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Registered User
加入日期: Mar 2022
文章: 0
|
菁英哥
Swift電文的內容你看過嗎 起點的Tag20代表什麼?300+又是什麼 外行真的是嘴巴很毒、什麼太蠢了都講 算了,是我誤解了台灣人的雅量 是我認知少了些
__________________
1234567890 此文章於 2024-03-14 12:05 PM 被 AirStorms 編輯. |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Apr 2017
文章: 1,436
|
給反派: 為何我不做會計或任何相關的, 會知道這個情況就是因為在跨國公司服務.
而自己公司匯給自己公司卻是危險地區的額外費用, 就是這麼"神奇"的事情, 我才傻眼. 後來我跟上面請示, 從此多數時候都是日本總公司匯款到台灣分部門, 我再告知負責人處理. 至於款項跟會計規矩你自己好好去上課, 我也沒全部知道, 問題只需要找到一個. 就可以證實這個系統是有瑕疵的. |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Aug 2001 您的住址: 台中or桃園
文章: 1,125
|
引用:
智商有損傷退化記得要吃藥 如果比較疫情前和疫情後的大陸訪港人次, 2018是5億六千萬人次 2023是兩億六千萬人次, 不如說平均相比訪港旅客的消費額反而人均數量稍微增多了 但是大陸人香港沒很想去, 反而去了泰國玩... 賺不到觀光財的後果導致的奢侈品賣不出去而已 https://partnernet.hktb.com/tc/rese...base/index.html 這些資訊香港就有公開數據能查到 逼走100萬中產階級??? 你確定? https://www.macromicro.me/charts/13...mployed-persons 香港就業人口(沒就業怎麼變中產?) 2018年是388.4萬人2024一月份是369.7萬人 我想問問哪來的100萬可以流失? 要造假也可以, 數學真的要學好一點 此文章於 2024-03-14 12:07 PM 被 lifaung 編輯. |
|
![]() |
![]() |
Registered User
加入日期: Mar 2022
文章: 0
|
引用:
你的問題在這裡 Cover payment 匯款人負擔所有國內外手續費用(外扣),有二種負擔方式: 一通電報費MT103+一筆給中轉銀行的手續費,稱為Serial Payment ; 若匯款銀行和放款銀行具有通匯關係,可直接發二通電報MT103+MT202 到收款銀行,繳二筆通電報費用,稱為Cover Payment ,但是如果收款銀行需收取匯入手續費用,還是有 ..
__________________
1234567890 |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Apr 2017
文章: 1,436
|
至於中間銀行的填寫?
台灣一般人民知道你接洽銀行的通匯行嗎? 就算知道,你如何填寫這兩家的銀行帳資料? === 我不會打引言的前後[]所以直接這樣標, 所以我不是一般人? 這個去銀行問就有了. 你以為是什麼機密嗎? 會計想知道, 拿水單去問, 銀行就會告訴你了. 不過你說對了, 我不會填寫... 因為作帳跟錢相關不是我工作, 我是被詢問為何金額不符. 如果設備型號, 備品型號數量都沒錯, 總金額沒錯, 那就是其它地方的問題, 我會轉交. 有幾次好奇(因為歐洲剛處理的美女要求幫忙的)跟櫃檯去銀行拿水單順便問, 因此得知. ... 你搞得好像什麼機密一樣 ![]() ![]() ![]() 問過幾次都是美國大銀行就是了.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Apr 2017
文章: 1,436
|
引用:
這個太粗淺了, 你電匯裡面就可以選擇, 出去金額, 還是收款方全部金額了. 太遜了吧? 你是否看不懂我寫的問題? 重點在於為何信任區域什麼的, 都是美國來決定? |
|
![]() |
![]() |
Registered User
加入日期: Mar 2022
文章: 0
|
引用:
我小小覷了你 信任區域?指的是高風險地區嗎? 按美國釋出的文件,全球幾乎沒有一個不是高風險地區。 因為那是美國的角度去看,卻不是唯一的標準。 各銀行會因為匯款地與收款地的差異而決定採取美國或另採標準。 這必須從你的交易去看。我相信為了私隱你不會提供。 日本跟台灣的匯款也要嗎? 如果是東南亞的還比較能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
1234567890 |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Apr 2017
文章: 1,436
|
引用:
這句就錯了, 你只能依照美國, 除非你自己當地有銀行, 譬如HSBC, 或兆豐. 遜... 連我不做外匯部分工作的都比你有實務經驗. ![]() ![]() ![]() 你先去跟會計問說匯款項目(買設備, 買服務, 買原料, OOXX)的分類以及不同要求. 然後再去上中華民國稅務以及會計準則課程, 你就會開始知道其中的問題在哪裡. |
|
![]() |
![]() |
Registered User
加入日期: Mar 2022
文章: 0
|
在CFT的範疇內,對於不同程度的地區轉帳採取不同收費標準是各銀行自行決定
而非美國。 高風險地區的設定也是各銀行自行決定設定,而非只能遵守美國 當然有些列在UN的,想不遵守也不成。 前項已經提到包含HKSC等銀行業務,對於遵守國際規範還是有一個準則在 也受到當地主管機關與國際組織的監督與規範 哪怕是HKMA隸屬與中國也不會頂風作案 即便在國內的四大行也是在一定程度上遵守國際匯款通則 我不指望你可以從客戶的角度看到一家銀行在國際社會上的的責任 但你說全都是美國一家決定 也太偏激。 舉例說明 美國釋出的制裁名單不見的各家銀行都會遵守 這份名單包含的實體除了個人也包含國家「地區如克里米亞」船舶….. 衷心希望 你外行就不要滿口偏激狂傲的 好好學習
__________________
1234567890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Apr 2017
文章: 1,436
|
引用:
厲害, 框起來, 如果光看我色標那句, 還真的會被你帶歪~ 從風險信任地的判定. 變成[費用標準的判定]. 有夠奸詐的 XD ![]() ![]() ![]() |
|
![]() |
![]() |