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註冊 常見問題 標記討論區為已讀

回到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 電腦硬體討論群組 > 效能極限
帳戶
密碼
 

  回應
 
主題工具
馬蓋先
Senior Member
 
馬蓋先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Jun 2003
您的住址: Beverly Hills, CA
文章: 1,112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petitdragon
You CHEATER!!!

蓋先兄所言卻是有這可能, 在歐美超頻網站確是有人開此玩笑, 甚至用Photoshop修改截圖, 這也就是為何他們需要做效能評比時, 都是以有第三者公證的方式來做 (如Futuremark Online ResultBrowser評分系統). 但我覺得熱心分享的本站網友是不會這麼做cheating的.

恭喜您的系統也可穩跑Prime95, 雖然沒有加入300 Club, 但相對地也較沒有"後FSB 300Mhz"所衍生出來的不正常週邊及顯示卡問題. 我相信這是另一個值得正視的課題, 有些人覺得沒事也許是還沒仔細觀察與測試吧.


Petit兄太客氣了, 有問必答喔...
這幾天對系統穩定也學了一些定義, 我的CPU也換過了喔...
順便再請教一下, prime95 torture test的1.Small FFTs 2.In-place large FFTs
3.Blend 有哪些差別呢?...雖然他好像有寫, 可是希望能有更白話的方式解讀
比如說(1)我第二項可以穩過, 但是第三項卻秒殺, 有可能是哪方面的問題呢?
(2)Blend的作動方式為何? 如果我同時開Blend和super pi, 竟然有一邊會停下
來Idle, 而同時開In-place large FFTs和super pi就很正常, cpu使用率
達100%

謝謝分享~~
     
      
舊 2004-01-03, 10:14 AM #3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馬蓋先離線中  
vchou
Golden Member
 
vchou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Mar 2002
您的住址: High Male
文章: 3,975
回覆: 關於Super PI與Prime95二三事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petitdragon
關於Super PI:
...
我們只需在WinXP裡將System Properties->Advanced->Memory Usage由"Program"改為"System cache"設定後, 就有如在WinServer03測時一樣的優勢.
...


這招剛才試過 結果是一樣
P4 2.4CG
P4P800
Kingstone DDR400 512M X 2
WD 120G SATA 8M 7200rpm RAID 0
Windows XP Home
Super pi 1M: 1 min
 
舊 2004-01-03, 08:55 PM #32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vchou離線中  
亮哥
Junior Member
 

加入日期: Apr 2001
您的住址: taiwan
文章: 913
個人認為超頻穩定度的實用標準應該如下:
先執行Super PI 32M,同時間執行Prime95的Large FFTs選項.
然後測個2小時以上.若還不出錯方能稱之為穩定的超頻.
當然一邊的Super PI通常在4,50分鐘後就會停止了,多跑的時間是要讓Prime95繼續操它.同時執行是為了因應P4的HT功能,要操到100%的利用率.

因為在下平時有轉檔及做3D RENDER動畫的工作.
前者在HT下,通常CPU利用率會在85-95間飄;後者更是以全速100%在飆個數小時以上(支援多CPU的緣故).通常如果通過我前述的定義,那麼工作時皆不會有問題,若是比前述定義更寬鬆的穩定定義,那麼有時還是會轉檔一半時出錯,或是RENDER計算時前功盡棄.

單單只有通過Prime95測試,其實還不見得很可靠.因為我曾試過在開啟及關閉HT的模式下捉CPU跑Prime95極限,結果證明該極限值在跑我的工作時依然不是很穩.
所以現在個人都是以同時跑二種測試二小時以上來快速捉到超頻的實用極限值.

以上提供各位參考.
__________________
HI! I LIKE MUTIMEDIA!
舊 2004-01-03, 10:27 PM #33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亮哥離線中  
Radeon9
Major Member
 

加入日期: Oct 2003
您的住址: 宇宙
文章: 111
Talking

恩 感謝pet兄指證盲點,您說的也有道理!

分數問題,總是有點幫AthlonXP叫屈,不過沒關係,Prime95畢竟是一個測試軟體
通過測試才是最重要的~~

我也來測試我的2.3G試試! ^.^
__________________
We Will Rock You!!

8cm風扇靜音與效能討論:
http://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510604
舊 2004-01-03, 11:23 PM #34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Radeon9離線中  
jamesfuh
Power Member
 
jamesfuh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May 2003
您的住址: Taipei
文章: 651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亮哥
個人認為超頻穩定度的實用標準應該如下:
先執行Super PI 32M,同時間執行Prime95的Large FFTs選項.
然後測個2小時以上.若還不出錯方能稱之為穩定的超頻.
當然一邊的Super PI通常在4,50分鐘後就會停止了,多跑的時間是要讓Prime95繼續操它.同時執行是為了因應P4的HT功能,要操到100%的利用率.

因為在下平時有轉檔及做3D RENDER動畫的工作.
前者在HT下,通常CPU利用率會在85-95間飄;後者更是以全速100%在飆個數小時以上(支援多CPU的緣故).通常如果通過我前述的定義,那麼工作時皆不會有問題,若是比前述定義更寬鬆的穩定定義,那麼有時還是會轉檔一半時出錯,或是RENDER計算時前功盡棄.

單單只有通過Prime95測試,其實還不見得很可靠.因為我曾試過在開啟及關閉HT的模式下捉CPU跑Prime95極限,結果證明該極限值在跑我的工作時依然不是很穩.
所以現在個人都是以同時跑二種測試二小時以上來快速捉到超頻的實用極限值.

以上提供各位參考.


亮哥說的其實還是有"盲點"...
1.Super pi32M 極端強佔CPU usage至95%以上...
而Prime95的低優先執行序...根本無權利與Super pi 32M同時進行!

不夠穩定的系統下...
Super pi 32M能過而Prime95秒殺的還是大有組合存在!

而畢竟要來判斷到底系統是否有瑕疵...還是要Prime95的Final judgememt不是嗎?
不如根本讓Prime95來"獨立判斷"較佳!

個人也推薦過Hot CPU Tester Pro 4來判斷系統穩定...
http://forum.pcdvd.com.tw/showthrea...threadid=286329
即使透過Hot CPU Tester Pro 4的先進多功能測試
然我只當它是鑑別診斷程式...
(使用經驗如連結 http://forum.pcdvd.com.tw/showthrea...threadid=225020 )
但我最終還是會跑Prime95來決定...


2. Prime95幾小時可過...但轉檔及做3D RENDER動畫匯出問題的問題...
早期即有人曾提出過...
http://forum.pcdvd.com.tw/showthrea...threadid=219720
P兄亦有回應....引用如下

[That's your problem of RAM. It's why we should also use Memtest-86 to test RAM chips throughly for stability. ]
quote:
------------------------------------------------------
Originally posted by LzzY
prime95 並不夠硬
跑一晚 prime95 沒變黃
但轉個 xvid 中間有時會出錯
需在加個 .25 ~ .50v 才行
---------------------------------------------------


個人是明白的P兄所指的...
個人曾測過10條以上BH-5,CH5等DDR400 RAM
結論如下..
在200外頻下
最佳化 5-2-2-2 2.7V 可以完成memtest86 all test...
最佳化 5-2-2-2 2.6V 會出現5-10個不等錯誤...但也可以完成memtest86 all test...

但超過200外頻...不論如何調參數...倍數改x2.5...加壓2.9...etc
都無法通過memtest86測試...通常在test3以後就一堆錯誤...

詳細結果在此
200外頻 2.6v 參數5222 test5 出現8個錯誤...
200外頻 2.7v 參數5222 all test OK! very good!
210外頻 2.6v 參數5222 當機
210外頻 2.7v 參數5222 test3 以後出現一堆錯誤...
210外頻 2.8v 參數5222 test3 以後出現一堆錯誤...
210外頻 2.9v 參數5222 test3 以後出現一堆錯誤...
220外頻 2.6v 參數5222 當機
220外頻 2.7v 參數5222 當機
220外頻 2.8v 參數5222 test3 以後出現一堆錯誤...
220外頻 2.9v 參數5222 test3 以後出現一堆錯誤...

連結原文 http://www.coolaler.com/ipb/index.p...wtopic=3677&hl=

這是在證明Prime95的測試並非完整測及RAM測試部分...
而RAM的測試部份還是需要經過Memtest86的來評估
http://forum.pcdvd.com.tw/showthrea...threadid=279783

也就是說您說的轉檔及3D RENDER動畫的狀況...需檢查您的記憶體部分
而Prime95的通過測試最多只能保障90%的RAM是OK!的...不是嗎?!

以上希望您別以為我在唱反調...^__^
舊 2004-01-04, 12:33 AM #35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jamesfuh離線中  
petitdragon
Regular Member
 
petitdragon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Nov 2002
您的住址: Paris, France
文章: 52
從Prime95的字面說明我們不難了解:
1, "Small FFTs"是指資料存取盡量控制在CPU Cache內, 不去動用到RAM.
2, "In-place large FFTs"則是盡量控制在"real" RAM內. 為了避免發生電腦去動用到PAGEFILE, Prime95只使用到8MB的real RAM, 相信絕大部分的系統都不會因為被吃掉8MB而必須去swap PAGEFILE ("In-place"即為"In-RAM"的意思).
3, "Blend"顧名思義就是混合測試CPU及real RAM. 為了要測到大部分的real RAM, Prime95會先進行"清場"的動作, 盡可能空出real RAM來供它測試. 但是問題來了, 對於那些硬碟效能較差或是將PAGEFILE與WinXP及Prime95擺在同一棵硬碟裡的系統, 這個的動作會耗費較久的時間 (並狂操那單棵硬碟), 如果將PAGEFILE設定在另一棵硬碟 (請注意不是另一partition磁區), 情況應有改善.

如果馬兄"In-place large FFTs"能過, 但"Blend"被秒殺, 表面證據顯示您的CPU在該速度下是沒問題的, 但Memory還有瑕疵. 您可以用Memtest-86 V3.0來驗證一下 (直接以"Test 5"及"Test 6"來做測試, 兩個"Test"各pass 5到10次看有沒有errors). 另一個可能的原因是您的系統在swapping PAGEFILE有flaws (WinXP的設定問題), 您可以改用23.8.1版的Prime95 (ftp://mersenne.org/gimps/p95v238.zip) 試試看.

上述已經解釋過Prime95的"Blend"要盡可能用到系統大部分的real RAM, 就會造成與Super PI 32M並用時互搶記憶體的局面, 搶不到的就只好暫時在一邊涼快 (Idle) 囉. 個人實不建議Prime95與其他軟體並用做穩定度測試, 對HT enabled的系統而言cpu使用率只是一種假象, Prime95 Torture Test在跑時雖然使用率是50%, 但事實上它已經充分佔用每一個CPU cycle了, 如果同時並用其他測試軟體, 只是去"鬧台"而已, 出現的錯誤有可能是Windows資源管理混亂所造成的"軟體錯誤" (而非硬體錯誤), 其結果是越幫越忙, 混淆判斷.

謹供大家參考.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馬蓋先
Petit兄太客氣了, 有問必答喔...
這幾天對系統穩定也學了一些定義, 我的CPU也換過了喔...
順便再請教一下, prime95 torture test的1.Small FFTs 2.In-place large FFTs
3.Blend 有哪些差別呢?...雖然他好像有寫, 可是希望能有更白話的方式解讀
比如說(1)我第二項可以穩過, 但是第三項卻秒殺, 有可能是哪方面的問題呢?
(2)Blend的作動方式為何? 如果我同時開Blend和super pi, 竟然有一邊會停下
來Idle, 而同時開In-place large FFTs和super pi就很正常, cpu使用率
達100%

謝謝分享~~
__________________
My rig for durable use, Prime95 and 3DMark 100% Rock-Solid Stable (an Xtreme Systems member)=>

CPU: Intel P4 2.8CG(M0) @4130MHz (Vapor Phase Change Cooling)
MB: MSI 865PE Neo2-FIS2R
DDR SDRAM: 2x Corsair CMX512-3500C2 @236Mhz 2-2-2-5 (in Dual-Channel Mode)
Graphics: ATI Radeon 9800 Pro (T.E.C. Liquid Cooling)
Monitor: Eizo FlexScan L767 (in Digital Mode)
Audio: Harman/Kardon SoundSticks (in Digital Mode)
Hard Drives: 2X ST380013AS (in RAID0 Mode) + 1X ST380011A
CD/DVD Drive: Pioneer DVD-RW DVR-104
Power: Enermax EG651P-VE(FMA)
舊 2004-01-04, 08:10 AM #36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petitdragon離線中  
petitdragon
Regular Member
 
petitdragon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Nov 2002
您的住址: Paris, France
文章: 52
回覆: 回覆: 關於Super PI與Prime95二三事

之前弟已強調過Super PI"刻度"的粗糙性, Super PI 1M是看不出來的. 所謂路遙之馬力, 請vchou兄改用Super PI 32M測試, 應可看出差異. 如果嫌測試時間太長, 則只須留意兩者第一行"The initial value finished"完成秒數的差異即可.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vchou
這招剛才試過 結果是一樣
P4 2.4CG
P4P800
Kingstone DDR400 512M X 2
WD 120G SATA 8M 7200rpm RAID 0
Windows XP Home
Super pi 1M: 1 min
__________________
My rig for durable use, Prime95 and 3DMark 100% Rock-Solid Stable (an Xtreme Systems member)=>

CPU: Intel P4 2.8CG(M0) @4130MHz (Vapor Phase Change Cooling)
MB: MSI 865PE Neo2-FIS2R
DDR SDRAM: 2x Corsair CMX512-3500C2 @236Mhz 2-2-2-5 (in Dual-Channel Mode)
Graphics: ATI Radeon 9800 Pro (T.E.C. Liquid Cooling)
Monitor: Eizo FlexScan L767 (in Digital Mode)
Audio: Harman/Kardon SoundSticks (in Digital Mode)
Hard Drives: 2X ST380013AS (in RAID0 Mode) + 1X ST380011A
CD/DVD Drive: Pioneer DVD-RW DVR-104
Power: Enermax EG651P-VE(FMA)
舊 2004-01-04, 08:27 AM #37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petitdragon離線中  
petitdragon
Regular Member
 
petitdragon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Nov 2002
您的住址: Paris, France
文章: 52
Radeon9兄說的極是, 推廣Prime95的目的主要是為了穩定度測試 (with Torture Test) 及效能調校 (with Benchmark), 並非是為了兩大平台之間在速度比較上的cockfight. 如同一個180磅的人與一個100磅的人打拳擊, 我們都知道180磅的會贏, 但是當他們比賽跑時, 100磅的人會勝, 實不須因為單一項目的落差來斷論其整體效能, 更不必為此而引發無謂的論戰及平台情節. 正所謂內行人 (玩家) 看門道, 外行人 (一般使用者) 看熱鬧.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Radeon9
恩 感謝pet兄指證盲點,您說的也有道理!

分數問題,總是有點幫AthlonXP叫屈,不過沒關係,Prime95畢竟是一個測試軟體
通過測試才是最重要的~~

我也來測試我的2.3G試試! ^.^
__________________
My rig for durable use, Prime95 and 3DMark 100% Rock-Solid Stable (an Xtreme Systems member)=>

CPU: Intel P4 2.8CG(M0) @4130MHz (Vapor Phase Change Cooling)
MB: MSI 865PE Neo2-FIS2R
DDR SDRAM: 2x Corsair CMX512-3500C2 @236Mhz 2-2-2-5 (in Dual-Channel Mode)
Graphics: ATI Radeon 9800 Pro (T.E.C. Liquid Cooling)
Monitor: Eizo FlexScan L767 (in Digital Mode)
Audio: Harman/Kardon SoundSticks (in Digital Mode)
Hard Drives: 2X ST380013AS (in RAID0 Mode) + 1X ST380011A
CD/DVD Drive: Pioneer DVD-RW DVR-104
Power: Enermax EG651P-VE(FMA)
舊 2004-01-04, 09:00 AM #38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petitdragon離線中  
Reich 唐
Golden Member
 
Reich 唐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Oct 2000
您的住址: 台北市
文章: 3,232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petitdragon
個人實不建議Prime95與其他軟體並用做穩定度測試, 對HT enabled的系統而言cpu使用率只是一種假象, Prime95 Torture Test在跑時雖然使用率是50%, 但事實上它已經充分佔用每一個CPU cycle了, 如果同時並用其他測試軟體, 只是去"鬧台"而已, 出現的錯誤有可能是Windows資源管理混亂所造成的"軟體錯誤" (而非硬體錯誤), 其結果是越幫越忙, 混淆判斷.

同意,其實跑這種重度程式(怎麼判斷,很簡單,只要沒開HT的時候,那個程式會把
CPU使用率操到100%的),開了HT,其實他跑這個程式還是跑CPU使用率的100,
只是Win XP會顯示成50%,事實上,這時如果跑兩個重度運算程式,會發現兩個運
算的效能都銳減,一點意義都沒有。

Hyper Threading 有意義的地方,只有針對HT最佳化的運算,其實在一般運算上,
因為目前的P4 HT功能有瑕疵,無法判定每個"運算緒(thread)"的先後優先順序,
所以很多情況反而會有效能減低的情況,Prescott有針對這點加以改良。
__________________
舊 2004-01-04, 11:05 AM #39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Reich 唐離線中  
亮哥
Junior Member
 

加入日期: Apr 2001
您的住址: taiwan
文章: 913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petitdragon

個人實不建議Prime95與其他軟體並用做穩定度測試, 對HT enabled的系統而言cpu使用率只是一種假象, Prime95 Torture Test在跑時雖然使用率是50%, 但事實上它已經充分佔用每一個CPU cycle了, 如果同時並用其他測試軟體, 只是去"鬧台"而已, 出現的錯誤有可能是Windows資源管理混亂所造成的"軟體錯誤" (而非硬體錯誤), 其結果是越幫越忙, 混淆判斷.

謹供大家參考.


感謝P大詳盡解釋.
不過HT enable的使用率個人經驗並非假象.
我曾用支援雙CPU的RENDER程式去TEST過實際效能:
狀況1: 不開HT,不開雙CPU支援(也就是一般狀況)==>3分35秒.CPU利用率100%
狀況2:開HT,不開軟體的雙CPU支援==========>4分15秒,CPU利用率50%
狀況3:開HT,開啟軟體雙CPU支援==========>2分45秒,CPU利用率100%
時間愈少代表速度愈快效能愈佳.
實際上,開HT又操到100%對CPU的負荷纔是最操的(温度監測數值也支援此說法)
如果開HT單純RUN Prime95,利用率大約50%而已,監測温度也比上述低個4度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
HI! I LIKE MUTIMEDIA!
舊 2004-01-04, 11:52 AM #40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亮哥離線中  


    回應


POPIN
主題工具

發表文章規則
不可以發起新主題
不可以回應主題
不可以上傳附加檔案
不可以編輯您的文章

vB 代碼打開
[IMG]代碼打開
HTML代碼關閉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3:27 P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