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Dec 2006
文章: 39
|
引用:
從比利時鑽進去的 ![]() |
|||
|
|
|
Basic Member
加入日期: Aug 2005 您的住址: 崑山水上樂園
文章: 11
|
引用:
明明就是從盧森堡跟阿登申森林鑽進去的 比利時只是吸引英法部隊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pr 2005
文章: 294
|
引用:
斬首, 有那麼簡單, 美軍就不會被賓拉登耍的團團轉了 海珊是因斬首行動被捕的嗎? 不是吧, 以美國的軍事情報力尚且如此 有幾國能有效達到斬首的目的??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pr 2005
文章: 294
|
引用:
阿登森林在當時被當作天然的國防天險 以當時的認知,認為那是大規模軍隊無法踰越的天險 誰知道,德國人越過去了 把法軍打的措手不及 加上當時法國人對裝甲部隊的使用觀念落伍 把裝甲部隊分散來支援步兵作戰 而不是統一運用裝甲部隊 並且太過相信馬奇諾防線效用 最後下場就是亡國 ![]() |
|
|
|
|
Ju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Jan 2002
文章: 799
|
引用:
不過,第二次從同一地帶"鑽"進去,就沒有那麼好的結果. |
|
|
|
|
Golden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Oct 2000 您的住址: 台北市
文章: 3,232
|
引用:
1.史達林格勒會陷入蘇軍重圍,那不是閃電戰的問題。而是德軍人不夠多,以羅馬尼亞以及義大利軍團掩護側翼,已經是典型的攻堅作戰,結果俄軍裝甲部隊突破脆弱且缺乏重武器的羅馬尼亞軍防線,才會包圍第六軍團。 為何德軍人不夠多?因為另有100萬人的A集團軍跑去高加索了,如果這100萬德軍掩護側翼,只追求攻下史達林格勒這個目標,俄軍是很難檔的住的。 如果第六軍團立刻向西突破,很輕易就可以突破包圍網,但是如果以事後諸葛而論,此舉或許第六軍團20萬人可以獲救,但是在高加索的A集團軍100萬人可能就完蛋了。 當時僅有第16摩拖化步兵師與4個羅馬尼亞師掩護高加索撤退的瓶頸羅斯托夫,而俄軍包圍第六軍團的部隊,確有143個師或旅級大單位。如果第六軍團突破重圍,僅有20個疲憊且放棄重裝備的師(步11、摩拖化3、裝甲3、輕裝2、羅軍兩個師)能否擋住俄軍攻陷羅斯托夫,是很大的疑問。 不過歷史是反過來的。第六軍團覆滅了,但是A集團軍成功的逃出了高加索,在曼斯坦元帥的卓越指揮下,打了一場真正的閃電戰,以劣勢兵力擊破俄軍,恢復德軍的東線南翼情勢。 你講的情況,比較像庫斯克之役,不過其實都是不對的。閃電戰基本的前提,就不是攻堅,所以正確的閃電戰,一開始就會毀滅敵軍的有效抵抗,不管是用運動還是火力的方式,1940年,德軍靠的是運動;1944年的白俄羅斯之役,俄軍靠的卻是火力。 2.懶得打了,反正紙上談兵而已 ![]()
__________________
此文章於 2007-01-13 04:26 AM 被 Reich 唐 編輯. |
|
|
|
|
Ju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Jan 2002
文章: 799
|
馮.曼斯坦,自1943年夏季起,指揮德軍作一連串防禦戰,最後於1944年三月,被希特勒免職.
漢堡公審,被起訴十七項罪行,兩項獲得證實,處以十八年徒刑,於1953年五月獲赦, 之後在西德陸軍中擔任顧問,於1973年六月在巴伐利亞的伊爾恆豪森(Irchenhausen)過世,享年八十五歲. 晚年編著回憶錄" 失去的勝利 ",上述資料也出自本書(台譯共分上/下兩本),是個人最感興趣的二戰將領. |
|
|
|
Amateur Member
![]() 加入日期: Aug 2006 您的住址: 重重重地區
文章: 40
|
閃擊戰(der Blitzkrieg),最早是用以形容波蘭戰役迅速結束的情形。1939年9月25日的時代雜誌用以形容德軍無可匹敵的戰爭型態。爾後成為納粹宣傳機構的用以宣傳的響亮名詞,因而傳遍全世界。
在軍語中,閃擊戰的定義為:運用大規模機械化部隊,行大縱深,窄正面的突破,在強力空軍的密切支援下,不顧延長側翼的暴露,對敵人後方作快速深遠突進的作戰藝術。 概略可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集結(Aufmarsch),將兵力於攻擊發起直前徹底集中於一個狹窄正面。由於要形成重點,真正的攻擊正面要更窄。 展開(Gefechtsstreifen),為了突破後維持必要的衝力,機械化部隊將成梯次縱深部署。 突破(Einbruch)攻擊遂行將使用形成重點後所造成的壓倒性數量,以決定性的衝擊力突穿敵人戰線 突穿(Durchbruch)為突穿的延續,在完成突破之後,跟隨在攻擊的戰車部隊後面者為裝甲部隊主力與其它支援單位,穿越打開的缺口向敵人戰線後方深入,此時各部隊指揮官將位置在部隊先頭,以其自身觀察掌握全局並隨時將敵情向後通報。 擊虛與鑽隙(dir Flachen und Luckentaktik)一旦通過突破口後,各縱隊即呈扇形展開,沿著若干條向前延伸的平行道路往前推進,以避免交通擁塞情形發生,由偵搜部隊組成的前衛尖兵,一方面發掘出開放的道路,一方面偵測敵情,提供預警,搶先佔領重要的戰術要點如制高點或橋樑等。突進縱隊根據其報告選擇適當、無敵情顧慮的路線前進,對於不預期的抵抗盡量避開繞越,以迂迴滲透的手段,僅在沒有辦法時才實施戰鬥。繞過的敵人以後續部隊趕上肅清之,由於持續不斷的運動,戰鬥時將以機動砲兵或是適時申請戰術空軍以代替砲兵火力,如非得已,突進部隊不會離開道路作越野運動以產生不必要的延誤。 席捲(Aufrollen)這市閃擊戰的最後一個運動階段,現在整個突進部隊將以敵人的交通線為目標,進行包圍全正面上被分割包圍的敵人主力,實際戰例中,除了1940年西方戰役是以英倫海峽為目標的單翼包圍外,幾乎所有的戰例是以運用兩突進錐進行合圍的全面包圍作戰。待雙鉗合圍後,唯一剩下的任務就是圍殲包圍圈內的敵人,而這就交給步兵部隊來擔任,裝甲部隊就從前線抽出以整捕獲是繼續往下一個閃擊目標前進 其實,閃擊戰只是德國人秉持著其一貫的決定性包圍殲滅戰的觀念,而以作戰層級之機動作戰(operativer Bewewgungskrieg)的形式來實施的戰法 參考自閃擊戰─迷思與真相 此文章於 2007-01-13 07:19 AM 被 hawkwon 編輯. |
|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Dec 2001 您的住址: 尬車黨妻嚴所
文章: 2,218
|
你們都太執著了, 閃電戰顧名思義就是外面在閃電的時候還跑出去打野戰嘛!!!
![]() 那種天人合一, 胸懷萬里的感覺爽的咧! ![]() 只是............................... 要小心 "戰場" 不要選在空曠的地方或是大樹下, 不然就不是 "閃電戰" 了, 會變 "雷電戰"! ![]()
__________________
終於可以脫離這種獨自承受壓力的生活! ![]() 未來, 開始有點光明! 過去, 不要再來找我! ![]() PS: 喵喵不在此限, 非常歡迎喵美眉來找!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