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Golden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May 2003 您的住址: 綠光森林
文章: 2,748
|
引用:
所以你們就去做測試驗証呀! 証實一下用400W的電源供應器裝8800GTX是沒問題的..... 來証明你們講的是對的........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Nov 2005
文章: 954
|
越想越好笑
剛剛某人說到 供給顯示卡電量 剩下9A多 它的意思就是電量會不見了耶 水庫分流的水,會只因水道的大小,而讓水庫的水不見了嗎?? 水道14A,它只用了12A,剩下的2A還在水庫 水庫的水29-12=17A 以下是海韻S430產品的說明 12V1+12V2=29A --------------- 在S12-430側邊機殼上,則貼有這款產品的詳細標示,包括各種電壓值所分配的電力詳細規格、防電磁波干擾認證及通過的CUL、CE、CB、C-tick等各國安規, 尤其12V提供高達29A的電力輸出,讓玩家更可以安裝多部硬碟、光碟機、燒錄機等。 前面提過這款電源供應器屬於ATX12V 2.0規範,因此可以見到24PIN以及4PIN電源接頭,另外還發現向來只有在SEVER級的平台上,才會見到的8PIN CPU電源接頭,而且透過24PIN轉20PIN電源接頭,可以讓S12-430在不同的接頭組合下,運用在不同平台上,包含ATX 12V、ATX12V 2.0、EPS 12V(雙處理器架構),連未來BTX架構也能使用,往後就算玩家的硬體升級後,也能夠沿用,省下一筆升級費用。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Nov 2005
文章: 954
|
引用:
你是來勸敗的吧 我沒錢買8800GTX ![]() 我在等顯示卡新製程 將來的低耗電 低熱量化 |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Sep 2002 您的住址: PCDVD
文章: 167
|
引用:
先不論您的計算方式是否正確 我從二點來看這個課題,交換一下意見: 1.您提出的是理論觀點,與其他實務測試的結果,我想比較適合作的是印證,而非反駁 理論與實務會有落差大家都清楚 二者結果若有出入,不容易歸出究竟是理論的問題還是實際的問題 2.您拿一個型號的PSU來推論不可行,恐怕有以偏蓋全的偏誤 縱使海韻430會有問題,也不能代表所有該等級的PSU都會有問題 只舉一個例子就像是特例 拿特例來代表全部,根本的邏輯上說不通 更何況,前面我說的是"可能還可以上8800" 我並沒說400W一定可以用,沒試過我不敢講這種話 但我認為有這種可能性 有機會,我會試試 不過要等8800降價先... ![]()
__________________
![]()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Nov 2005
文章: 954
|
引用:
我剛剛問他說為何市面上有4pin轉6pin電源,4pin轉8pin電源 我拆過s430 ,其實它的12v來源端都是一樣 他就語塞了 因為P3的POWER也可以用來啟動P4系統 8800GTX 有2個6Pin輸入 如果POWER只有一個PCI-E電源接頭 可以利用4pin轉6pin電源輸入,非常方便 就算顯示卡只有一個6Pin輸入 他要求18A輸入 你只有14A單輸入 也可以串接其他4pin轉6pin電源輸入,達成電量合流18A 但前提是你的12V總量要超過18A以上 此文章於 2006-11-21 12:58 AM 被 eccc 編輯. |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Sep 2002 您的住址: PCDVD
文章: 167
|
引用:
說到這個就想到我的二號機 ![]() 之前用一顆七盟古早400W來推 [email protected]+2G DDR+oc的6600GT+2HDD+1DVD-R,還有系統風扇 這顆12V只標示14A...沒想到也是能跑 ![]() 最慶幸的是不關機用了好幾個月還沒爆掉 ![]() 最傷心的是....這顆不知什麼時候被幹走了.. ![]() 話說回來,是不是PSU的設計都類似?用轉接都OK? 反正源頭都是一樣 ![]()
__________________
![]()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Nov 2005
文章: 954
|
引用:
PSU的設計都類似 尤其12V 3V源頭都一樣 都是用電線分接 除非像CPU與PCI-E單獨電線 有設電流限制閥(例如14A) 穩定單獨電線的電壓 也避免其他電流都被單獨電線給吸走 P4 的方4Pin電源其實也是源頭用電線分接出去的 所以P3 POWER 也可以用扁4Pin轉方4Pin 來啟動P4系統 |
|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Apr 2004 您的住址: 港都
文章: 6,019
|
上面的文章,個人提出一些看法:
1.以電腦中常見的交換式電源,功率級中的主要變壓器多屬於單顆,多組二次繞組設計,多組二次繞組供應給3.3/5/12等各路電壓,假設忽略開關/整流元件限制,交換頻率固定不變的情況下,變壓器的大小決定磁通量,也決定輸出功率,而電源供應器標示中,多僅標示單路輸出下,最大的電流,少有標示總合功率,所以限制在此,當其中一路有較大負載時,其他的輸出就會受到限制。 當前電腦用電源供應器完整的輸出標示應如下:各路最大電流、最大連續輸出總功率、最大峰值輸出功率以及時間、最大單路功率、最大多路總合功率(例如3.3v以及5v),這些可以提供用電上的參考。 例如一顆700W電源,3.3V 24A、5V 24A、12V1~V4每路18A,-12V 0.5A、5VSB 2A,單以電流算起來可以有超過1KW輸出,但是很抱歉,以上都是該顆電源供應器"只有"輸出該路時,最大的電流,所以電源供應器還會標示:3.3V以及5V最大總合輸出140W、12V1~V4總合輸出600W,最大總輸出700W,這就是消失的功率跑到哪裡去的原因,因為要考量電源供應器內部變壓器磁通飽和的問題,當各路都有輸出時,功率吃比較多的那一路會用到其他輸出可用的功率,以上述電源供應器來說,若你3.3/5v吃了140w,那12v1~v4就只有560w可以用,若你12v1吃了18a,那你剩下的v2~v4就只剩下384w可以調度,因為每顆電源都不同,所以高階硬體乾脆去指定更高的瓦數,避免當功率被其他裝置用掉時,剩下的不夠給該硬體使用。 2.講到多路輸出,沒有錯,目前的設計是以一組二次繞組,通過整流器、輸出電感以及電容後用分流器接到各組上,但是因為每顆電源設計的不同,連些的也很混亂,以之前在下測試的M12與E80,兩顆12V1與12V2設計就大不相同,誰比較好,很難說,因為使用者使用配備不同的情形。 常見雙路的設計多為一路給CPU核心電源電路供電,另外一路給ATX 24P、PCIE電源以及週邊,因為使用同一組輸出,所以誰用的多,另外一組就用的少,這時也就是要考量標示真實度問題,以上面的700W為例子,每路最大都寫18A,但是總合輸出後就最大600W,也就是說平均輸出下每路最大只有15A,而當有一邊用電多時,就得犧牲掉其他的裝置。 用轉接問題會在哪?除了轉接造成的接觸電阻問題外,同時也導致不同設計的多路電源發生負載不平衡問題的機率。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Nov 2005
文章: 954
|
非常贊同LSI狼的意見
除非不得已 還是不要轉接電源 硬碟與光碟 風扇與燈光 顯示卡 cpu都各自用獨立電源 |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Apr 2004 您的住址: 港都
文章: 6,019
|
引用:
同源頭這點是沒錯,但是問題在於電源供應器的功率分配,早期電源供應器著重3.3v/5v輸出,由於繞組的分配不同,當12v輸出加重而產生壓降時,內部電路輸出調整會使3.3v/5v電壓開始上升甚至超出範圍,導致輸出的不穩定。 大4P僅有一條12V線,分接給4P當負載較大時會導致該單線以及接頭載流過大發熱。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