不淺,不管是K7/K8,甚至之前的產品,讓我覺得都有很濃厚的RISC的味道在(特別是DEC的Alpha)。 是蠻希望IBM社能不管是入股也好,直接吃掉也罷,讓Power處理器和AMD的次世代CPU架構都能有大幅度的進化! |
|
![]() |
![]() |
Power Member
![]() ![]() 加入日期: Oct 2004
文章: 594
|
拜6M快取 & IPC提升所賜
45nm的K10比65nm的K10同頻快上10%~20% http://www.xtremesystems.org/forums...ad.php?t=194436 比較可惜的是小改版的K10 L3快取還是沒跟CPU時脈同步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ul 2001
文章: 3,112
|
引用:
AMD/ATi的晶片組要好好加油啦! 沒玩過新的SB750我不敢說,但是以之前幫人裝機時候用的SB600/700來看,AMD/ATi還有一段路要走。 更別說在Server/Workstation市場上有很大比例的廠商是用Serverworks和nVidia的晶片組了! ![]() 個人是對SB750還有點期待,所以最近一直透過管道要問M3A32-MVP Deluxe何時會有換上SB750的後續機種出來說...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