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註冊 常見問題 標記討論區為已讀

回到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 數位影音討論群組 > 音效討論區
帳戶
密碼
 

  回應
 
主題工具
pcv
*停權中*
 

加入日期: Sep 2000
您的住址: 台北
文章: 2,175
引用:
作者settler
會買這種3k以下等級電腦喇叭的人應該訊源都很soso
所以衰聲是很正常的,到順發試聽結果,配上cd隨身聽的結果就是比幾百元的喇叭還慘
王盤加上dac或是1212加da,有這種等級的訊源配上1900應該是頭重腳輕吧
不過二聲道著重於搭配,能夠玩出另外一種天地不能不說是一種樂趣啦

1900不適合近場聆聽,但是定位於電腦喇叭,應該買的人都會直接丟上電腦桌吧
距離太近加上單體難run,更糟的是訊源不佳的情況下,怎麼期待這款喇叭好聲
這是1900尷尬的地方。


引用:
作者HigH
hmmm..... r1900t3高音單體與低音單體距離太遠了
完全不適合近場聆聽
聆聽位置一點點的高度改變就使聲音產生巨幅變化 (那些說1900t3很糊的人有沒有注意到這點?!)
後來出的r1900t2-06把高音與中低音單體拉近了, 更適合近場聆聽

還有, 若是在順發聽的話, 應該會覺得大部分喇叭都很暗吧
順發用的分接器會大幅衰減高頻信號, 不管什麼喇叭聽起來都很暗
帶自己的player去撥撥看, 不要透過分接器, 聽到的聲音最準


我就是拿1900超近場聆聽的人..我是拿來當電腦喇叭 配的是1212m+dac 有ups 4管喇叭架.電源排插.壁插.音響線材大部份超過1900的新品價 8tc.昕樂銀等

說真的還蠻適合超近場聆聽 因為它高音略暗 所以不會不耐聽

今天我賣了10幾萬音響組合的monitor audio studio6 喇叭 (有一部份是1900女聲不錯聽.容易得到感動)

各位網兄在追求音響 高音質時..不要忘了音樂是否能帶給你感動

我覺的這篇寫的不錯 大家共勉之

我也許還有能力換好一點的音響
但何必呢?為的是什麼呢?聽出多幾聲現場的咳嗽嗎?
小公主的爹說的好:"音響器材是為音樂存在的"
若一套音響是為了聽音樂,有兩個必要條件
一是不要太差(平價音響也有不差的,但要用心尋找)
二是自己能感受到音樂的感動

小弟覺得以上第一項有老馬帶路便可
當然帶路的老馬應至少聽得出音響平不平衡?癖性有否過重?
第二項較難,音樂素養的培養需要時間
但不是學樂器或讀音樂系才叫有音樂素養
我學過小提琴一段時間,大學時是弦樂社成員
上台表演過Boccherini五重奏,至少沒被噓下台
家兄什麼樂器都沒學過
但聽音樂感動程度絕不下於我

我最近之所以常有感而發
是因為看了miller網友為了買壹對才兩千多的小叭
比了又比,問了又問,到了現場沒買又回家反覆思量
終於....."下個月20日"可以買了..........
天哪!才2680元,不到一條線的價錢
但像miller這樣的年輕人其實是佔多數
喜歡音樂,但錢要自己省著用,買一套音響當然要仔細些啊

幾位常在討論串出現的網兄,為了您們的熱心,
我代表像miller這樣的年輕樂友
向您們深深一鞠躬
     
      
舊 2007-11-01, 12:59 AM #3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pcv離線中  
HigH
Golden Member
 
HigH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Nov 2000
您的住址: 戰星卡拉狄加
文章: 3,822
引用:
作者pcv
我就是拿1900超近場聆聽的人..我是拿來當電腦喇叭 配的是1212m+dac 有ups 4管喇叭架.電源排插.壁插.音響線材大部份超過1900的新品價 8tc.昕樂銀等
說真的還蠻適合超近場聆聽 因為它高音略暗 所以不會不耐聽
今天我賣了10幾萬音響組合的monitor audio studio6 喇叭 (有一部份是1900女聲不錯聽.容易得到感動)
各位網兄在追求音響 高音質時..不要忘了音樂是否能帶給你感動

買了一堆器材, 還是反璞歸真了吧?
(所以我用軟體調EQ才是王道, 我才不會在意這樣是否破壞音質, 調的出平衡好聲才是重點)
話說剛剛也跑去買r1900t3, 新竹順發沒了, 不知道哪時候才會有
只好跑去很貴的瑞爾鼎買......
 
舊 2007-11-01, 08:58 PM #32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HigH離線中  
pcv
*停權中*
 

加入日期: Sep 2000
您的住址: 台北
文章: 2,175
引用:
作者HigH
買了一堆器材, 還是反璞歸真了吧?
(所以我用軟體調EQ才是王道, 我才不會在意這樣是否破壞音質, 調的出平衡好聲才是重點)
話說剛剛也跑去買r1900t3, 新竹順發沒了, 不知道哪時候才會有
只好跑去很貴的瑞爾鼎買......



r1900t3聽說要RUN很久很久.......................
舊 2007-11-02, 05:53 AM #33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pcv離線中  
Yusunu
Elite Member
 
Yusunu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Sep 2006
您的住址: Mt.Ali
文章: 4,548
引用:
作者pcv
r1900t3聽說要RUN很久很久.......................

據對岸的網友說,它不是100小時那種,
是至少一個月那種。
__________________
簽名檔配備常常僅供參考,所以不列了
舊 2007-11-02, 07:15 AM #34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Yusunu離線中  
settler
Golden Member
 
settler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Sep 2001
您的住址: 雨港
文章: 3,096
明明開版的人說是要打電腦遊戲跟xbox360
怎麼大家都扯到聽二聲道音樂上面了
__________________
上班等下班,上網兼發呆。
舊 2007-11-02, 08:28 AM #35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settler離線中  
HigH
Golden Member
 
HigH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Nov 2000
您的住址: 戰星卡拉狄加
文章: 3,822
引用:
作者Yusunu
據對岸的網友說,它不是100小時那種,
是至少一個月那種。

慘, 我可能是要run一年那種
因為一天可能開不到30分鐘....
舊 2007-11-02, 08:48 AM #36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HigH離線中  
HigH
Golden Member
 
HigH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Nov 2000
您的住址: 戰星卡拉狄加
文章: 3,822
引用:
作者settler
明明開版的人說是要打電腦遊戲跟xbox360
怎麼大家都扯到聽二聲道音樂上面了

聽音樂跟打電動沒有什麼衝突啊
舊 2007-11-02, 08:49 AM #37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HigH離線中  
settler
Golden Member
 
settler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Sep 2001
您的住址: 雨港
文章: 3,096
引用:
作者HigH
聽音樂跟打電動沒有什麼衝突啊


搞不好開版的人有專屬的視聽室可以聽音樂啊
哪需要這些電腦喇叭聽音樂
__________________
上班等下班,上網兼發呆。
舊 2007-11-02, 08:54 AM #38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settler離線中  
HigH
Golden Member
 
HigH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Nov 2000
您的住址: 戰星卡拉狄加
文章: 3,822
引用:
作者settler
搞不好開版的人有專屬的視聽室可以聽音樂啊
哪需要這些電腦喇叭聽音樂

既然如此更要推薦用聽音樂的喇叭打電動了
因為現在電玩配樂很多都是請交響樂團演奏的
只用那種碰碰叫的喇叭能體會遊戲開發者的用心嗎
舊 2007-11-02, 11:38 AM #39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HigH離線中  
Yusunu
Elite Member
 
Yusunu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Sep 2006
您的住址: Mt.Ali
文章: 4,548
引用:
作者settler
搞不好開版的人有專屬的視聽室可以聽音樂啊
哪需要這些電腦喇叭聽音樂

這時候要請樓主出來了,第一頁發完文就消失了•••

引用:
作者HigH
慘, 我可能是要run一年那種
因為一天可能開不到30分鐘....

DH上,大陸網友的說法
引用:
作者浮生
...我不知道是不是T3,T3是很不错的东西,但是非常难伺候,倒相孔的设计对摆位相对有较多要求,最好用脚架,桌面与后墙面会极大扰乱低频,空间狭小的朋友就不必考虑了!而且音调电路有问题,不要打开太多的高低音增益,最好不要开增益;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这箱子极难煲开,我每天4小时,开始1周30%--40%音量使用轻音乐与煲箱软件,然后2周人声与POP伺候,再然后,动作电影1周。近一个月时间才基本稳定。...

每天4小時,一個月才“基本穩定”,
High兄您大概半年可以ok吧
__________________
簽名檔配備常常僅供參考,所以不列了
舊 2007-11-02, 12:04 PM #40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Yusunu離線中  


    回應


POPIN
主題工具

發表文章規則
不可以發起新主題
不可以回應主題
不可以上傳附加檔案
不可以編輯您的文章

vB 代碼打開
[IMG]代碼打開
HTML代碼關閉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3:26 A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