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Mar 2006 您的住址: 生機勃勃日益進步的大陸 
					文章: 11
					
				 |   引用: 
 彼此彼此,不過有時候很難說 | ||||||||
|  2006-03-17, 07:22 PM
			
			
	#31 |   | 
| Regular Member   加入日期: Dec 2005 您的住址: M-TEC 
					文章: 76
					
				 | 引用: 
 沒辦法 很多人的觀念已經根深蒂固 怎樣講都不會聽 看到mark是正的H 就說是喜美 要是開著NSX或Legend也被人說成喜美 車主真不知道該哭還該笑 應該感謝以前南陽時代廣告和新聞媒體報導宣傳的效果真是好 | |||
|  2006-03-17, 07:23 PM
			
			
	#32 |   | 
| Advance Member   加入日期: Apr 2002 
					文章: 323
					
				 | 
				__________________  簽名檔的意義是方便找到自己的文章 | 
|  2006-03-17, 07:28 PM
			
			
	#33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an 2003 
					文章: 628
					
				 | 不過中國製的Audi A6品質就不錯,還是要看車款啦!  | 
|  2006-03-17, 07:30 PM
			
			
	#34 |   | 
| Advance Member   加入日期: Nov 2003 
					文章: 323
					
				 | 引用: 
 很難說?改變那件事了 
				__________________ 我犯這些事,是因為社會風氣不好。查到了我,算我運氣不好 背叛是人們的本份,陰謀是生存的保證,淫褻是女人的天職,尊嚴是沒用的垃圾,信仰是可以出賣的工具。 | |
|  2006-03-17, 07:32 PM
			
			
	#35 |   | 
| Master Member     加入日期: Dec 2001 您的住址: 台北市~ 
					文章: 1,783
					
				 |  嗯......  引用: 
 | |
|  2006-03-17, 07:43 PM
			
			
	#36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Feb 2002 您的住址: TW 
					文章: 982
					
				 | 但願內地同胞人人一台 世界將來會和平許多 | 
|  2006-03-17, 07:48 PM
			
			
	#37 |   | 
| Advance Member   加入日期: Sep 2003 您的住址: PCDVD 
					文章: 461
					
				 | 引用: 
 好樣的棺材車....  | |
|  2006-03-17, 07:58 PM
			
			
	#38 |   | 
| Golden Member     加入日期: Aug 2004 
					文章: 3,976
					
				 | 引用: 
 當初韓國的電器記憶體等都很差,結果韓國人也願意愛用國貨,就算同價錢可以買到更好的東西,他也願意用LG及三星的爛爛的電子產品,結果現在LG及三星在不斷的失敗中,找到了問題,也有了充分的資金,及技術,現在三星的記憶體是高效能的指標,但數年以前只能說是便宜貨,現在的奇瑞真的是很爛很爛的車,但是我想內地人是相當的愛國的,在人人愛國貨,人人開奇瑞之下,相信十多年後,奇瑞的車會變成中國之光的,希望中國可以吧外國車的關稅調高十倍,政府只能採購中國車,下至公安上至顉導人都坐奇瑞的車,希望中國人人都愛用國貨. | |
|  2006-03-17, 08:01 PM
			
			
	#39 |   | 
| Golden Member     加入日期: Mar 2000 您的住址: 流浪中..... 
					文章: 3,572
					
				 | 引用: 
 我說 : 爛不爛我不知道 ∼ 但是我知道撞了就一定爛 (包括我自己)   對岸傳來一聲:爛不爛我也不知道 ∼ 我只知道我有車開就好 !! ∼ 我只知道我有車開就好 !! 對岸上層官員表示:爛不爛我也不知道 ∼ 但是我知道我再沒錢也不會去買這台車 ∼!! 路邊賣肉的:車爛 ?? 這算哪門子的問題阿 ? 我只知道 ∼ 自這台車上市後 ∼ 我突然多了好多便宜的肉賣 !!   人口統計處:車爛不爛我們不知道 ∼ 但是我們知道 ∼ 這台車有助於壓抑中國人口成長   凰 路過報導 !!    此文章於 2006-03-17 08:09 PM 被 Phenix 編輯. | |
|  2006-03-17, 08:07 PM
			
			
	#4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