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pr 2004 您的住址: 台北永和
文章: 2,406
|
HDMI>DVI>D SUB
當然 這是就規格上來說 要用哪接口 是個人自由 |
|||||||
|
|
|
Power Member
![]() ![]() 加入日期: Jan 2001 您的住址: Taipei
文章: 503
|
引用:
話說,上次我幫朋友裝兩台電腦,一台是用ASUS 945整合型主機板的內建D-SUB,接我的EIZO L557(17" 1280*1024),桌面上的字(例如:我的電腦),糊的誇張 而接另一台電腦 ASUS 3850的顯示卡,就很清析 我自己以前用TI4200(AGP) 6800LE(AGP) 現在用1950Pro(PCI-E)都是用DVI輸出,也都很清析 原本想說這就是DVI與D-SUB的差別了吧,結果上星期去朋友家,ACER 22" LCD 沒有DVI的接頭,所以接D-SUB,我仔細看了一下他桌面上的字的清析度,感覺不輸我EIZO接DVI,不過忘了問他接哪塊顯示卡了
__________________
|
|||
|
|
|
Amateur Member
![]() 加入日期: Nov 2003
文章: 37
|
引用:
不過你這樣測試,只能證明顯示卡D-SUB與DVI的差異吧.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May 2000
文章: 7,451
|
引用:
別忘了... D-Sub輸出... 線材好壞影響非常大! ![]() |
|
|
|
|
Ju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May 2005 您的住址: Autobahn, Deutschland
文章: 743
|
我也是迷信越粗的線品質越好啊∼
我養過三年hp p1230(22" CRT),所以知道維持好的顯示品質有三要: 1.要顯卡輸出品質好 2.要訊號線品質好 3.要風水好 只是看起來不怎麼樣的Onboard VGA,加上看起來很破的信號線,在1920x1200解析度能有那種輸出品質,的確令人驚艷。 不過同樣的螢幕接上DVI-D,驚艷就沒了,因為清晰度火力全開∼ 引用:
此文章於 2008-03-01 04:26 PM 被 ivantw 編輯. |
|
|
|
|
Ju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May 2005 您的住址: Autobahn, Deutschland
文章: 743
|
如果是我這兩台我都不會買!MVA+D-SUB是腦殘的規格!
引用:
|
|
|
|
|
New Member
加入日期: Mar 2007
文章: 8
|
小弟是用飛利浦190CW7 顯卡7300GT...
我用DVI跟D-SUB...看了幾遍...我看不到出來有差異... 可能是我的配備太低.... 不知道會不會跟 5毫秒 8毫秒 人類是感覺不出來的道理一樣... 我看應該是我的配備不夠的關係比較正確 = = |
|
|
|
Basic Member
加入日期: Feb 2008
文章: 20
|
當然是 DVI 比較好
至於 VGA 所產生的問題, 多半都是顯卡造成的 主要原因是所有顯卡 RD 做的板子,為了過 EMI, 加了一堆 有的沒有的電感(bead), 電容, 電阻等 濾波電路, 造成 VGA R/G/B 甚至H/V sync 信號衰減, 延遲...等奇奇怪怪的問題 以螢幕而言, 多半都做過 NSTL 的相容性測試, 可是顯卡呢?? 我所知道的是沒有一家做過相容性測試? VGA 輸出會好? 個人測過, 國內大廠的 N/B, VGA 輸出竟然只有 2.5V ( 標準是 5V) 接上 HP 的投影機發生根本輸出不了的 case, 該N/B大廠 RD搞了半天, 才發現 EMI solution 加太多.......? 緊急發出 EC 改成 0 ohm, 這... 表示國內顯卡,N/B 廠商, M/B 廠商對 VGA輸出入這一塊的了解恐怕得多加油 更遑論有正確/能測試 VESA 輸出 timings, 少之又少, 對螢幕端所寫的 EDID 誤解+亂讀一通, 一些怪怪的, 不應該被顯示者選出的接析度也照樣跑出來? 結果就是, 如果你在螢幕端不做 auto color/auto calibration, 256色階 根本不對, 但是一般使用者也無法接觸到這一段, 除非對螢幕工廠模式有一定程度的 了解 選 DVI 吧 此文章於 2008-03-01 06:06 PM 被 pault74 編輯. |
|
|
|
Ju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Jan 2002
文章: 925
|
引用:
不就是在比較這兩者嗎? 其實要比較兩者的好壞,除了顯示卡線路、線材外還有2點 1.測試者的眼睛敏感度 2.測試螢幕 我做過最小尺寸的比較是17吋,在EIZO L565(IPS)上,當時DVI剛開始出來 搭配的顯卡ELSA 925(TI 4600)輸出品質很好的卡 當然,差異非常小,但就是有差阿,主要有兩點 1.大家都知道的,字體清晰度。 2.色彩飽和度,接D-SUB時色彩會較淡,透明色的表現差異較大 我想在TN技術的螢幕上,第2點大概就沒有差別,因為本身飽和度就不足 所以很多人就覺得沒分別囉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Mar 2002
文章: 733
|
引用:
這倒是,使用MVA面板的,價格都有一定的水準,只提供D-Sub介面實在是.... 可能想找還不一定找得到.......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