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Aug 2003
文章: 10,519
|
沒有什麼智者,沒有人是全才。
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最精通可能就自己學過,但也可能被蒙蔽或自以為是。 被某些錯誤資訊給誤導,懂得承認錯誤,學到教訓才是真的。 應該不少人看過一些鐵齒倔強就是完全不願意在修正,越講越看起來可笑。這種連學經歷多的都有。 陷入那種狀態都沒有多高明 |
|||||||
![]() |
![]() |
Power Member
![]() ![]() 加入日期: Mar 2006
文章: 631
|
1. 專家學者 = 專家是訓練有素的狗
2. 媒體 = 資本與政治立場 3. 位高權重 = 社會發言權的既得利益者 4. 群眾 = 盲於群盲於領袖權力的烏合之眾 1+2+3+4=客觀真實不容易被顯示 理性是人類大敵難以接受 . 不值錢又該死的個人尊嚴常讓人聽不下真話 個人意識絕對自由不可掌握 . 社會腐靡低智又社會教育不全 . 謠言報效國家者如此之多 . 闢謠難幹 ..... 政治與商業為高明騙術 . 宗教還排其後 小高與小茉真棒 . 怪誰呢 ?? 獨立思考活出自己吧 ...
__________________
1200塊的操級粗工 此文章於 2024-09-14 09:26 AM 被 xx123 編輯. |
||
![]() |
![]() |
Power Member
![]() ![]() 加入日期: Mar 2006
文章: 631
|
全才 ??
古典的人文教育特別著重知識素養高於知識載量 (只追求知識載量叫填鴨 . 不可取) 知識素養陶成 = 以現代教育來說叫全人教育 . 通識教育 . 德智體群美五育融通 旁徵博引觸類旁通舉一反三一通百通 . 這些知識跨界互相增益干涉之所以發生 是因知識領域如何細分都叫知識 . 邏輯概念在各領域中同在與穿梭 應用開發知識者都是人 . 集束於人身 . 而智能不會獨立存在 . 它強烈仰賴背景(情緒 . 健康 . 時間 . 金錢 . 環境 ....) 智能發生是一種事物 . 管它高階低階 . 它是諸多條件下浮動狀態的 知識素養翹楚者有萊布尼茨 . 達文西 . 牛頓 .... 都古早味知識巨擘 . 受過人文教育薰陶 醫學 . 生物 . 天文 . 地理 . 物理 . 音樂 . 建築 . 神學 . 哲學 . 文學 . 數學 . 語言 . 政治 . 法律 . 倫理 . 繪畫 .... 只要他有興趣能摸到的 . 幾乎他就能是位該學術領域研究者 . 憑藉的是其高聳的知識素養 <= 對知的機敏觸感 而現在的教育應社會分工細膩與資本功利 . 以及腐靡的社會風氣 . 罐頭教育學歷至上主義 不容易誕生出高懷知識素養的全人人才 . 通才領袖 積極專一技能專才倒是一大堆 ~ 懂得賺吃的自領域才能 . 其他的就亂七八糟 竹科專精一技能的高知識份子爆色情詐騙與婚友聯誼拐的一堆 . 當地人常背後對他們口吻嘲笑 愛因濕毯有說話 : 專業不過是訓練有素的狗 . 現代網路流行語叫社畜 在資本吃人的環境下 . 狗的青春肉體新鮮的肝不論 . 連狗的精虫卵子都可能是父輩的老闆擁有 禍延下代 ..... 全人教育 = 人文復辟 古老的知識素養被重新提出 . 卻被社會漠視 大前研一就在哀啦 : 低智社會 那麼台灣博士遍地走 . 知識能力真的博學多聞嘛 ?? 人該如何活得像是個人 . 而不是頭畜牲 ??
__________________
1200塊的操級粗工 此文章於 2024-09-14 09:18 AM 被 xx123 編輯. |
![]() |
![]() |
Regular Member
![]() ![]() 加入日期: Jan 2016
文章: 93
|
引用:
智者,不一定指的誰 一般大眾確實非全知,知識來源大部分從教育、與吸收外界資訊得來 而 "專家學者"、"媒體"、"位高權重" 這些人或許並不是智者,但對於社會卻有一定影響力 而且社會大眾一般會認為、這些人所提供的資訊有一定的公信力,至少應該是經過查證、或者來自於其專業上的知識 如果連這些人也在製造或散布謠言、造成社會上到處都是假訊息時,大家得到的資訊可能就會是錯的 當然有時候所謂的專家,有時也並不一定知道、連自己也是錯的 因為這些人可能已經是該領域目前最強的人了,沒有人能夠指出他們的錯誤.......
__________________
人生許多事 成也執著、敗也執著 |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Apr 2017
文章: 1,436
|
立場或觀點的話, 我不知道好壞標準.
單純學識的話, 容易多了, 那就是多吸收, 以及更重要的: 記得去update資訊以及相關知識. 其餘的就只是自己或別人強冠上的稱號, 那都沒有意義, 只是把你這個人"簡單形容"的方式. 譬如"菁英"冠上負面情感以及性格上(能力上會被暫時忽略)的特性, 把你"物件化." => 這裡的重點是"物件化." (也就是簡單到一個詞來形容+說明) 但這其實跟標題沒有關係, 標題著重在"造假." 不論是詐騙或是假消息, 都要造假. 那重點的核心來了: 為何造假如此氾濫? 1. 不好抓. 2. 被抓到, 後果不嚴重. 就這麼簡單. 順著邏輯一層層拆分就好.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Jun 2012
文章: 255
|
因為兩個罰責都很輕呀,但實質都有明顯效果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