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Power Member
![]() ![]() 加入日期: Mar 2001 您的住址: 台北市
文章: 509
|
celeronIII會不會還是用66外頻啊?
intel可能會為了把celeron和p4區分開來而把外頻調低 |
|||||||
![]() |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Nov 2000 您的住址: 新開的店
文章: 1,586
|
引用:
當初 Slot 1 的出現有兩個主要的原因 一是 Cache 的問題,把 Cache 和 CPU 分開能增加良品率及低成本 一是專利的問題,Slot 1 有很多專利在,可藉此甩開 AMD 的追趕 從這開始,PC 就分成兩派了 AMD 會出 Slot A 也可能是意氣之爭吧 Slot A 和 Slot 1 相仿,而且腳位好像剛好相反 為了證明 AMD 的技術跟 Intel 不相上下 大概是如此吧 |
|||
![]() |
![]() |
Power Member
![]() ![]() 加入日期: Apr 2001 您的住址: 台中
文章: 522
|
引用:
現在的Celeron 2都用100FSB了 不太可能變回去吧....
__________________
阿母啊~哇系戴哈生囉~! ![]() 白癡猜謎:多芬.麗仕.莎宣.潘婷.....哪一家比較有錢? |
|
![]() |
![]() |
Ju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Apr 2001 您的住址: 新竹↘台中↗
文章: 965
|
引用:
當初 Pentium Pro 之所以失敗… 最大的關鍵便是在於良率過低… 誠如 EIGHTS 所言…Slot 1 的出現便是增加良率的折衷方案… 不可諱言…在 CPU 發展史上 I 牌常常都是處於技術領導地位… (最近這一、兩年除外)… 當初 A 牌發展 Slot A 時… PIII 尚未走向 Socket… 所以說應該是 A 牌只是照著 I 牌的發展路線來走吧… 當然意氣之爭也是不無可能… |
|
![]() |
![]() |
Ju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Apr 2001 您的住址: 新竹↘台中↗
文章: 965
|
引用:
如果你是指產品的穩定度而言… 嗯…雖然我不喜歡 I 牌…可是不可諱言…的確是它比較好… 可是支援度較好??我還是不贊同你的說法… 能否舉出實際例子呢… 光就記憶體而言… A 牌就可支援較多的規格、較大的容量… 而對於週邊的支援而言…最主要還是在南橋上吧… 光以 V 牌的晶片來說…不管是 for I or A 牌…南橋功能應該都是大同小異… 我想你可能是將“相容性”與“支援性”混淆了吧… 嗯…雖然同是 I 牌…可是 HD、CPU 應該是不同的領域吧… 沒必要去將它混為一談… 而且就硬體區大家討論的結論來看… 買 HD 真的還是要靠運氣…(非常的重要…) 同樣的東西有的人就沒事…有的人就比較倒霉些… 當然如果說不喜歡某牌那我也沒辦法… 個人有個人喜好的自由… 以上言論僅代表個人立場…歡迎指教… |
|
![]() |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Nov 2000 您的住址: 新開的店
文章: 1,586
|
IBM 的硬碟有個奇怪的缺點
就是越用會越慢,用越久越大聲 所以我就放棄了 (SCSI 和 IDE 都有用過很多顆) 不過 IBM 的硬碟便宜倒是真的 |
![]() |
![]() |
Golden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Apr 2001 您的住址: Tainan
文章: 3,794
|
怪怪.....本來是講Intel......
怎麼變IBM了......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